文物醫生「妙手回春」陝歷博專家團隊拼好了陝西唐墓最大玄武圖

2020-12-09 群眾新聞

千餘塊碎片、損壞程度不一、所有的邏輯關係自己找……這是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基地負責韓休墓壁畫修復的專家團隊,在修復北壁玄武圖壁畫時面臨的重重挑戰。文物修復專家被形象地稱作「文物醫生」,陝歷博這支團隊從2017年至2018年,歷經整整一年時間,克服多種困難,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終於「妙手回春」完成了這幅目前為止陝西唐墓壁畫中最大、色彩最鮮明的玄武圖修復工作,讓這件珍貴的文物重獲新生。

「可能他們以為這幅壁畫後面有藏寶暗格,所以損毀的很嚴重,幸好他們在破壞前拍了照片留下了原始圖像,這也是我們修復時的參照。」據負責韓休墓壁畫修復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基地辦公室主任王佳介紹,韓休墓由於曾遭受盜墓侵害,北壁的玄武圖中心部分被鑿出一個大洞,主要畫面毀成千餘塊碎片,損壞程度不一,為了最大程度復原文物,15人組成的專家團隊對盜墓者拍攝的壁畫原圖進行了詳細地研究比對。「我們首先轉變工作理念,由只修不復原保持文物原本狀態,到補全缺失部分完全復原。」王佳說,有了原始圖像後,拼接碎片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因為所有邏輯關係,碎塊的排列分布要由他們自己一點一點找。在對壁畫整體進行電腦圖像復原後,確定好畫面缺失區域的範圍,然後對缺失的線條進行復原性勾繪。「看起來像拼圖遊戲,但可比遊戲難多了,有些碎塊已經很脆弱,在拼接時要保證它們不能再次破損。」這項工作除了對專家們的耐心進行了考驗外,還對技術有著嚴苛的要求。王佳告訴記者,排好順序後,回貼時要確保所有碎塊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樣才能保證壁畫表面的平整。完成粘貼後,王佳團隊運用專業檢測儀器,檢測壁畫顏料成分信息,根據分析結果對玄武圖的色彩進行科學性復原,最終使這幅精美的壁畫恢復原貌。

韓休其人在唐玄宗時期高居丞相之位,在《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中均有記載,是一位剛正不阿、不追求名利的名相,唐玄宗為用他而寧願自身消瘦。韓休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大兆街辦郭莊村,墓室大致呈邊長為4米左右的方形,除入口外,其他三面均繪有精美壁畫。據了解,玄武圖是唐墓壁畫的常見題材,一般出現在墓道上方和墓室北壁,韓休墓中的玄武圖是目前陝西地區發掘唐墓中保存最大、色彩最鮮亮的,具有極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在新修復的玄武圖中,線條自然,繪畫技法嫻熟,水平十分高超,龜蛇面部表情生動、體態逼真,畫面色彩鮮豔,且大量運用了黃色,「黃色的使用在古代有著嚴格的規定,一般是皇室貴族和功勳之臣才能配用這個顏色,這幅壁畫除了藝術價值外對唐代社會制度研究也會提供一定幫助。」王佳說。

此外,考古人員在韓休墓中共發現了21幅壁畫,全部交由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基地負責相關修復工作,目前已成功修復完成了18幅。為了更好的將科研成果轉化,讓文物活起來,後期計劃將這批壁畫進行展出,讓觀眾觸摸歷史,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記者 王瑛)

相關焦點

  • 千餘殘塊歷時一年拼出玄武圖 陝歷博讓韓休墓北壁壁畫重獲新生
    ,該館壁畫修復專家經過一年多時間,成功完成了韓休墓北壁玄武圖壁畫的修復工作,讓遭到盜墓分子嚴重破壞的珍貴文物重獲新生。當考古工作者進入墓室時,映入眼帘的既有精妙絕倫的樂舞圖與山水圖,還有這幅殘破不堪的玄武圖,以及散落一地的壁畫碎塊。 出於保護文物的目的,所有碎塊被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專家打包,與殘留在牆體上的玄武圖一併帶回了實驗室。「好在我們在盜墓分子的硬碟中,發現了他拍攝的玄武圖未破壞前的照片,才正式決定對它進行復原修復。」
  • 52TOYS X 陝歷博 文物「超活化」背後的巨大市場
    原標題:52TOYS X 陝歷博 文物「超活化」背後的巨大市場   12月1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宣布與中國衍生品公司52TOYS結成戰略合作夥伴。   在當天的戰略合作發布會上,雙方宣布將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第二屆文創設計大賽暨第三屆52TOYS原型設計大賽 --「文物超活化」開展深度合作。
  • 52TOYS X 陝歷博,文物「超活化」背後的巨大市場
    12月1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宣布與中國衍生品公司52TOYS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在當天的戰略合作發布會上,雙方宣布將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第二屆文創設計大賽暨第三屆52TOYS原型設計大賽 --「文物超活化」開展深度合作。
  • 陝歷博新館落址滻灞,華夏寶庫迎來新歸宿
    一年多來,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新館選址一直受到悅西安網友的持續關注,昨日,這座國家頂級博物館、集萃三秦大地文化歷史的陝博選址終於官宣——與悅君此前爆料一致,陝博新館花落滻灞生態區。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向媒體透露:經多番考察,陝歷博新館選址最終確定在位於滻灞生態區的西安世博園內。
  • 陝歷博新館擬選址滻灞,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館!
    《陝西古代文明》原展廳不僅如此,陝歷博有171萬多件文物,但是由於展陳面積有限,能夠展示給觀眾的文物展品僅3000件左右,大量文物常年深藏庫房,難以發揮社會效益。為了解決陝西歷史博物館基礎設施與展陳面積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的突出矛盾,陝博新館項目開始提上日程。關於新館的選址,一直備受西安市民乃至全國文博界矚目。
  • 陝歷博新館建設工作正在推進中 將打造「國家祠堂」
    陝歷博舉行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座談會西部網訊 (記者 秦怡)「未來,我們將對博物館進行擴建,或者另擇新址建設一個新的陝歷博。」專家考證陝歷博前身或可追溯到清末歷史:陝歷博前身或可追溯到清末在座談會上,《陝西博物館百年史》的作者,西安半坡博物館館長張禮智,以《
  • 《2021陝博日曆·花舞大唐》發行 展現大唐盛世輝煌圖景
    央廣網西安9月30日消息(記者雷愷)由陝西歷史博物館和陝西華夏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推出的《2021陝博日曆·花舞大唐》9月30日正式發行。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 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陝西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晉等參加發行儀式。
  • 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一定不要錯過的重要文物有哪些?
    陝西這個地方,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周秦漢隋唐五個朝代熠熠生輝。文物數量在全國也是屬於領先,是中國的博物館大省。陝西歷史博物館是陝西地面上最重要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大雁塔西北側。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13期:古人如何認證汗血寶馬?
    西安文物資源豐富,在校園內挖掘到文物很平常,有人因此戲稱西安的高校屬於「古墓派」。那麼你知道在陝西高校中歷史最為悠久、考古專業和北大一樣有名的西北大學,在校園考古中發現了哪些寶貝?9月10日,「陝西文物探探探」走進了西北大學博物館歷史館。
  • 陝歷博新館擬選址滻灞生態區 新館建成後舊館仍將保留
    陝歷博新館擬選址滻灞生態區 新館建成後舊館仍將保留 時間:2019-03-19 08:49:34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 陝西考古挖出27噸國寶,墓主身份成謎,圍觀老農大喊:我知道!
    引言華夏文明五千年,陝西又是多朝古都,最遠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陝西見識過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豪邁氣勢,更有唐朝繁華的萬邦來朝。陝西這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之都,地底下埋藏著數不盡的文物珍寶。古墓武惠妃生前的陪葬品極多,在陝西考古隊挖出了27噸重的國寶,但是墓主人的身份卻成謎,專家經過多番破解,卻無法知曉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圍觀的老農卻在此時大喊:「這個墓主人的身份我知道!」
  • 【陝西文物探探探】陝西出土樂舞文物有多豐富?古代人如何記錄音樂...
    中國被稱為「禮樂之邦」,陝西是樂舞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那麼古代中國有哪些樂器?在陝西這片區域出土的音樂文物都有哪些?它們的聲音還能否穿越時空觸動現代人的心靈?1月6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聚焦這裡的「唯寄歌舞寓長安——陝西古代音樂文物展」。
  • 陝82帝王陵星羅棋布 珍貴遺產展輝煌文化
    秦公一號大墓(秦景公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      縱觀在陝西建都的朝代,多是中國古代的盛世時期,又是厚葬盛行的時代,尤其是西周、秦、西漢、唐,均盛行厚葬制度,因而隨葬品極為豐富,玉器、金銀器、銅器等精美的隨葬品應有盡有。雍城的秦公一號大墓歷史上儘管有200多次的盜掘,但卻仍然發現了3500多件文物。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26期:陝西出土樂舞文物有多豐富?古代人如何...
    中國被稱為「禮樂之邦」,陝西是樂舞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那麼古代中國有哪些樂器?在陝西這片區域出土的音樂文物都有哪些?它們的聲音還能否穿越時空觸動現代人的心靈?1月6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聚焦這裡的「唯寄歌舞寓長安——陝西古代音樂文物展」。
  • 陝西發現唯一唐代朝服完整飾品,中國從古至今時尚服飾你最愛哪個?
    陝西發現唯一唐代朝服完整飾品,中國從古至今時尚服飾你最愛哪個?銅組佩近日,陝西省文物鑑定中心專家在研究昭陵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時,發現了一套完整的銅組佩,據考證,是唐朝開國名將李勣(徐懋功)隨葬朝服上的飾件。
  • 西安出土一「怪異頭骨」,眾人認為是外星人,專家:這是唐墓公主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在數千人的文化傳承中,古人已留下了許多優美的文學古詩,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還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傳承下了無數的文物,文物上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時時刻刻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和探索。這樣的發現著實讓人驚訝,從墓穴的規格和年代來推算,應該是一座唐墓,除了陪葬品和大量的衣物之外,墓穴中還靜靜的放置著一口棺木,為了能夠驗證墓主人的身份,專家們小心翼翼地揭開了棺木,但景象卻讓眾人詫異,棺木的主人骨骼完整,但其頭骨卻常人不同,十分的怪異。
  • 秦王墓變菜園?文物部門:守墓人生活所需,不破壞文物就行
    秦王墓變菜園?文物部門:守墓人生活所需,不破壞文物就行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地上文物數山西,地下文物數陝西與河南」。通過秦兵馬俑等地下文物的展示,陝西的古代文物的確是多,這是其它省市自治區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但與此同時,問題也產生了,那就是文物保護的問題。
  • 陝歷博確認:新館址選定滻灞世博園內!
    排隊人多,領不到票,讓陝歷博成為實質名歸的「中國人口博物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這座享譽世界的國家級博物館強大魅力。好消息是,不久的未來陝歷博接容不足的窘境有望得到根本解決。7月29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透露,陝歷博多年來一直受大館狹地的制約,陝西歷史博物館確實要建新館,此次新館選址也是多番考察,最後將新館地址確定在位於滻灞生態區的世博園內。這也是作為主體官方的陝歷博首次明確新館定址。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震撼世界,專家:哪來的高科技?
    網友一度質疑關於這個水晶杯的消息是否為博人眼球的假新聞,但事實上不是。這隻水晶杯現在就收藏在杭州博物館中,它是我國早期最大的水晶器物,由一塊完整的水晶雕琢而成。它是我國最珍貴的文物之一,禁止出國展覽。其中有一座墓葬是唐代的李倕公主墓。在這個公主墓中,最初也出土了一件就像天外來物一樣的東西,當時在場的人都十分驚訝。這個東西的外形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畸形的頭顱,下部露出一排參差不齊的牙齒,頭上是一個偌大的頂冠,在泥土的包裹中還露出一些星星點點的光芒。因為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普通人類的頭顱,所以當時有人稱它為「外星人的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