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不是唯一症狀,新冠肺炎還有哪些表現?

2020-12-24 澎湃新聞

發熱不是唯一症狀,新冠肺炎還有哪些表現?

2020-03-24 0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紀光偉 健康甲骨文

今天是大武漢封城的第61天,60多天來,每到一處都是需要測量體溫的;醫院處理新冠的門診叫發熱門診,病房也叫發熱病房;如果發現了一個發熱病人,不問三七二十一的,都要做CT,查核酸,似乎發熱成為新冠的代名詞了。這種把發熱當做新冠診斷的主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的做法無疑是不妥的。

2月28日,鍾南山院士的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的論文指出,近一半的新冠患者在入院時可能尚未出現發熱,但隨著疾病進展,將近90%的患者會出現發熱。因此,我們一味根據發熱來進行新冠肺炎的篩查是不合適的,會遺漏一半左右的新冠病人。

我們在網上一查就知道,新冠的表現有哪些?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

因此,單純以發熱作為篩查新冠的標準無疑是不合適的,我們建議,在公共場合測量體溫的同時,一定要詢問其他相關的症狀和接觸史,否則,將會遺漏約一半的病人。

同時,我們對發熱病人也應該區別對待,不能一見發熱病人就如臨大敵,啟動所有的防疫程序,這樣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其實,對待發熱的病人,我們認真詢問病史,了解他的既往病史,進行簡單的化驗排查,是可以取得初步結果的。如:一個長期臥床的病人,沒有外出史,沒有疑似病人的接觸史,這是一個典型的肺部感染,如果化驗證實白細胞增高,就更證明是細菌感染所致。如果對這樣的病人啟動防疫程序,就可能過頭了。

此外,發熱門診、發熱病房的名稱也是值得商榷的,因為發熱不是所有新冠病人的表現,相當一部分發熱病人並不是新冠病人,而且不發燒的人也不能排除新冠。因此,用發熱來命名新冠的診斷和治療機構,是會產生歧義的,建議叫新冠(門診、病房)或者叫感染門診(病房)更切合實際。

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新冠疫情並沒有結束,在防疫工作中不可掉以輕心,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遺漏防控的漏洞。規範合理地利用醫療資源,充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將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關鍵詞 >> 新冠肺炎,發熱,咳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症狀 新冠肺炎的這些症狀要知道
    人們如果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上主要的症狀就是發熱、乏力、乾咳,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也會有咽痛、腹瀉等症狀。感覺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重型、危重型患者在病程中會有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可能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 不是只有新冠肺炎才會發熱,結核和新冠,如何區分?
    自己要是出現是發燒、咳嗽立馬聯想到會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從1月份開始,在網上接診了幾千個病人,初期很大一部分人是恐慌性的諮詢,隨著疫情防控得力,各個網絡媒體對病毒知識的科普,現在情況有了明顯改觀,大家表現得比較冷靜。
  • 發熱了,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專家:新冠肺炎會出現「白肺」
    在疫情特殊期間,我們如何分辨流感和新冠肺炎?又應該如何預防流感呢?對此,湖南省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孟燕妮為市民支招如何預防流感。有甲、乙、丙三型,主要表現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以及畏寒、發熱、頭痛、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肌肉酸痛、嘔吐腹瀉等全身症狀,嚴重者會引起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與流感相比,普通感冒在臨床症狀上更偏向於呼吸道症狀,流感全身症狀更明顯,體溫更高。
  • 「疫情防控」發熱乏力、呼吸不暢、無症狀?怎樣區分新冠肺炎與普通...
    最關鍵的判斷點:出現呼吸不暢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寄生在蝙蝠體內,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即表明人體的呼吸道、肺部已經受到感染,有可能出現多種症狀表現。新冠肺炎的症狀從一點發熱、咳嗽、畏寒、身體不適,到逐漸加重發熱咳嗽、乏力、腹瀉、嘔吐,逐漸出現呼吸加快、呼吸困難、呼吸衰弱的症狀,損害我們的身體器官,嚴重可能會導致死亡。而普通的感冒以鼻咽喉上呼吸道的症狀為主,多為打噴嚏、鼻塞,無明顯發熱,全身無明顯不適感。
  •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  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發熱診療指南: 疫情期間出現發熱怎麼辦?
    高豔麗提醒,發熱、咳嗽不一定都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市民出現發熱時不必驚慌。目前大家最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是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部分重症患者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甚至發展成危重症,需要收入ICU積極救治。絕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轉歸是非常好的。高豔麗提醒,發熱、咳嗽不一定都是新冠肺炎引起的,畢竟在湖北以外的多數城市,特別是北方城市,比如北京,普通感冒和流感引起的發熱和咳嗽更為常見。因此,希望大家出現發熱時不必驚慌。
  • 新冠肺炎遇上流感季,該如何區分?
    一說到冠狀病毒,可能就會想到2003年的SARS,以及在中東地區流行的MERS,它們也是冠狀病毒,但新冠肺炎跟SARS和MERS不同。儘管它們有一定的同源性,但只有不到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因此並不是同一種病毒。新華網:新冠肺炎是如何傳播的?
  • 新冠肺炎與流感,該如何區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與流感症狀有何區別  流感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部分以嘔吐、腹痛、腹瀉為特點,常見於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
  •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有四種情況 如何做好防護
    「四早」是關鍵,可避免絕大多數感染鍾南山介紹,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性是始料未及的,從傳染性的指數來講,一般流感是1,SARS是接近2,中東呼吸症候群是1.5,新冠肺炎是3。鍾南山表示,中國抗疫的特點是做到「四早」。即早防護、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
  • 人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明顯症狀?有拉肚子症狀就是新冠病毒感染嗎
    人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明顯症狀?本病由於為病毒感染,因此患者呼吸系統的症狀不會太過明顯。多數患者以持續高熱為首發症狀,伴隨著乾咳、周身乏力等症狀。這是多數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而對於那些身體狀況較好地患者,可能僅僅以咳嗽、低熱為主要症狀,這類患者的症狀多可在1周左右明顯好轉,甚至痊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拉肚子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會出現拉肚子的症狀,有一部分患者僅僅以消化道症狀為首發表現,如腹瀉,精神差,乏力,噁心嘔吐,輕度納差。
  • 優卡丹知識點|疫情之下怎麼區分感冒和新冠肺炎
    冬季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階段,家長在這個階段對於孩子出現的各種症狀也是如臨大敵,寶寶最近有點咳嗽,該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吧;孩子發燒了,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看,很擔心是招惹上了這次的肺炎……很多家長在疫情之下都有類似的疑問和糾結,今天,優卡丹就來分析一下普通感冒、流感和這次的新冠肺炎,都有哪些不一樣?
  • 發熱、淋巴細胞減少的男孩,醫生說不像新冠肺炎,卻查了HIV抗體
    應該不是耳釘的問題。有時候,我們也會考慮其他一些外在因素導致的感染,像一些穿刺、紋身、拔牙等等不乾淨的操作,有時也可能會引發一些感染,導致發熱。其他表現,如發熱、乏力、咽痛、頭暈、噁心、肌肉酸痛等等,都是非特異性的病毒感染的表現。兩者的區別也顯而易見。
  • 從這些地方回來的人,請注意有無發熱症狀!
    密切會同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和地鐵公交企業,建立聯合防疫、健康碼實名乘車、客流管控、發熱乘客轉運等四項聯防聯控機制,落實乘客「掃碼、購票、測溫、安檢、乘車」閉環管理,嚴防疫情通過公共運輸工具傳播擴散。二是落實公交安檢查控措施。
  • 【最新疫情】我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最新疫情】我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2020-12-21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日方舟》阿米婭聲優黑澤朋世感染新冠有發熱症狀
    上低音號》黃前久美子、《明日方舟》阿米婭等角色的日本聲優、演員黑澤朋世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其所屬事務所Mausu Promotion公布了這一消息。根據事務所的官網告示,因為了解到有多名與黑澤朋世共同演出舞臺劇的同事確診感染,於是黑澤朋世也進行了相關檢測,昨日(10月8日)的檢測結果表明為陽性,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讓有關工作人員和粉絲擔心深表歉意
  • 學生發熱怎麼辦?已排除新冠肺炎能立即返校上課嗎?來聽專業解答→
    學生發熱怎麼辦?已排除新冠肺炎能立即返校上課嗎?Q:對於返校開學,網上有關熱點問題也比較多,比如,學生出現發熱等異常症狀怎麼辦?已排除新冠肺炎的發熱學生,能立即回校上課嗎?A:對此區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王麗華表示:出現發熱等異常症狀時,學生不要返校,及時報告學校、領取《上海市學校方便就診卡》並就醫。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 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缺乏特異性,很多感染或者病毒感染都可能引起這樣的臨床表現。病毒性肺炎一般沒有痰,往往是乾咳,即使有痰也是非常少的,但是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
  • 出現發熱症狀就可能是新型病毒肺炎嗎?要隔離嗎?如何自我評估?
    另外,報導上不是說了有病患並沒有發熱症狀,或者發熱不明顯,那麼測體溫是不是就沒有什麼效果呢?會不會讓一些病患就這麼被排除了呢?這些問題,有不少專家都給出了解釋,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用發熱作為排除的依據呢?
  • 疫情防控專家說| 發燒咳嗽症狀是否要到發熱門診做核酸檢測?
    問題一:如果有發燒咳嗽症狀是否要到發熱門診做核酸檢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提醒大家,凡是發熱的,不管大人小孩,按現有的疫情防控要求,都必須到發熱門診。雖然叫發熱門診,但實際上是篩查門診,新冠肺炎致病以後最主要的症狀是發熱,在疫情期間,如果不篩查這種發熱的病人,就容易漏掉一些非常特殊的傳染源,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凡是發熱的病人都必須去發熱門診。那麼經過篩查以後,排除新冠或其他的傳染病,比如流感後就可以到普通的門診,再進一步的診斷或者治療。問題二:新冠肺炎是如何治療的?
  • 鍾南山團隊新論文:潛伏期最長24天,一半以上不發熱
    但是,是不是說14天之後一定什麼事情都沒有,也不是百分之百確定的。只是說如果在14天之內沒有發病的話,那麼在14天之後再發病的概率就非常低了。隨後姜利補充道,所以,對於絕大數人來說,如果在14天之內沒有出現感染症狀,那就是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