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膠州鋪集鎮好丈夫三十四年侍病妻 釋真愛...

2020-12-22 青島頻道

  魯網8月20日(記者 孫強 通訊員 鐵弩)千年同船渡,百年共枕眠。結髮恩義重,生死相考驗。膠州市鋪集鎮天台寺村村民董紀鵬,34年侍候患病妻子,不離不棄,恩義如山,用真情和堅守,譜寫了一曲生死不渝、可歌可泣的愛情讚歌,不愧為真男人、偉丈夫,贏得四鄰八鄉人們的交口稱讚!

  董紀鵬今年64歲,1972年初中畢業後回村務農。1979年,與鄰村諸城市百尺河鎮東龍泉村姑娘楊玉梅喜結良緣,婚後育有2子。從1982年「大包幹」起,農閒時節,他就隨原張家屯鎮建築公司施工隊,外出幹瓦工,足跡遍布膠州、青島、濰坊的大小工地,出力攢錢養家。

  董紀鵬17歲那年母親病逝,結婚進門,楊玉梅便挑起了董家7口之家女主人的重擔。父親人到中年,常年在外幹建築;姐姐在董紀鵬結婚當年底出嫁到本村,二弟17歲,三弟12歲,妹妹才8歲,家庭當時的困境,可想而知。

  說起董紀鵬與妻子楊玉梅的結合,可謂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當時,儘管挨墒種地,卻是「跨地區」結姻,嶽父母通過「哨聽」,知道了他家庭的窘況,不願讓閨女嫁過來受罪,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歷時2年多,楊玉梅頂著父母的壓力,與董紀鵬相知相愛,是愛情的神聖力量使她鐵了心地嫁給了他,有情人終成眷屬。

  「老嫂比母」,楊玉梅對待弟弟妹妹和已經出嫁的大姑姐,無不盡到了一個嫂子(甚或母親)和弟媳的責任。洗衣做飯,噓寒問暖,盡心盡力。小姑子冬衣上招了蝨子,都是她來幫著抓,其情其景,想來都令人動容。挺過了2年的苦苦掙扎,結婚3年後,分家過日子。既要下地幹活兒,又要撫養兒子,但董紀鵬夫婦仍不忘心繫父親和弟弟妹妹們的生活,時或看顧。所以,這些年來,小姑子董瑞臻一直都在感嫂子的恩。姐姐、二弟、三弟也時時牽掛,姐姐董瑞玉、二弟董紀龍離家近,經常回家看望,三弟董紀政雖遠在瀋陽,卻也通過視頻聊天,定時問候病嫂,盡心周濟。一母同胞,血濃於水,心手相牽,共赴明天。

  正當董紀鵬一家四口小日子剛剛起步之時,1986年7月,楊玉梅突感胸悶心慌憋氣,回趟娘家3裡路得歇息五六次,手無縛雞之力。經縣醫院確診為心臟二尖瓣狹窄,關閉不全,需要到青島做手術。當時,大兒子5歲、小兒子3歲。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董紀鵬絲毫沒有退縮,立即將妻子轉院到青島市人民醫院。為交1500元住院押金,他回村跑了3天借了30多戶只湊上700餘元,剩餘的800元,求他一位在青島的三姑暫時給借上。楊玉梅術後頭三天昏迷不醒,董紀鵬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實在撐不住了,就趴在床沿上打個盹,後來腿都控腫了,一按一個窩。住院45天共花去3000餘元醫療費,出院後不久,他就一一去謝還了借親戚莊鄰的錢。愈後,楊玉梅維持著只能幹點兒輕快的活兒。自此,董紀鵬開啟了他照顧妻子34年的漫漫長路!

  2004年3月的一天,災難再一次降臨,楊玉梅一早突然暈倒,打120急送膠州市人民醫院確診為腦血栓。後病情加重至心衰,院方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在此生死緊要關頭,董紀鵬堅決要求院方出120救護車,把妻子轉院到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因無床位,又返回膠州市人民醫院,在楊玉梅昏迷不醒中等了5天後,重回青大附院入住,檢查有胸腔積液和肺部感染,輾轉在心內科和呼吸科治療20天後回家休養,花去醫療費3萬餘元。翌年春天,獲悉本村人有去治好的,董紀鵬帶著妻子到威海陸軍醫院腦血栓專科門診,4天打一次溶栓針,共打了7次,住院一個月,花費近9000元,療效尚好。當時,大兒子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二兒子從部隊請假回來,幫他照顧了一個月病人。永不放棄不懈治療,楊玉梅總算撿回了一條命,但落下了失語和右側肌體癱瘓的殘疾,經鑑定為肢體一級殘疾。

  楊玉梅自威海出院後,董紀鵬每年10餘次帶著她定期去青島、膠州化驗血凝,近10年來在鋪集當地也可以做了。這些年來,董紀鵬為妻子治病累計花費9萬餘元,除了孩子出的、兄弟姊妹幫的,其餘都是借的。資金最急迫的時候,他賣掉了家裡的4頭牛、1輛三輪車、4間老屋,現在住的房子也差點兒賣掉。

  現在住這房子,是他1999年蓋起來的。除了木工活兒,其餘都是他自己插空幹的,花了3.5萬元。那時候,在農村,沒有新房,兒子不好說媳婦。為了後代,他在伺候好妻子的同時,苦苦盡到了一位做父親的責任!

  當筆者來到天台寺村董紀鵬的家時,第一感覺這是一個「立整」人家,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屋裡一點兒異味沒有,根本想像不到家裡有常年臥床的病人。一個風風火火在外打拼的大男人,是如何做到30年如一日,心無旁騖,耐心細緻地在家伺候病妻的呢?!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人得講良心,當初妻子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決嫁給我,我曾對她許下諾言要一輩子對她好,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不離不棄,同甘共苦。結婚後,她為我們這個家,又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勞苦,我得對起她!」說到這裡,董紀鵬熱淚盈眶。是善良和愛情之偉力,讓他兌現著一個男人的承諾。

  萬事開頭難。習慣了在外打拼的董紀鵬,一下子讓他蹲在家裡,裡裡外外一把手,所有家務都壓在他一人身上,讓他不知所措。剛開始時連個饅頭也不會做,但瞅著病榻上妻子那無助殷殷的眼神,他忍淚前行。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妻子等錢手術,急不可湊時,他曾痛苦地向隅而泣!如今,妻子需要我伺候,再苦再難我義無反顧,他說這就是命,他認了!慢慢地,他逼著自己學會了炒菜、包餃子、擀麵條、打爐包,衣服破了拖出縫紉機就補,洗衣做飯,樣樣精通,家務活兒沒有能難到他的。每天他給妻子餵水餵飯,活動手腳,翻身,打理拉尿,定時理髮、洗澡。有10多年時間,妻子便秘難排,他就單點兒用手給摳,哪怕是自己正吃著飯,料理好了洗洗手再吃。默默勞作,從不讓妻子看出丁點兒怨屈!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打心底感謝我的老父親,是他用自己的清苦保住了我們這個完整的家!」在機關工作的大兒子董述雷滿含理解感激地說。 董紀鵬為兒孫們樹立了孝老愛親光輝的榜樣,贏得了他們的無上敬重。兒子兒媳及2個孫子,每個周末標準回家,給董紀鵬夫婦帶去無限慰藉和溫暖。家裡的一應用品,孩子們都搶著買。逢年過節,董紀鵬夫婦,也給孩子們發發紅包。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讓董紀鵬有使不完的勁兒。鋪集鎮民政部門,每月給楊玉梅發放130元的殘疾補貼,社會各界時時關心關愛,都給了董紀鵬極大的鼓舞與力量。在今年抗疫期間,他積極響應村「兩委」號召,捐款捐物,宣傳值守,令人敬佩。

  「少年夫妻老來伴,結婚40年來,我們互幫互愛,走到今天不容易,我還要一直走下去,好好陪伴妻子度過晚年。」董紀鵬堅定地說。

相關焦點

  • 青島膠州:澄月湖內「龐然大物」專吃水草跑得快 足球小鎮水清岸綠
    魯網12月21日訊(記者 孫強 通訊員 賢雯雯)近日,路過青島膠州澄月湖大橋的人們發現,在湖面上有時會有一個龐然大物在水中遊走,在夜色中遠遠望去就像一個神秘的「水怪」,這是怎麼回事呢?清理  據了解,澄月湖位於山東省青島最西部的膠州市鋪集鎮,該鎮建有青島市國家級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是遠近聞名的
  • 青島膠州:秸稈循環利用種出大球蓋菇
    青島膠州市加強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會議召開之後,全市各鎮、街道、功能區及市直有關部門迅速行動,突出重點,大力宣傳引導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並加強巡查、督查,重拳打擊秸稈露天焚燒行為,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近幾天,鋪集鎮殷家村的十幾個村民找到了青島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軍,想讓他今年繼續幫著收秸稈。「以前麥收完就愁著怎麼處理這些秸稈,這兩年好了,合作社把秸稈打捆機直接開到我們地裡幫著收秸稈,可省心了。」村民尤麗萍說到。
  • 【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青島即墨商貿城市場監管所愛心接力商戶助學...
    魯網9月11日訊(記者 於建軍 通訊員 徐春梅 周婷)9月9日,青島即墨一中學生邢金鑫向山東浩鵬思琦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國際商貿城商會副會長潘建偉送來了一面錦旗,表達了感激之情。  事情還得從2018年說起,邢金鑫的姐姐突患白血病,邢金鑫的母親只好帶她回老家黑龍江透析治療。
  • 加快融入青島!膠州調整89條與青島市區重名道路
    道路更名,加快融入青島2020年4月18日,膠州通告將把李哥莊鎮12條與青島其他區重名或諧音重名的道路重新命名,徵集道路名稱要求與青島其他區道路名稱及諧音不重複、不易混淆。膠州這一系列有明確要求的道路更名,不禁讓人想起了2017年的即墨。2017年10月30日,青島市即墨區正式掛牌,隨後,即墨與青島市區重名的137條道路進行了更名。
  • 【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公交駕駛員口罩上貼「笑臉」 微笑傳遞正能量
    青島公交市北巴士公司開展了「微笑傳遞正能量」主題活動。駕駛員在自己的口罩上張貼「笑臉」貼紙,並佩戴微笑微章上崗,讓乘客在乘車途中感受到更溫馨舒適的服務。每一個燦爛的笑臉,都在默默傳遞著正能量,溫暖著青島這座城市。」  青島公交市北巴士公司營運服務部副部長解瑋瑋表示:「微笑服務一直是我們的服務標準。開展此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拉近駕乘之間的距離,為乘客營造和諧文明的乘車環境。今後,我們將會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微笑服務』長效機制,為乘客提供更加美好的乘車體驗。」
  • 青島眼科醫院視光中心在膠州涉違規無證經營被查處
    日前,青島眼科醫院視光中心(膠州)在膠州廣州南路設立門店,涉違規開展二級以上醫院才能有資質的角膜塑形鏡業務,和只有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許可才能進行經營的相關器械。9月24日上午,膠州市衛健局和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後趕到現場進行了查處,責令其停止違規行為。
  • 青島膠州:快遞公司拖欠工資 商家快件發不出去每天被罰五千元
    「8月5號在膠州圓通發的一車貨突然延誤了很多天,上午把貨給拉走的然後晚上就沒有消息了,一直延誤到8月10號左右才走出去。平臺這邊給我們罰款大概損失了一萬多塊錢,聯繫這邊一直沒有處理結果。」青島膠州市商戶王先生說。那麼圓通快遞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記者和李先生找到了負責派送圓通快遞的公司了解情況。
  • 守正出新 潤享金膠——青島膠州華潤城示範區
    頤和諧趣承寄暢 金膠潤府循紫雲 守正出新因地宜 承前啟後與時俱 /初識膠州
  • 這,就是膠州!它表面默不作聲,實際卻是全國第15!
    | 圖 文旅膠州NO.1金膠州青島膠州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畔,與青島市區隔海相望。 | 圖 網絡近日,火爆青島朋友圈的「青島地鐵8號線」,想必無人不知吧?青島地鐵8號線起自五四廣場,作為目前惟一通往膠州的地鐵線路,本月即將試運行。從膠州機場至青島市區,一小時抵達不是夢。
  • 青島膠州四中成功舉辦2020青島市科技模型教育競賽分區通訊賽
    為提升廣大青少年對科技模型的認知與動手動腦操作能力,10月26日上午,由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教育局和青島市體育局主辦,青島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和青島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承辦的「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模型教育競賽青島地區選拔賽暨2020年青島市青少年科技模型教育競賽分區通訊賽在膠州四中順利舉行,賽區內的4所學校100多名學生參加了比賽。
  • 青島地鐵12號線「復活」
    在8月初公布的青島地鐵三期(2021-2026年)規劃方案中,地鐵12號線這條連接西岸城區和北岸城區的軌道交通快線「出局」,讓許多市民感到不解和惋惜,畢竟地鐵12號線可以說是環灣軌道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 濰萊高鐵正式通車,膠州即墨之後,平度萊西將成為青島樓市新熱土
    從當前的整個市場來看,新房市場依舊是以周邊市區為主,從西海岸到膠州、城陽、即墨一線排開,而主城區的成交則是二手房為主。但當前的青島二手房市場已經是「有價無市」,新房更是遇到了「漲價漲不動,降價降不動」的尷尬境地。曾經很多人看好的即墨和膠州樓市,已經被人戲謔稱為「韭菜收割專業戶」,從少海到藍谷,再到上合示範區。
  • 理念很前衛,骨子很懷舊,這是膠州的下一個「中心」
    2006年開始,十來年時間,李滄區十多個大盤項目輪番上陣搏殺,結果是把「舊李村」變成了房價高、人氣足的新主城。 當年,李滄是趕上全面舊村改造的時機;今天,膠州則是借勢新機場、上合示範區等戰略項目落地,大盤爭勝將是它未來十年的底色。 兩者原因相似,都是遇上區域的快速發展期,開發商才有機會「跑馬圈地」。
  • 機場轉場在即,地鐵直通城區,百強縣膠州樓市將迎新一輪復甦
    膠東機場轉場在即近日,位於膠州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迎來了最新消息。初步確定今年12月上旬開始對膠東國際機場進行飛行校驗。據了解,當前膠東國際機場工程建設已全面竣工,下一步做好飛行校驗工作對保障飛行安全、提高飛行品質有重要意義,希望校驗中心對膠東國際機場校飛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為機場有序轉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 半島都市報 -J19版:膠州新聞-2020年08月21日
  • 膠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專題學法
    齊魯法制網青島訊(通訊員 李琦)為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山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落實學法制度。12月19日,膠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法在市級機關辦公大樓舉行。
  • 【頭條】這個公司成首家膠州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在上合示範區!
    「成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意味著公司和產品拿到了一張國際認可的金名片,真的太感謝膠州海關了!」近日,臺勵福機器設備(青島)有限公司副總裁正村隆幸向膠州海關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 青島跨海大橋膠州段開通後,上合示範區樓市的下一張底牌是什麼?
    NO. 1|壹2018年,青島召開上合峰會,並確定建立上合示範區。自此,上合示範區經歷了兩年巨大的波動起伏,備受爭議。2020年3月30日,膠州灣跨海大橋膠州段順利通車。按照計劃,區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青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今年9月份開始招生。對於購房者來說,再天花亂墜的包裝,都不如這樣看得到的學校、摸得到的教室來得實在,來得踏實。青島大學今年6月也即將動工,大學的落地對周圍的學風建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