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秋日俠影的旅行分享,今天繼續我的神農架之旅,這是第四篇,主要介紹遊覽神農頂景區最奇特的板壁巖景點,這裡以高山石林和野人出沒地而備受矚目。
神農架景區包括六大景點,即神農頂,大九湖,天燕,神農壇,官門山和天生橋,其中的神農頂是景區的精華,神農頂的海拔是3106米,是華中地區最高峰,號稱「華中第一峰」,而整個神農頂景區內,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故有「華中屋脊」之稱,遊覽神農頂,就是翻越整座茫茫森林的大山,因為海拔高,常有雲霧縈繞,一路上的景色恍如仙境。
神農頂景區包括大、小龍潭、金猴嶺、神農營、神農谷、瞭望塔、涼風埡、迷人梢、板壁巖、太子埡等分景點,這個景區位於從木魚鎮到大九湖的途中,以瞭望塔為最高點,途徑之路有眾多的觀景臺,現在因為保護的關係,青雲梯的2999級臺階已經封閉,所以真正的神農頂已經無法上去。
板壁巖
過瞭望塔5公裡,就是板壁巖景點,這是景區從酒壺坪出發後觀光車到達最遠的一個地方,也是旅行團必到之地。若以景色論,板壁巖也是非常有特色,海拔2590米的一片空曠之地,各種奇特的巨石林立,更有漫山遍野的箭竹,叢叢簇簇密不通風,箭竹林間,怪石嶙峋,姿態迥異,另外這裡也發現野人的遺蹟,毛髮、糞便和竹窩,是神農架野人傳說的「印證地」。
結束了大九湖的遊覽後,我一個人包了一輛車,在大九湖的時候是陽光明媚山清水秀,但是一上神農頂,隨著海拔的提升,視野所及均是霧茫茫一片,途徑昨天下午來的時候很驚豔的「天際嶺」觀景臺,也是能見度不佳,司機也就沒有停車,最後,我們的第一個停車點,是一處叫「相思嶺」的觀景臺。
過了「相思嶺」就是板壁巖,此處有大型停車場,這就是旅行團愛光顧的原因,整個景點以公路為首尾端是一個環線,遊覽用時在1小時左右。主要景點包括飛來石,金雞報曉,一線天,孔雀石,駿馬奔騰等。
山道旁盛開的高山杜鵑,5月來神農架,這是最靚麗的一個看點,據司機說,今年的5月6日神農架下了一場大雪,讓高山杜鵑過早的凋謝,不然現在正是滿山盛開的時候。
板壁巖擁有雄奇的石林景觀,入口的一塊巨石就是「飛來石」,這可不同於杭州靈隱寺的那一塊同名石頭,看起來其實更像一匹蹲著的駱駝,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此時雲霧消失,藍天白雲顯現。
這裡可以看到大片的箭竹,是熊貓最喜歡的食物,遠處的山坡上,一簇簇的石塊散布在蔥翠的竹林間,一陣輕霧飄來,又若隱若現,尋蹤石林,感受神農架的神奇和神秘。
怪石嶙峋姿態萬千,有的單獨生長,有的成片成林,橫看側看形象都不同,不過最惟妙惟肖的,還是這「雛風待哺」,只見一隻小鳥張開小嘴,等待媽媽的餵食,人生都是從嗷嗷待哺開始,成長的過程,也就是生命的意義。
板壁巖除了奇石,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關於「野人」的一些發現,最令人驚嘆的是野人窩,它們用20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視野開闊,舒服如靠椅,經多方面驗證此絕非獵人所為,還有野人糞便,最大的一堆達1.6公斤,還發現野人腳印,長24.5釐米,步履2.68米。
「靈龜戲霧」、「美女照鏡」,而每一個以象形出名的景點,都有諸如「大地之母」「生命之根」這一類。
板壁巖據傳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採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後「架木為壇,跨鶴升天」。為了紀念這位華夏文明的開拓者之一,林區政府特地樹立神農祭壇一座,這就是神農壇。
因為剛好遇到一隊旅遊團,我也就跟在後面「蹭導」,結果導遊一個勁在那裡喊「原路返回」,我也瞎跟著原路回來了,其實這個景區是環線的,另一半的景色我等於白白錯過,而導遊這樣的目的當然是扣時間節點。
瞭望塔
經過迷人淌和涼風埡兩個觀景臺都沒有停,因為霧太大,不過也是神奇,轉過一個灣,頓時霧消雲散了,11:45到達瞭望塔,藍天白雲能見度爆棚,這是整個神農頂景區如今可以到達的海拔最高點,海拔2997米。
瞭望塔的作用是森林防火,塔高40米,不過如今也封閉不能進入,觀景臺上立著寫有「神農頂」大字的巨石,在真正的神農頂無法登頂後,這塊巨石就是最佳的打卡點。另一側,陰峪河大峽谷,但是沒法下谷。
這裡轉一圈15分鐘,之後來到大腳印,神農頂真正的精華,4.5公裡原始森林棧道,大腳印---神農谷「U」形穿越,即將展開。
總結下板壁巖和瞭望塔。板壁巖是神農架高山草甸、石林景觀的典型代表,特色明顯。而瞭望塔是最高點,登高望遠,群山疊嶂,茫茫蒼蒼,秦巴山脈盡收眼底。
對於神農架的這兩處景觀,您覺得如何?歡迎文後留言,若喜歡我的圖文記敘,也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