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一個周五的午後,法比奧·洛朗多(Fabio Rolando)兀自坐在自家的奶茶店裡,一張小木桌放在半開的門口。出於防疫的考慮,所有顧客都不可進入店內。事實上,這家名叫Bubbolitas的奶茶店門可羅雀,沒有幾個客人。擺放在木桌上的外賣軟體店鋪終端也一直保持著沉默——用手機軟體叫外賣的人寥寥無幾。
「昨天我們一整天就做了一單外賣。」洛朗多略帶無奈地說道。
洛朗多的店面開在巴黎市中心的巴黎大堂購物區(Les Halles),離國人熟知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聖母院或巴黎市政廳這些景點都是步行十分鐘之內的路程。雖然這樣的地段不可謂不好,但是自從法國於10月30日因為新冠疫情蔓延二次封城之後,洛朗多店裡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在11月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除了上班、上學或看病之外,一般不得離開自家超過1千米的距離。這就讓開在市中心商業區的奶茶店遭了殃——巴黎的主要住宅區距離店鋪的距離基本都超過了1千米。因此,雖然政府允許餐飲業依舊開門做外賣和打包的生意,但是這個11月巴黎的奶茶店可以說是提前體會到了嚴冬。
所幸的是,經歷了一個月的封城之後,法國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控制。同時,12月是法國傳統的聖誕購物季,假使政府繼續維持嚴苛的封城政策,那麼已經承受巨大壓力的法國經濟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後果。因此,法國政府決定從11月28日開始為封城政策逐步鬆綁,曙光乍現,挨過了這個「商業嚴冬」的奶茶店主們對未來還是有著積極的展望。
封城令逐漸放鬆之後,洛朗多的奶茶店前人又逐漸多了起來。圖為一對情侶在考慮點單。作者供圖
封城令下,奶茶業者和愛好者日子都不好過自從法國宣布全國再次封城後,洛朗多估算自己整個11月的銷售額大概驟減了75%左右,「每天開門都只好說是勉強支撐生意。不論是客人親自到店點單,還是通過外賣軟體下單的數量,都不盡如人意。」
講起生意慘澹的主要原因,洛朗多覺得有兩點。首先,和一日三餐不同,奶茶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雖然封城之下巴黎的餐飲業整體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但是奶茶店受到的影響尤其大。
「奶茶更像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小幸福。」洛朗多說。「真的要沒有奶茶,大家也可以活下去。」
同時,洛朗多的店鋪所在的地理位置也是個問題。本來,他的店鋪是市中心的商業區旺鋪。店鋪不遠處的沙特雷-大堂站(Châtelet - Les Halles)是巴黎市中心最大的鐵路樞紐,1條市郊鐵路、2條區域塊鐵以及5條地鐵在此交匯。每天不論是上下班通勤的人群,還是附近學校的學生,抑或只是經過的路人,人流量都是巨大的。在正式封城之前,雖然法國政府已經祭出了宵禁之類的嚴格限制措施,但是因為大家還是可以自由移動,所以洛朗多的奶茶店生意其實一直不差。
然而,在封城令一出,人們的日常活動範圍受到限制之後。原本的黃金地段反而變成了負擔。因為處在商業區中,周圍本來就沒有多少居民。雪上加霜的是,本來奶茶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而年輕人中可以負擔得起巴黎市中心房租的,更是鳳毛麟角,客流量自然而然因此銳減。
「自從再次封城之後,我這裡就沒多少人來了。」洛朗多說。
而本來被從業者寄予厚望的外賣軟體也因為店鋪地理位置的原因,沒有如預期那般發揮巨大的作用——年輕人住地離奶茶店太遠了。
根據巴黎城市規劃研討會在2019年6月發布的巴黎年輕人(16歲至25歲)調研,儘管巴黎市內每天流動的16歲至25歲年輕人多達60萬,但是其中居住在巴黎市內,也就是75省的,只有大概32萬。剩下的28萬人都住在環繞巴黎的92、93以及94省(上述三省俗稱「小王冠」 la petite couronne),或者更遠的郊區。而居住在巴黎市內的年輕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在城市邊緣房租便宜的幾個區,住在市中心的少之又少。
與此同時,巴黎大部分的奶茶店卻都分布在巴黎市中心的幾個區,這也就導致許多年輕人在家打開外賣軟體之後,根本搜索不到自己喜愛的奶茶店,更別提下單了。
27歲的王秋璇就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一員。她居住的大努瓦西(Noisy-le-Grand)處在巴黎市郊93省的最東部。她平常去的奶茶店鹿角巷在巴黎市中心有兩家店鋪,一家在巴黎歌劇院附近,另一家在老佛爺百貨公司旁邊。不論哪家,距離她都有20千米遠,這個距離已經遠遠超出了外賣軟體上鹿角巷的派單範圍。
「仔細想一下,我大概離歌劇院有10站區域快鐵那麼遠。」她說,「我人在被外賣拋棄的地方,請問你感受到了我的絕望嗎?」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住的離巴黎市中心太遠,愛好奶茶卻又喝不到的王秋璇甚至已經被迫學會了自己做奶茶。經過封城的洗禮,她已經開始挑戰如何做黑糖珍珠了。
「我粉加多了,珍珠裂開了。」她說道,「下次改進。」
就在王秋璇嘗試自己在家做奶茶的時候,她常去的巴黎鹿角巷的老闆林女士也在為生意發愁。她的兩間店鋪在巴黎的另一個著名商業區——歌劇院/奧斯曼大道。在整個封城期間,她的奶茶店銷售額暴跌了60%至70%,而外賣軟體同樣沒有給她在封城期間帶來多大的額外收益。
「本來我們的客人就主要是周邊商圈的上班族。」林女士說。「封城之後都沒人來了。」
11月封城時的歌劇院大道,空無一人,完全沒有往日車水馬龍的樣子。作者供圖
奶茶在浪漫之都逐漸紮根,未來可期眼看封城之下生意慘澹,林女士決定將歌劇院附近的店鋪暫時關閉,趁這個機會提前進行店面翻新,願意在這個「商業嚴冬」進行翻新一事本身也代表了林女士對未來巴黎奶茶市場的信心。雖然因為封城,奶茶店的生意暫時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但是法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幫助餐飲企業的措施,還是為林女士減輕了不小的負擔。
此外,她原本最大的擔心是法國政府未來的抗疫措施不明朗。不過,隨著法國政府公布逐步解封措施,前景也一下子明朗了起來。
「對未來的信心還是一定要有的。」林女士說道。
面對封城之下的慘澹生意,林女士決定將歌劇院附近的店鋪臨時關門,進行翻新。作者供圖
畢竟,撇開疫情的影響不看,此前奶茶在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發展勢頭還是很迅猛的。在過去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奶茶店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在浪漫之都的各個角落裡冒了出來,包括國內消費者熟悉的鹿角巷以及一芳水果茶等連鎖品牌陸續在巴黎開門迎客。2020年7月,法國著名時尚雜誌《Marie Claire》(國內版為《嘉人》)還在自己的網站上專門點評了巴黎排名前15的奶茶店。
「源自中國臺灣的『珍珠奶茶』已經以其牛奶的質地、令人驚奇的香氣以及讓人越嚼越上癮的木薯球『潤物細無聲般』地完全抓住了首都的心。」 《Marie Claire》雜誌在其盤點文章開頭寫道。
因此,放眼未來,巴黎的奶茶業者還是很期待疫情儘快過去。由於秋冬季本來就是奶茶業者的淡季,故多位奶茶業者都表示,只要在2020年春夏的旺季來臨之前,疫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他們就可以撐過疫情下的嚴冬。
「聖誕節對我們來講不重要。」 Bubbolitas的老闆洛朗多說。「只要明年春天和夏天法國不再次封城,那我就撞大運了。」
(作者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