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電影《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在洛杉磯家中去世,終年43歲。
百度百科上查德維克·博斯曼的詞條已變成黑白色/網絡
據悉,早在2016年,博斯曼已確診結腸癌,而在拍攝獲得7項奧斯卡提名的電影《黑豹》時,他正在接受手術和化療治療。
在為博斯曼惋惜的同時,大家更要警惕結直腸癌這類惡性腫瘤。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全球居於惡性腫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是佔全球發病和死亡首位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
在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新發病例佔全球同期的30%。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遠低於美國及日韓,85%以上的病例發現時已是晚期。
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經過手術、化療、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後,5年生存率仍明顯低於40%,而早期患者經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超過95%。
結腸鏡是常見的篩查方式/pixabay
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怎樣才能儘早發現結直腸癌呢?
我國目前推薦所有40-74歲的一般人群每5-10年接受一次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是一種臨床常用的內鏡檢查。在接受結腸鏡檢查前,患者需要做腸道準備,即通過瀉藥等手段清潔腸道。部分人群會因為畏懼而拒絕接受結腸鏡檢查,對於這部分人群,首先可以選擇無痛腸鏡,在接受鎮靜/麻醉狀況下進行結腸鏡檢查。
此外,由於我國結腸鏡資源實際是匱乏且分布不均的,因此可以採用風險評估(見下圖)和糞便免疫化學測試初篩。
結直腸癌高危人群
糞便免疫化學測試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結直腸癌早篩技術,推薦周期為1年1次。
高危人群的篩查方案與一般人群不同。
高危人群篩查方案推薦
01
若篩查對象的2個一級親屬確診結直腸癌或進展性腺瘤(或1個一級親屬確診年齡
02
對於腺瘤性息肉症候群患者或致病突變攜 帶者,建議應每年進行1次全結腸鏡檢查。
03
對於Lynch症候群家系中攜帶致病突變者, 建議自20~25歲開始接受結腸鏡檢查,每2年1次, 直到40歲,然後每年接受1次結腸鏡檢查。
一級親屬,即一個人的父母、子女以及親兄弟姐妹。這些人中一旦有兩個人確診結直腸癌或進展性腺瘤;或是有一個人在
腺瘤性息肉症候群和Lynch症候群都是家族性遺傳性疾病,會引起遺傳性結直腸癌。
除了這幾類人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顯著高於正常人群。相信關注時事的人會發現潰瘍性結腸炎這個病十分眼熟。沒錯,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是因為這個病宣布辭職的。
圖源:網絡
所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遲應在症狀出現8年後接受腸鏡篩查,並接受全結腸多部位的活檢檢查。
事實上,結直腸癌的篩查方式不止這些。在體檢時,令很多人感到尷尬進而拒絕的直腸指檢可以有效檢查低位直腸腫瘤。所以,下次體檢時還是乖乖接受指檢吧。
癌症的早期篩查目前並不能做到涵蓋所有的腫瘤類型,也不是百分之百有用,但結直腸癌可以說是最容易在早期被篩查出來的癌症之一。希望大家都能重視結直腸癌,重視它的早期篩查!
參考文獻
1、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9,上海).中華內科雜誌.2019;58(10):736-744
2、 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中華醫學雜誌.2020;100(22):1691-1698
3、 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管理規範(2013 年版)
4、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20年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20,40(6):600-630
5、網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