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頓新書洩露川普棄臺灣 對蔡英文是警鐘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20-06-23 14:23:57   

川普與蔡英文。(合成圖)

       作者 賈不妙 臺灣特約評論人

       臺灣自製高教機22日正式首飛,下一步是戰機臺造。稍早前,美國國會通過《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也通過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外媒分析,此舉將幫助臺灣縮減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不過,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出書爆料,臺灣可能列在遭川普背棄清單中名列前茅,似乎暗示臺灣不要相信川普。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10日通過《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2021),法案也通過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 PDI),矛頭對準中國大陸對印太地區的威脅。

       根據美媒報導,有分析家指出,美國參議院正在研擬一項價值69億美元的軍事計劃,針對所謂「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幫助陷入困境的臺灣與越南,由「太平洋威懾倡議」提撥預算,加強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行動,第1年為14億美元,第2年為55億美元。

       媒體報導指出,參議院提出太平洋威懾倡議的內容,旨在將資源集中於關鍵的能力差距,以確保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威懾能力,並使美國盟國與合作夥伴安心;倡議細節包含增加太平洋地區的部隊飛彈防禦、前線部署能力,以及加強與印太區域盟邦的合作。

       另有美媒報導,太平洋威懾倡議被認為是「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of 2018)的延伸,主要是強化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實力,並協助臺灣與越南等盟友或夥伴提升軍事能力。

       報導指出,越南今年將從美國海岸防衛隊獲得第2艘巡邏艦,以鞏固海防。美國海軍今年多次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向臺灣方面表態力挺,不過也因此激怒了北京。

       新加坡國際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格拉漢(Euan Graham)則表示,美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雖能強化美軍對中國的高端威懾力,但很難克服中國對亞洲水域的長期控制。

       格拉漢指的是近年來大陸海軍飛躍性成長,隨著雙航母時代的來臨,大陸海軍進入太平洋邁向遠洋海軍已無懸念,而太平洋威懾倡議的用意正是要改造臺灣成為攔路虎,阻擋大陸海空軍突破第一島鏈。

       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以來,積極推動防務自主,自製高級教練機「勇鷹」就是一例,而依臺灣防務部門規劃,軍方已在「高教機臺造」的基礎上同步進行「戰機臺造」,並鑽研於發動機、匿蹤技術等新一代戰機關鍵技術。換言之,儘管美方已批准對臺軍售66架F-16V戰機,但民進黨當局仍持續推動自製戰機工程,未來若獲得太平洋威懾倡議的支持,臺海兩岸軍力平衡有可能被翻轉。

       不過,川普政府真的挺臺嗎?隨著前美國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新書的出版,似乎戳破了美臺關係緊密的泡影。

       波頓在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 A WhiteHouse Memoir)提到中美臺關係以及美方一度延宕批准軍售臺灣內幕。新書也爆料川普對臺灣態度輕蔑,直稱他對臺灣「特別反感」,甚至經常在會議中拿起一支筆,指著筆尖表示「這是臺灣」,接著在指著橢圓辦公室中的總統用的書桌堅毅桌(Resolute Desk),說那是中國,意指臺灣僅是彈丸之地。

       波頓在新書中指出,川普曾問波頓:「你從沒想過不要軍售嗎?」在聽到否定的答案後,川普最後說:「好吧,但安靜去做。約翰(波頓)」波頓還說,他離開白宮後,川普拋棄了敘利亞的庫德族,有關他可能拋棄的下一個對象已揣測紛紛,臺灣正好是最接近名單上的第一位,且可能會一直在那個位置上,只要川普繼續擔任總統,這「不是一個令人開心的前景」。

       波頓是華府政壇著名的鷹派,一向主張對北京強硬,鼓吹美國與臺灣建交,卻在新書披露臺灣有可能是被川普出賣的前幾名,這對民進黨當局不啻是一記警鐘,也提前給即將赴華府就任「臺灣駐美代表」的蕭美琴一項艱巨的任務,諷刺的是,蔡英文的心腹「口譯哥」、「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趙怡翔沒有事先掌握這一份拋棄名單嗎?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共1頁

 

相關文章

   

特別策劃

  更多

聚焦臺島

  更多

臺島夜話

  更多

獨家評論

  更多

各抒己見

 

臺海視點

  更多

評論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相關焦點

  • 港媒:波頓一箭三雕 川普中圈套
    前國安顧問波頓出了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內容辛辣,處處打到川普痛處。不僅讓川普灰頭土臉,甚至可能讓他輸掉11月的大選。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新書《事發之室(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內容披露,川普不但把臺灣當筆尖,且背棄庫德族後,下一個拋棄的對象有可能就是臺灣。而香港媒體《亞洲周刊》也指出,波頓新書一箭三雕,川普中了波頓的圈套。
  • 臺灣學者:川普的「筆尖」 臺灣的命運
    文章內容如下: 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出版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中,有幾段文字涉及兩岸關係,非常值得我們注意,波頓指出:川普最愛在白宮辦公室隨興比喻,先指向一枝筆的筆尖說:「這是臺灣」,然後再指向那張歷史悠久、名為「堅毅」的大型辦公桌說:「這是中國」。 以「堅毅」的辦公桌比喻「中國」,那代表「臺灣」的「筆尖」應當叫什麼?
  • 綠媒:蔡英文將「主宰世界」!川普:臺灣只是筆尖
    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剛剛爆發不久時,有一些海外媒體就曾經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相提並論,並大肆吹捧蔡英文在島內實施的防疫措施。就在近期,島內綠媒又因法國《重點周刊》最新發布的文章而異常激動。
  • 若拜登上臺,美軍會協防臺灣?島內民眾吐露心聲!讓蔡英文失望了
    為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今年以來,美國方面頻頻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中國的底線,除派遣軍機軍艦穿越臺海,多次對臺售武外,美國國內一些政客還叫囂,要在大陸出兵所謂「入侵」臺灣時,武力協防臺灣。對於美國方面有關「協防臺灣」的表態,蔡當局無一不喜出望外並表示感謝。
  • 終於,臺灣還是被蔡英文「掏空」了
    這一消息一出,立馬有人感慨臺灣地區墮落了,好底子都經不住蔡英文和民進黨瞎搞。臺灣地區,已經被民進黨和蔡英文掏空了。 臺灣地區一個小小的島嶼,民眾也不是很多,按理說花銷不應該這麼大啊?蔡英文和民進黨到底做了什麼,讓臺灣地區負債如此多?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筆者認為,蔡英文能夠成功連任主要還是臺灣民眾錯誤的判斷當前形勢從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因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大力鼓吹已經獲得美國的支持,這也使得臺灣民眾最終做出錯誤的選擇,這也是蔡英文連任之後被臺灣民眾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蔡英文的「空頭支票」,臺灣人不信了
    臺灣島內的「在野黨」認為,美國環保署長「訪臺」是為了配合蔡英文在臺灣島內的政治宣傳,就連美國的知名媒體《紐約時報》都認為美國環保署長此次的「臺灣之行」完全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而據最新報導,環保署長又取消了這一行程。
  • 蔡英文親自出馬,臺灣準備好了?
    導讀:眾所周知,臺灣地區在軍事裝備上的預算一直高於其他地區,從而導致預算嚴重超支。對此,不僅臺灣民眾看出了端倪,更有不少軍事愛好者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消減防務預算。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親自出馬,忽然通過個人社交平臺,向臺灣地區的「野黨」喊話稱:未來不要刪減或凍結潛艦等防務預算。蔡英文的話看似是為了臺灣地區好,可實際上,在艦隊的預算上,臺灣地區早已嚴重超支。對此,不少人抱有疑問,此次蔡英文親自發聲,難道臺灣真的準備好了?
  • 蔡英文的「黑歷史」被挖出,引人感慨
    並且臺灣地區的一位醫師蘇偉碩就表示,瘦肉精毒性要比搖頭丸還高。蔡英文歷史被挖出,昨是今非對於這位蘇偉碩醫師的發言,民進黨方面顯然是相當不滿的,臺灣的所謂「衛福部門」就稱其發言屬於不實言論,並且告發醫師,認為其行為已經違反「食安法」。
  • 「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
    編輯:一水流殤日前,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蔡英文會見捷克議員」一問時,該記者稱蔡英文為「臺灣總統」。針對這一錯誤政治用詞,華春瑩隨即指正:「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蔡英文是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但不是「總統」,這一政治稱呼並不符合對於臺灣地區的政治準則。不得不說,無論是口誤,還是無心之失,都是那位採訪的記者僭越了。臺灣地區始終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無論民進黨是否承認,臺灣地區始終都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自然,蔡英文被稱之為「總統」,也是完全錯誤的。
  • 蔡英文躲在蘇貞昌身後,實為「幕後狗熊」
    同時臺灣也面臨著區域自由貿易邊緣化的危機,如今的臺灣當局可謂挖坑自焚。民進黨妄圖通過「芒果乾」維護自己的政治地位,顯然是靠不住的。選民們的選票是對安穩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民眾有權選出當權者就有權利拉低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政黨的支持率。當民眾的生活受到政黨政策的影響,讓本該幸福的生活變得動蕩不安,問題重重,民眾們就會放棄當局,尋找更能為自己服務的政黨。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臺灣一周
    文/許億美衛生部長訪臺只是一場政治秀8月9號,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到訪臺灣,給民進黨當局極大的鼓舞。哪裡知道這位部長致辭的時候,不小心口誤,把蔡英文稱呼錯了。這本來無關痛癢,畢竟阿扎在職業生涯裡對蔡英文的確很陌生,口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國民黨開記者發布會專門要求民進黨當局讓這位阿扎道歉。民進黨呢?
  • 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
    臺灣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馬英九: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國民黨今天(1月1日)上午舉行升旗典禮,馬英九致辭時痛批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萊豬(含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他表示,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蔡英文的「牌」有毒,臺灣果然都中毒了
    據報導,臺灣地區近期爆發的勞工遊行示威有超過六萬民眾參與,是臺灣三十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遊行示威活動,這讓臺灣地區開放對美國含瘦肉精的豬肉牛肉的進口問題重新席捲臺灣。臺灣對於瘦肉精的開放事件最早的根源來源於今年的八月,蔡英文決定允許從美國進口含有瘦肉精成分的豬肉,具體新政策將在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就此開始引起了一系列的「瘦肉精」風波。
  • 逼臺灣人吃「毒豬」,蔡英文還要臺灣人體諒
    導讀: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於1月1日的時候發表了元旦談話,在談到美國瘦肉精豬肉以及牛肉進口的爭議時,她表示,希望臺灣民眾能夠體諒美國進口瘦肉精豬肉的開放。
  • 臺灣發展走鋼索 民進黨反服貿貨貿是為陷害蔡英文?
    中評社月前專訪前臺灣「行政院長」劉兆玄,當時他正在準備出發到北京為武俠著作《王道劍》簡體字版開新書發表會;他帶著遺憾的口吻告訴中評社記者,如果服貿過了,臺灣出版社就可以發行簡體字版,這商機太大了。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7月會見臺商代表時曾提到,「大陸不會因為等待臺灣通過服貿協議,而暫停與其它國家籤署相關協議。」俞正聲說的是現在進行式,最明顯的就是中韓FTA。
  • 安倍明年「訪問」臺灣?蔡英文發表「重要講話」
    蔡英文發表講話 美國再次對臺軍售 除了安倍晉三即將「訪臺」消息爆出之外,臺灣外事部門近日在臺北舉辦了一場所謂的「臺灣地區、美國、日本三邊印太安全對話
  • 詭詐蔡英文沒有資格引領臺灣未來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昨日刊載評論指出,在此過程中,蔡英文陣營率先發動攻擊使出「排蘇」「抹藍」「唯一支持」等招式,並要求支持者謊報年齡以提高民調加權,這些詭詐手段還有何正當性可言?評論直言:如此兼具陳水扁的專斷、謝長廷的奸巧和「獨派」執著的蔡英文,如果真的做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會變成什麼樣子?
  • 聲望受到重創,蔡英文將臺灣帶到了經貿「邊緣」
    民調顯示,蔡英文11月的信任度相比上月下降了5.3%,不信任度則增加了5.6%,而施政滿意度則下降了4%,不滿意度增加了4.8%。蔡英文的聲望遭到重創,而且島內反對她的聲音此起彼伏,在臺灣一年一度的「秋鬥」大遊行上,民眾甚至喊出了讓蔡英文下臺的口號。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蔡英文的倒行逆施。
  • 9成臺灣同胞的呼聲表明,蔡英文真的失算了
    作者:塞西臺灣地區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領土。自從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屢次對大陸進行毫無底線的挑釁,為了增加與大陸對峙的籌碼,蔡英文甚至花費重金從美國購置落伍軍需,並謀求川普的庇護。雖然蔡英文等人拒絕承認這一事實,但臺灣民眾仍然希望兩岸能夠早日實現統一。9成臺灣民眾期待兩岸和平在蔡英文看來,想盡辦法提升臺灣地區在國際上的「獨立性」可以割裂與大陸的血脈親緣。但根據央視網報導,近期的民調顯示,近9成的臺灣民眾並不希望兩岸長期處於對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