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S10全球總決賽已經過去將近1個月的時間,但對於Nathan來說,屬於他的S10並沒有結束,從結合熱點為贊助商們提交方案落地實施,S10對接與聯盟15個商業合作夥伴的Nathan,還剩下最後一步,為S10各大讚助商做相關的活動結案。這也是他成就感最大的時候,因為他可以通過龐大的數據,切身地感受到觀眾對於他所提供內容的喜歡。
2017年,Nathan在惠普暗影精靈玩家社群感受到了電競文化的魅力,並對電競產生了濃厚興趣,他選擇離開了熟悉的傳統行業,毅然決然地加入電競行業,專攻電競前端業務及電競商業化,包括品牌開拓,營銷策略搭建和電競資源激活等新興行業玩法,以此去探索電競該如何破圈。
在親歷LPL以及S10等商業合作項目後,Nathan發現電競粉絲其實並不反感商業植入,而是拒絕劣質內容與形式,電競商業化需要尊重圈層文化。
基於圈層文化的商業植入同樣能與玩家產生共鳴,如惠普峽谷接Q線下solo活動就深受玩家的喜愛。「我們已經在做明年的電競計劃了,包括明年的LPL,S11。我們是希望能夠打造出更多的像惠普峽谷接Q的經典案例,營銷內容做到符合圈層文化,尊重圈層文化,能夠真正的和圈層文化裡的年輕人產生共情,做到良好的溝通和優秀的營銷效果。」
(圖1:2020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賽現場惠普OMEN內力solo站)
Nathan這些年在電競行業的經歷和故事,顯然是電競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曾經的Nathan也是一枚初識電競商業化的小白,在採訪中他與大電競述說了他通過惠普玩家社群和電競行業從「相識」、「相知」、再到「攜手共進」的故事。
初識電競:惠普玩家社群解鎖事業新機遇
早在2016年,Nathan就開始對電競行業保持著緊密的關注。在工作之餘,Nathan也是一名資深的遊戲玩家,喜歡泡在惠普精靈聯盟粉絲群中,同玩家們討論、分享電競圈的新鮮事物。在16年的上半年,短短的半年間,Nathan逐漸發現惠普暗影精靈社區的用戶不斷遞增,帖子的熱度與討論量也呈明顯上升的趨勢,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電競行業。
至2016年底,他開始接觸到一些電競行業的前輩,同他們一道探討行業熱點,漸漸地發現許多潛在的商業機會。加之對相關數據深入調研的職業習慣,憑藉對電競行業的洞察,預測電競行業是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新機會。
於是,在2017年,Nathan便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做出了180°的調整。原本從事諮詢行業的他,轉行至甲方的品牌營銷,後來因興趣所在,順勢進入了電競行業。
加深洞察:全民電競引爆流量新領地
Nathan從初入電競行業的小白,歷經多年的磨礪,如今已然成為了電競商業化的破圈探索者。自S7賽季開始再到剛結束的S10,他親眼見證了電競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提到電競市場最大的變化為何時?他表示依舊為「流量的變化」,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抱電競,這個行業已慢慢從單一的遊戲圈,進入到了新興體育的形態:
從民眾的態度轉變上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電競。無論從類似於大電競的垂直媒體,還是暗影精靈玩家社群的討論熱度,再或是現在網絡上關於電競的聲量,都能側面印證越來越多的人對電競行業的熱愛愈發高漲。
從行業的專業角度上來看,基於各電競賽事的相關數據結果,會發現相關數據的百分比正在逐年上漲。得益於政府的支持,整個中國遊戲市場在往規模化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國家政府、各大媒體,包括粉絲玩家在內,都是在擁抱電競、認同電競,感受電競和喜好電競,它已然成為當代年輕人非常熱愛的新興競技運動。
在Nathan剛剛進入這個行業時,他常常會關注一些相關的電競賽事,例如《英雄聯盟》等,他發現這些電競比賽商業化合作的品牌,都是和遊戲強綁定的產品,比如遊戲本、鍵鼠,電競椅等等。但逐漸從S7開始,有車企、日化、食品等傳統品牌開始進駐。他認為吸引這些品牌跨界的首要原因就是:電競行業的巨大流量。
同時,Nathan觀察到在巨大流量背後的電競生態,才是電競商業化的沃土。電競行業的一些形態已經逐漸向新興體育化發展,人們開始不會只聚焦在行業的某一特定部分。因此電競商業化的變現,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背後都有一些類似體育圈生態化發展的影子。從最初的流量驅動,到現在大家逐漸看到電競選手、電競俱樂部、粉絲社群等等,都作為電競生態的一部分被品牌所接受和推崇。
(圖3:2020惠普遊戲新品發布會暗影精靈6首席玩家UZI)
焦點觀察:日新月異的電競圈層受眾
在電競商業合作品牌日益多元化的同時,現如今關注電競的受眾群體也逐漸擁有多樣性。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電競賽事觀看人數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為此,當大電競記者提問這樣是否會影響到受眾的觀看習慣以及電競圈文化是否已發生改變時,Nathan表示與過去相比,確實能看到有在變化的趨勢,目前電競圈文化的變化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首先,整個觀眾群體是有在變化的,電競賽事不再是只有核心的遊戲玩家才會觀看。如今觀看電競比賽的觀眾,至少有一半的粉絲本身是不玩這個遊戲的。這意味著,不僅是玩家才願意接受電競文化,而是更多的年輕人通過線上直播,逐漸被電競這種新興體育中的熱血、團隊競技所吸引,他們自願加入到這個圈層文化中,雖
然他們可能不玩遊戲,但是他們通過觀看電競比賽,了解到什麼是大龍,了解到技能是什麼,了解到如何能贏得勝利,了解到選手和俱樂部背後的故事。
其次,雖然線上直播技術非常成熟,但大家依然是希望可以在線下感受氛圍,多數粉絲還是更願意去線下觀看比賽,而不是一個人孤單在家裡通過直播平臺觀看。
再者,「聚在一起」這四個字,也是能清晰地表達出圈層文化的變化趨勢。更多的電競愛好者喜歡同志趣相投的人相聚在一起,通過像惠普精靈聯盟這樣的優質社群,在其中呼朋喚友,找到知己,一起看比賽、發表自己對於戰隊的獨到見解,然後相約到線下看比賽,去領略現場的高科技,感受電競的聲浪。值得一提的是,惠
普現在正致力於這件事,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等相關活動,構建並升級更多元的玩家社群,激發玩家參與熱情與創造力,同玩家建立起緊密的情感連接,為玩家提供分享、交流的優質平臺。
趨勢解讀:電競商業化要符合圈層文化
在Nathan來看,電競圈層首先是像惠普這樣的電競社群和玩家社群。一般來說如果對賽事不是很了解的話,其實直接去看比賽是看不太懂的,但如果能在惠普精靈聯盟或者OMEN Squad這樣的優質社群平臺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夠認識新的朋友,交流自己的見解,這點其實就是圈層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能夠讓想進入這個圈
層以及身處圈層文化中的玩家,能夠充分交流和溝通。
同時Nathan也觀察到,近幾年電競圈層的留存力和吸引力也在日益顯現。單從英雄聯盟賽事這一點來看,觀賽人數和觀賽體量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新高度。這也印證了圈層文化所吸納的人,從硬核玩家逐漸擴展到那些平時不太玩遊戲,但是看比賽看得津津有味的那些人。他們也願意通過看比賽被英雄聯盟這樣的圈層文化所
吸引,並與電競圈層產生交流與溝通,到最後在看比賽中引起了對電競和遊戲的興趣。
在這樣的社群背景和賽事背景之下,Nathan認為現在電競圈已經是能夠讓品牌與眾多年輕人產生聯結與情感共鳴的聚集地。品牌如果想要觸及電競圈年輕人,就應該解決客觀存在的「代溝」問題,因為很多傳統品牌是很難理解圈內詞語,或是與電競文化強相關的梗,再或者微博熱搜。品牌想要觸及這群人,需要擁有深謀遠慮
與敢於嘗試的勇氣,去深植於電競圈層文化當中,感同身受玩家們的所悟與所想。包括惠普暗影精靈這種遊戲強相關的品牌以及許多傳統品牌,都需要更加深入了解電競圈層文化,以圈層的需求來帶動品牌所提供的服務和內容。
因此,品牌與電競商業合作也會越來越往定製化營銷的趨勢發展,各家會基於賽事屬性,用不同維度、有選擇地覆蓋電競營銷場景。比如,在Nathan看來高校渠道是一個非常重點的賽道,在這方面惠普就做的非常好。惠普在全國300多所高校設立了惠普的夢工廠團隊,學生們可以與暗影精靈產品和惠普多年來一直保持合作的
RNG戰隊面對面互動,關注到他們真實體驗下的需求和反饋。因此在Nathan眼中,未來電競商業化的產品會更加多元化,也會越來越成熟,品牌對電競圈層的解讀也會更加符合圈層文化。
(圖4:惠普精靈聯盟高校聯賽)
反哺社群:從聯盟中來,到聯盟中去
作為早期就關注並使用惠普暗影精靈的粉絲,Nathan也毫不吝嗇地表達了他對於這個品牌和產品的喜愛,尤其是最新的暗影精靈6,酷炫又低調的設計讓他見到第一面便愛不釋手。
但起初他也沒有想到,手裡的暗影精靈也會助力他事業的發展。Nathan平時做商業化,跑品牌、客戶會比較多一些,經常是帶著暗影精靈去的,可以作為工作、遊戲、娛樂雙重用機。當他帶著暗影精靈去給客戶提案的時候,就能彰顯出一家遊戲電競營銷公司的專業性,能夠與遊戲電競很深刻綁定的同時,也很符合他在工作和
生活中的風格。
(圖5:惠普精靈聯盟玩家Nathan與暗影精靈6遊戲本)
伴隨著與舒適的產品體驗深度一道的,還有貼心的惠普玩家社群。作為惠普精靈聯盟的一員,Nathan發現這裡的確是一個品牌與玩家良性溝通的平臺。在這裡,品牌可以了解玩家真實的訴求,並且在玩家活動、產品設計上做出相應的調整,玩家們會非常明顯地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正應了惠普的理念——從玩家中來,到玩
家中去。
現在,身為電競商業化從業者的Nathan也在惠普玩家社群中汲取了更多的養分,通過工作中的項目反哺社群。作為惠普的營銷策略以及落地執行方,在今年的LPL項目時,他便在精靈聯盟中找到群主以及平時踴躍發言的同學,聊了聊相關的想法,最終受他們啟發,辦了一場LPL場館外的線下活動——峽谷接Q。當時場館外的電
競粉絲們真的排起了長隊,這種活動形式便是這個圈層非常喜歡的文化衍生物,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反響。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的電競行業生態
雖然S10才結束不久,但Nathan和他的公司已在緊鑼密鼓地布局明年LPL和S11的電競計劃。正如以往他會遇到的挑戰一樣,依然會有許多想要入局的品牌在思考電競是否真的會給他們帶來正面的影響,而Nathan也一直走在解決這個問題的路上,幫助品牌與圈層文化相融,再通過商業化輔以電競行業發展,讓這個行業越走越
遠,越走越好。
在這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電競商業化舞臺上,Nathan經歷的項目既面對過負評,也受到過褒獎,但這對Nathan和他的公司來說還不夠,電競行業仍然有非常廣闊的營銷前景等待挖掘。Nathan在採訪中表示,希望明年國內的疫情可以完全被控制,讓S11像S7一樣走過很多城市,奉上更加優秀的作品,回饋廣大的電競粉絲,讓他
們親歷電競賽事所帶來的魅力和震撼。
據Nathan的表述,明年最大的項目暫時還不能透露,但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期待惠普在明年電競上的新發展,也希望再為大家創造出一個拍手叫絕、嘴角上揚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