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是蜀國五虎上將之首,忠義的化身,後世尊其為「武聖」,我個人對關羽也是非常的喜歡,但是關羽驕傲自負,導致他對敵時經常中箭,同時也缺乏與超一流武將對戰的記錄,這些都導致他的排名不是很靠前。先來看看獲勝的記錄:
一合斬程遠志;溫酒斬華雄;數十合劈管亥於馬下;不數合斬宗寶於馬下;一合斬荀正;活捉王忠;一刀刺顏良於馬下;不三合,戰敗文丑;一合斬孔秀;一合斬王植;一合斬秦琪;一鼓斬蔡陽;一合斬夏侯存。

一、溫酒斬華雄
這是關羽的成名之作。華雄曾一合斬鮑忠,一刀斬祖茂,不三合斬俞涉,不多時斬潘鳳,斬將還是比較多的,不過他斬的這些將都沒有對戰記錄,不能憑藉「上將」二字就說這個將有多厲害。曹營雖然有夏侯惇等人,但人家不上不代表打不過,所以溫酒斬華雄並不能很好地說明關羽的強大。

二、誅顏良
誅顏良、斬文丑是關羽的巔峰之作,只可惜這兩場戰鬥,都不是正面決鬥,也就是說對手並沒有使出全力,且赤兔寶馬確實有速度上的優勢,導致巔峰之作大打折扣。
誅顏良時,顏良明顯沒有做好準備,且看原著: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

關羽衝向顏良,顏良正準備問一句:「來者何人?」然後就被關羽殺了,這裡,我覺得關羽還是有點不地道,真正的高手肯定要回一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啥的,一個字都不說的話略有偷襲嫌疑。
二、斬文丑
斬文丑時,文丑剛被包圍,挺身獨戰曹軍,又被張遼、徐晃追了一陣,後獨自一人遇關公十餘騎,此時的文丑無論心理還是體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起來看看原著的描述:
文丑軍既得糧草車仗,又來搶馬。軍士不依隊伍,自相雜亂。曹操卻令軍將一齊下土阜擊之,文丑軍大亂。曹兵圍裹將來,文丑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文丑沿河趕來。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
與關公戰不三合就心怯想跑,這種情況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約好要單挑,面對對方一群人,就算沒開打就跑也很正常。只可惜關羽的赤兔馬跑得太快,文丑被追上砍死了。如果公平決鬥,文丑也許會輸,但肯定不會輸得這麼快。

四、其它戰績
過五關,斬六將時,所斬六人都沒有對戰記錄,不值一提。
劉備救孔融時,關羽曾用數十合殺死管亥,而管亥在原著中的描述不多,只有斬殺宗寶這一個記錄。在超一流武將的斬將記錄裡面,基本都是十合內解決對手,這個數十合稍微有點長了。

關羽除了和黃忠、龐德大戰百餘合不分勝負以外,還曾與紀靈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而紀靈不十合被張飛刺死,還被呂布「一把扯回,如提童稚」。紀靈在張飛、呂布面前不值一提,在關羽面前卻能抖抖威風,這樣的對比就很明顯了。
關羽曾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為關羽和張遼的關係比較好,所以這句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然而張遼曾與凌統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由此可見張遼算不上特別強大。關羽自認為張遼武藝不在他之下,也許張飛並不這麼想。

綜上所述,關羽在公平決鬥的情況下,很少有出色的戰績,戰平的次數比較多,同時由於對敵時的大意,中箭的次數也比較多,還好多半射中的是手臂。儘管關羽在江湖中的傳說很多,除了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之外,還有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等,但真正展現出來的實力卻是比較有限的,也許我們只是把關羽想像的很強大而已,卻並沒有含金量很高的戰績作為支撐,如果在正常對決的情況下斬殺顏良、文丑,那關羽的排名肯定非常靠前了。儘管如此,關羽在這份榜單上排在第七位還是綽綽有餘的。
上榜理由:過關斬將,忠勇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