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KnowYourself ,作者KY
KnowYourself
引領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KY作者 / Ivan
公號簡介:引領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9年,22歲的方洋洋被丈夫和公婆實施暴力致死,在一審判決中,方洋洋的丈夫和公婆只被以虐待罪判處二到三年有期徒刑不等,其中丈夫張丙適用緩刑。
這一判決引發了「過輕」的爭議,再過三天,就是這個案子重審的日子。
其實每年都有許多女性在遭受著來自家人、戀人的暴力對待,甚至被施暴致死。宇芽案、拉姆案的慘烈細節,還歷歷在目。
令人悲憤的是,從以往法律上的判決來看,施暴者一旦套上了「家人」的殼子,所受到的懲罰就會輕許多。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家暴不是家事。對任何一個人使用暴力都是犯罪。
今天我們發布這篇文章,希望能再次引起大家對家暴的重視,更希望家暴行為能得到它應有的懲罰。
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只不過很多時候,這些問題會被忽視、被否認以及被誤解。而減少對家暴的誤解、正視家暴的惡劣性,是我們保護自己和幫助他人的第一步。
KY作者說:
我在查閱資料時發現,異性戀伴侶中,遭受暴力的一方並不總是女性,男性也會成為受害者。
KY曾做過一篇關於,其中有研究發現,男性在婚姻中遭受的非肢體暴力的比例遠高於他們遭受肢體暴力的比例。
同時,同性戀伴侶中家暴的情況也不少見。對於男性和性少數群體來說,求助往往更羞於啟齒,獲得接納和幫助也更加困難。
在這裡,我們也呼籲大家,正視家暴行為存在於所有群體間這一事實。只有將暴力的陰霾曝於陽光之下,它被驅散的那一天才可能到來。
原標題:《對女性來說,最危險的人竟然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