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電影節之旅:中國電影的坎城往事

2020-12-22 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3月20日,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宣布無法如期舉辦,至於最終是推遲還是取消仍未可知。70多年來,坎城電影節曾3度停辦。其中,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則是受「五月風暴」影響,被迫中斷。

一般認為,中國電影最早與坎城電影節有交集是在50年代中期。1955年,第八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為中國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組織了特別放映。而1956年,應坎城電影節邀請,著名導演蔡楚生帶隊的電影代表團前往法國交流。

其實,中國電影與坎城電影節的故事還可以追溯到更早。最遲至1949年初,坎城電影節便邀請中國電影參展,而且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也接受了邀請,並選定了參展影片。有趣的是,1949年第三屆的坎城電影節正是夾在1948年和1950年兩個停辦年度之間。在這個電影節再度停辦的歷史巧合點,本文試對當年這段中國電影與坎城電影節的往事稍作鉤沉。

未完成的電影節之旅

初創階段的坎城電影節,並不像今日這般聲名顯赫。無論是參展的國家範圍,還是影片的品質都還有提升的空間。據曾參觀過前兩屆電影節的國民黨政府駐法使館工作人員表示,電影節的影片「其中佳構固屬不少,但大多均屬平凡普通之出品」。可見今日電影界的盛世,也曾有過篳路藍縷的往事。

1949年初,坎城電影節(舊譯為法國國際電影演賽會)籌備會發函國民黨政府駐法使館,邀請中國參加當年9月舉行的電影節。國民黨政府外交部從駐法使館得到消息後,隨即行文內政部,函請其在國產影片中選擇若干適當影片送展電影節。

外交部的公文是4月2日發出的。許是內政部公文流轉效率低下;又或是彼時戰事吃緊,內政部事務繁多,無暇顧此;抑或是在等待法國方面正式請柬寄到。總之,外交部的公文發出數月間,內政部並無動靜。直到7月8日,內政部部長李漢魂才籤發訓令,令內政部電影檢查處馬上開具詳盡意見,並要求電檢處廣州辦事人員速速聯絡警政司,落實影片遴選工作。而此時,距離外交部來文已有三月有餘。

部長訓令一出,底下人自然得加速完成任務。7月11日,警政司司長鄭澤光親自主持專題會議,會同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社會局等單位商議遴選參展影片事宜。會上,一則明確了以藝術價值、民族特質、攝影技術、國語片為選片的四條標準;二則指定《國魂》《一江春水向東流》《假鳳虛凰》三部影片參加預選;三則決定其餘預選影片由各家電影公司自由申請。

《國魂》海報

《假鳳虛凰》海報

隨後,內政部便公告發布《國產影片參加國際電影演賽申請選定辦法》,向各大電影公司徵集影片,稱「凡技術精良,富有藝術價值,足以表現中華民族特色之國語影片,均得申請預選。」徵集時間從7月13日-21日,為期9天。

《國產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演賽申請選定辦法》

這些社會徵集而來的影片,在經過內政部核准參與預選後,還需要在廣州進行一輪播映,供審查人員進行審評打分。審查人員則分為專門人員和機關代表兩種,由內政部警政司、廣東省教育局、廣州市教育局以及廣州市社會局等單位出具人員名單。

最終結果於8月3日塵埃落定。經過審評,香港永華影業公司攝製的《國魂》一片以總分811分的最高分被選定為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送展影片。8月6日,內政部行文外交部,述明選片經過及選定影片,並函請外交部辦理後續送展事宜。同日,內政部也批覆永華影業公司,令其速與內政部電影檢查處和外交部對接送展事宜。至此,為期一月的影片遴選便畫下句號。

《國魂》劇照

永華影業公司總經理、創始人李祖永

但我們查閱當年坎城電影節的參展影片,卻並未找到《國魂》的蹤影。到底送展的過程中出了什麼事情,目前暫無史料可查,只能成為一宗懸案。不過以後見之明觀之,彼時國民黨政府忙於戰事,自顧不暇。在這樣緊張的局勢下,影片最終未能成功送展,倒也是不難理解。

在這裡,稍微插幾句閒話。1955年在坎城電影節特別放映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其導演桑弧正是《假鳳虛凰》的編劇。而1956年帶隊訪問坎城的蔡楚生則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導演。當年兩部落選影片的主創,以不同的方式成為中國電影與坎城電影節往來的先驅。反觀《國魂》一片,則徹底無緣坎城舞臺。歷史車輪的兜兜轉轉,也是有趣之極。

《一江春水向東流》

選片背後的意識形態

儘管最終參展並不成功,但從持續月餘的影片徵集、審評來看,彼時國民黨政府也算重視。而作為官方選定的代表,《國魂》一片到底有何過人之處,這背後又蘊含了何種意義?頗值得爬梳一番。

電影《國魂》改編自吳祖光在抗戰時創作的話劇《正氣歌》,講述了南宋末年文天祥抗擊北方元軍的歷史故事。影片由民國時期著名導演卜萬蒼執導,匯聚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劉瓊、袁美雲等近40位明星出演,於1948年9月、10月分別在香港、上海上映。

作為香港永華影業公司創立後拍攝的首部影片,《國魂》在醞釀之時便被定位為「場面宏偉的豪華巨片」。據編劇吳祖光回憶,當時永華影業之所以選中他的《正氣歌》為底本,正是由於這個劇本場景多、人物多,可以讓他們選用儘可能多的明星演員。除了「明星大會串」,《國魂》在製作上也不吝投入。據朱劍、汪朝光等學者研究,該片在攝製時使用了當時國內並不多見的高光度水銀燈、自動印片機,還有花17萬港元購買了可以進行內外景合成的背景放映機。據說當時國內僅此一臺,日本也僅有兩臺。

場面恢弘、製作精良,又是民族主義題材,看似這一切都與國民黨政府在遴選影片時所提出來的標準頗為吻合。但箇中玄機不僅於此。

《國魂》在上映後,市場表現不俗。在香港的首映禮,明星匯聚、中外名流雲集,場面十分熱鬧。在上海上映時,也是連場客滿。但在報章輿論中,卻是另一番光景。人物扁平,流於表面;布局鬆散,詳略失當;導演手法呆板,鏡頭運用少變化;對話拘泥書面,動作有如「做戲」……時論的批評不一而足。除此之外,彼時知識青年更是對影片中所宣揚的封建主義忠君思想多有指摘。有趣的是,當原作《正氣歌》以相似主題在抗戰時期演出時,輿論多讚許其民族主義精神。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正如時人在《哀<國魂>》一文中指出的:「在抗戰已告結束,時代已向前跨上一步的社會所要求的主題已轉了方向的今日,仍抱著過時貨搬上銀幕並妄稱之為『國魂』。這是意識上莫大的錯誤。」

《國魂》在香港首映

更值得玩味的是國民黨政府的態度。對於抗戰時期的《正氣歌》,國民黨政府是屢作刪檢。而《國魂》上映後,國民黨電影檢察機關則譽為三十年來未有之佳片。究其原因,同樣是時局變化。影片中宋元格局成為當時國共戰場的隱喻,而文天祥抗北的場景以及忠君精神恰好適應了國民黨政府維護統治的需求。據上海《益世報》記載,蔣介石在看完影片後,極為讚許,「飭屬加印拷貝30份,運至前線各地,以發揮先賢衛國精神,而振士氣。」於是乎,儘管電影《國魂》並無影射政治之心,但還是淪為了國民黨政府政治宣教的工具。

《益世報》報導

看到國民黨政府的態度之後,《國魂》被最終選定為坎城電影節的送展影片便不難理解了。對於當時國民黨政府而言,選片送展國際電影節大多抱有政治宣教之心。以同時期紐西蘭坎特伯利省各國電影展覽的邀約為例,當時國民黨政府內政部的回覆稱:國內符合16釐米制式的影片「其內容亦皆劣低,不足用以宣揚我國文化」,故而建議外交部與教育部會商,教育部所辦的中國教育製片廠的影片中選片,既符合制式,又有教育意義。

其實,選片送展國際電影節,素來是國家輸出形象的問題,所考量的不僅是藝術層面,更是政治層面。彼時國民黨政府之所以選中《國魂》,也正是看重該片被賦予政治意涵的可能,哪怕當時對影片的藝術價值多有批評,仍舊將其作為對外文化的國家代表。而我們今日審視國際電影節的選片,也可在藝術之外再多上一重視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最牛 - 2015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_娛樂...
    這裡是一個能讓新導演一步登天,中生代導演正式加冕,老導演重拾盛譽的夢幻之地。電影人都會對它抱有持久的想像,無論它多麼偏激、傲慢、刁鑽還是不公,他們都會把最終的結果定義為先鋒,歸類為對最高級電影藝術的推崇,這就是身處國際世界電影節巔峰的坎城。   坎城電影節生下來就這麼神聖嗎?
  • 坎城國際電影節公布片單,兩部華語電影入選
    坎城國家電影界創辦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上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所以,每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都會引發全世界影迷的強烈關注。今年受疫情影響,坎城電影節面臨創辦以來第二次停辦,不設金棕櫚獎,不分主競賽單元、一種關注、午夜展映等傳統單元,只有處女作、新人等簡單的分類。不過,當地時間6月3日,坎城電影節組委會還是照常公開可「坎城2020電影片單」。
  • 坎城電影節八卦指南-虎嗅網
    其中,花園最精華的地界,就是坎城;而坎城最精華的地界,無疑就是科特達祖爾。據說盧米埃爾兄弟最早的那幾段「電影」,就是在科特達祖爾「取景」的——從此之後,坎城的科特達祖爾便成為歐洲無數導演的聖地。這一聖地無疑成就了坎城,成為1930年代法國人對抗威尼斯電影節的最後落地點。
  • 坎城電影節尋求合作 影片進入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1905電影網訊疫情當前,電影節中最受影響的就是坎城電影節。在取消了導演雙周、影評人周以及ACID單元之後,坎城電影節將會與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合作。據了解,坎城將會把官方選片放到聖塞巴斯蒂安的競賽單元進行放映。
  • 坎城等世界各大電影節片單公布 多部華語電影將亮相
    坎城等世界各大電影節片單公布  久等了,華語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遲的國際電影節近日開始回歸。坎城國際電影節、義大利烏迪內遠東電影節等先後曝光最新片單。其中,令中國影迷興奮的是這些片單中出現的多部華語電影的身影。儘管目前它們仍無法與觀眾相見,但即便是片名和梗概也都讓與銀幕分離一百多天的影迷們激動不已。
  • 波拉斯基正在分裂法國電影,坎城電影節或因疫情推遲
    深焦全球影訊 統籌 │ Tom 編輯 │ 往事如煙 電影資訊 2020.3.2
  • 文章頻道 - 2020 坎城電影節片單出爐,海報和電影一樣值得收藏
    疫情也阻擋不住對電影的熱愛!當地時間 6 月 3 日 18 時(北京時間 4 日 0 點),第 73 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在巴黎 UGC Normandie 電影院公布了 2020 年的入圍影片,今年共有 56 部作品入圍。
  • 第67屆坎城電影節-搜狐娛樂
    縱觀今年,無論是華語明星跑來的熱鬧勁,還是中國電影參展參賽的數量值,都比不過去年…[詳細]·開幕片:《摩納哥王妃》(美/法)·《歸來》(中國)·《馴龍高手2》(美國)·《我們曾深愛過的男人》(法國)·一種關注·《派對女孩》(法國)·《他和她的孤獨情事》(美國)·《遠徵》(阿根廷)·《藍色房間
  • 巴黎歐萊雅慶祝成為坎城電影節電影與美妝合作夥伴20周年
    從今天開始,巴黎歐萊雅將與坎城的公眾在巴黎歐萊雅海灘上共同歡慶長達十幾天的美妝與電影節日盛會。 為紀念成為坎城官方美妝合作夥伴20周年,巴黎歐萊雅今天為面向公眾開放的免費露天影院舉行揭幕儀式,與代言該品牌的6名女演員讚美女性在電影中的作用。
  • 中國小花廖慧佳坎城搶眼 「花路之行」不走尋常路
    中國小花廖慧佳來到坎城電影節,不僅在期間參加電影試鏡、參與坎城紅毯走秀,還「不走尋常路」進行街頭實驗、曝光紅毯幕後辛酸事,被網友譽為不一樣的「真少女」。「花路之行」主動曝光辛酸事 被贊「真少女」中國小花廖慧佳在坎城電影節期間可謂收穫滿滿,不僅參加坎城電影節走秀,向昆汀·塔倫蒂諾交流取經,還參與了兩部國際重量級影片試鏡。
  • 我為什麼討厭坎城電影節
    我為什麼討厭坎城電影節Why I loathe Cannes文/Mark Kermode 譯/CheshireCat編者按電影節就是一個吵鬧的商品交易場所,拿著話筒的商販們大聲叫喊著自己的電影產品知名電影評論家 | Mark Kermode不過,我在做第一電臺影評人的時候發現,在明星爭鋒的時候,電影本身完全被忽略了——嗯,說的就是坎城電影節。回顧我九十年代報導坎城電影節那五年,我記住的不是精心選取的國際電影大雜燴,而是一輪卡夫卡式的熟臉交鋒。我記得追著(或者說是「跟蹤」)史泰龍13個小時才在酒店大堂堵到他,結果就錄上了三分鐘哼哼聲。
  • 拿上這份坎城電影節最新片單,安心宅一個周末吧!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日前公布了其首批官方片單,包括開幕影片、18部角逐金棕櫚獎的主競賽影片、70周年特別展映電影等。此次的競爭者中有著不少坎城常客,比如已經梅開二度的麥可•哈內克、美國才女導演索菲亞•科波拉等。
  • 夢想照進電影聖殿 「鳳凰網之夜」閃耀坎城
    秦奮和韓沐伯鳳凰網娛樂訊法國當地時間5月9日,第71屆坎城電影節正在進行中,由鳳凰網娛樂主辦、酒莊惠特約贊助的坎城「鳳凰網之夜」活動在坎城Radisson blu酒店隆重舉行。鳳凰網聯席總裁陳彤首先發言:「坎城電影節重視電影的藝術性,是世界電影的巔峰聚點,中國有很多電影如《霸王別姬》《活著》等等都在坎城獲獎,鳳凰網也非常重視對坎城電影節的報導。」他歡迎大家來到「鳳凰網之夜」,也歡迎大家在坎城展示自己的才華,廣交朋友,共建美好的未來。
  • 坎城電影節公布片單,杜琪峯徐克等執導《七人樂隊》入選
    新京報訊 (記者 李妍)北京時間6月4日凌晨,第73屆坎城電影節公布56部入圍影片片單。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坎城電影節無法在線下舉行,但仍選出了「坎城2020」陣容。本屆坎城電影節不設金棕櫚獎,不分單元,但有簡單分類。電影節總監福茂表示,56部電影將在官方指定影院或其他電影節上映,有些影片會被挑選至2021年的坎城電影節。
  • 坎城電影節2020官方片單
    坎城電影節2020官方片單燙手出爐!法國時間下午6點(北京時間午夜12點),坎城電影節終於正式公布了2020官方入圍片單。這份名單共計有56部影片,而且不再有主競賽、一種關注、非競賽展映、午夜展映、特別展映的區分。
  • 凱奇大帝翻身,日韓電影爭光,2018坎城電影節推薦片單
    作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坎城電影節每年參展的電影都是劇情片當中的佼佼者,得獎影片基本都會成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熱門。對於影迷來說,最爽的事莫過於坎城帶來的一大波新片。哪怕很多片子還不能看,但2018年的這份坎城推薦片單,目測足夠應付這一年的片慌。
  • 線上電影節「坎城夏夜,解暑人生」 賈樟柯等電影人要與影迷雲聊
    紅星新聞記者從北京國際電影節方面獲悉:7月5日至11日,法國駐華大使館旗下法國文化與優酷等合作推出線上電影節「坎城夏夜 解暑人生」。觀影日曆 圖據主辦方7月5日晚上,《伊斯梅爾的幽魂》正片放映之後,電影學者王垚、影評人、選片人王穆巖以及導演劉雨霖在直播間與觀眾進行了映後交流互動。7月6日晚,則會放映《荒蠻故事》。《荒蠻故事》是坎城電影節的重大發現之一,導演是達米安·斯茲弗隆。這部阿根廷影片由幾個小故事構成,幽默感十足。
  • 坎城電影節片單新鮮出爐,哪些影片值得看
    坎城電影節2020官方片單終於揭開面紗!法國時間下午6點(北京時間午夜12點),坎城電影節終於正式公布了2020官方入圍片單。這份名單共計有56部影片,而且不再有主競賽、一種關注、非競賽展映、午夜展映、特別展映的區分。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受新冠疫情影響,取消了實地活動,不設金棕櫚獎,不分單元,多部影片將送去全世界各電影節放映。
  • 五部HAF Goes to Cannes優勝作品亮相坎城電影節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已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8日盛大開幕。當地時間5月12日下午16:00,本屆坎城電影節 Goes to Cannes創投活動正式召開,從剛剛落幕的2018香港國際電影節HAF Goes to Cannes環節勝出的5部電影作品:《The Man Who Surprised Everyone》(俄羅斯、法國、愛沙尼亞)、《The Pencil》(俄羅斯)、《Sister》(保加利亞)、《The Sorcerer》(巴拿馬)和《淪落人》(中國香港
  • 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入圍2020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伍碧怡)5月19日,享有「動畫界奧斯卡、動畫界坎城」等盛譽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18日公布了入圍動畫名單,中國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入圍官方長片Contrechamp競賽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