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蒙以養正,聖功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不可替代。我省高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多措並舉推動高校思政課守正創新、越辦越好,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報今起推出《辦好思政課 鑄魂育新人》專欄,報導我省高校在思政課教育方面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
本報訊 記者葛紅霞報導 「沒想到全國勞動模範能給我們上課,這樣的思政課聽起來收穫真大。」12月17日,東北大學自動化專業學生彭藝晗興奮地與同學交流。當天,瀋陽鼓風機集團首席工人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楊建華作為學校特聘教師,為自動化專業的126名學生上了一堂思政課。
近年來,東北大學將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實施、相關部門支持配合、廣大師生共同參與的思政課工作格局。學校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三方面改革創新,提升思政課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不斷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
創新思政課「經典品讀」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實現新突破。2016年開始,東北大學構築起「經典領航、問題導向、學理優先、課堂育人」的教學模式,實現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全覆蓋。學校隨時優化調整教學內容,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結束後,立即組織教師集中備課,使全會精神及時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搭建學生個人品讀、小組課堂演講、班級交流、全校經典誦讀等多樣化展示平臺;開展勞模文化、工匠精神進課堂活動。
改革教學方法讓思政課「活」起來。學校實施思政課特聘教授制度,聘請黨政領導、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勞動模範、扶貧「第一書記」、各條戰線湧現的先進典型等23人為特聘教授;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依託雷鋒紀念館等建立教學基地,讓學生走出校園參加實踐必修課及實踐教學活動。
加強思政課教學管理改革。學校各級領導幹部增加思政課授課時間,實現講課與聽課常態化。進行集體備課、中班授課、小班討論的教學改革,建設教學名師工作室,打造經典著作誦讀會等品牌活動,專任教師授課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學校在崗位聘任、職稱評定和培訓學習等方面提供保障,打造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專任教師隊伍,完善校院兩級教師考核和評價機制,將教學效果作為考評重要標準。
近年來,東北大學思政課教學成果入選教育部和省級教學方法改革項目4項;教師共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11項、教育部規劃項目14項,發表學術論文552篇,推出系列叢書30餘部;志願者隊伍和申請入黨的學生人數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