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通訊員 李青 丁媛媛
近日,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山東會堂隆重舉行,授予299個集體「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授予90個基層黨組織「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黨支部書記、主任,主任醫師燕奎華被授予「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面對疾病的高傳染性和不確定性,燕奎華從不猶豫,義無反顧,帶領團隊一次又一次衝在最前線,主動扛起醫生對生命的職責使命。疫情當前,他帶頭逆向而行,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初心使命,24小時堅守,不分晝夜,全力以赴,用實際行動交上了一份抗擊疫情的優秀答卷……
從醫30多年,初心不改
今年54歲的燕奎華,1988年7月畢業於臨沂醫專臨床醫學專業,2002年取得昆明醫學院內科學(傳染病)專業碩士學位,並於同年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成果三等獎。工作30多年來,燕奎華始終牢記入黨時在黨旗下的錚錚誓言,不忘初心使命,始終以合格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認真學習、敬業奉獻,主動發揮黨員模範先鋒作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無怨無悔地獻身於傳染病防治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2015年任勝利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2016年任傳染科黨支部書記,先後獲得山東省優秀醫保醫師、東營市優秀醫生、勝利油田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作為黨支部書記,他善學善思,帶頭學習貫徹新理論新思想。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創新開展3+X」主題黨日,帶動黨支部黨員幹部把理論學習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
作為醫務工作者,他精益求精,不斷提升業務素質。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幾十年,他深知傳染性疾病對患者、對社會的危害性。他時刻牢記職業賦予自己的神聖使命,為了不斷提升醫術更好地服務於患者,緊盯本專業診療工作新理論、新技術、新療法,通過網絡自學自修、學術交流、外出進修培訓等方式努力提高業務素質。2009年作為第一梯隊住進甲流病房,成功治癒了2名重症患者,受到了山東省、東營市和油田領導的高度讚揚;2018年參與勝利醫院與寮國友誼醫院合作治療C肝,使該院C肝的治癒率達95%以上;2019年針對傳染性疾病免疫狀態,在東營地區率先開展了細胞亞型檢測,提高了診療的針對性。多年來他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積極開展科研攻關工作,先後開展了B肝病毒變異與肝癌的相關性研究、替比夫定阻斷B肝病毒宮內傳播的臨床研究等課題,有5項科研課題榮獲東營市及勝利石油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成果二、三等獎;主編了《臨床常見肝病診療學》,在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被選為山東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鑑定專家、山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專家庫醫療專家;2014年至今,一直擔任東營市醫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19被推選為東營市醫師學會副會長,是濰坊醫學院、濟寧醫學院兼職教授。
使命在前,鼎力而為
作為共產黨員,他身先士卒,困難面前勇於打先鋒扛重擔。從醫以來,他先後經歷了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多次疫情的考驗。每次疫情,他總是第一個請纓到疫情防治第一線工作。有人曾經問他,出現疫情時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卻要第一時間衝到最前面,你真的不擔心、不害怕嗎?他說,當一個戰士在戰場上聽到衝鋒號角響起的時候,他只會一躍而起,衝向戰場。「作為一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醫生,我比任何人更清楚疫情的兇險但這是醫務人員更是一名黨員的責任使然,你不去誰去。」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勝利醫院被確定為東營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東營一旦有確診、疑似患者以及危重患者都要先送到勝利醫院救治。作為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黨支部書記、主任和醫院防控疫情醫療專家組成員,他帶領科室和新組建的應急病房全體醫護人員,責無旁貸的衝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反覆奔波在病房和發熱門診之間,放棄了與親人的團聚、沒有了節假日、忘記了上下班的概念,帶領大家夜以繼日學習相關的防護指南,規範發熱門診、應急病房的就診、住院流程,積極準備防護物品、藥品,天天工作到深夜。除此之外,還要指導
臨床醫生正確把握疫情發展及最新的疾病診療方案,確保發熱患者能得到安全高效的救治。24小時堅守,24小時待命,無論晝夜,隨叫隨到。每天至少要開三四個會議,參加省電視電話會議、市衛健委會議,院裡的各種協調會,還要隨時進行新的診療規範的學習、防護知識的培訓,應急演練方案的制定修改等等大量協調性、事務性工作。在春節後那段最緊張的日子裡,他根本就不知道星期幾、大年初幾,時間對於他來說仿佛是不存在了,連軸轉的工作讓他感到日常的吃飯、睡覺都變得非常奢侈,每天除了那少的可憐的一點兒睡覺時間,睜開眼就是各種忙碌,從年初到現在,他一天都沒有休息。
生命相託,義無反顧
一天午夜,一名外地來東營的發熱患者,突然出現抽搐被緊急送往勝利醫院發熱門診。經過一夜的緊張處理,將患者安頓好時,天色已破曉。一陣強烈的飢餓感襲來,他這時才想起,昨晚的晚飯還沒有來得及吃。在積極應對疫情的同時,他還要承擔病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大年初三,一名60多歲的肝硬化大出血患者,因病情變化,再次出現大出血,病情非常兇險,雖然忙碌了一天,他還是帶領科室人員緊急搶救了夜,硬生生的把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大年初四一早又有一名肝性腦病昏迷的患者被家人緊急送入了醫院......
作為專家組成員,他盡職盡責,積極為疫情防控提供技術保障。燕奎華是東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他發揮專業特長和工作經驗,積極獻言獻策先後參與了東營市疫情防控方案、東營市定點醫院設置方案等的編寫工作,參與了市負壓病房的設計建設,從專業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多次參與組織全市醫務人員應急演練,經常為醫務人員開展「院感防控及自我防護」等業務培訓,隨時跟進開展新的診療規範宣講,極大地提高了東營市醫務人員疫情防控的素質能力。他認真參與每次疑似病例的分析研討,大膽發表自己的專業見解,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在完成好專業工作的同時,他還積極參加市民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工作,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釋疑答惑,幫助、指導市民正確有效地做好疫情防護工作。
應急病房的籌建、救治人員的合理調配設施設備的配備調試、新增負壓病房的建設等,他都反覆強調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大意。因為這些工作的背後,承擔的是生命之重、是性命相託。
面對疫情,白衣天使們衝鋒在前力挽狂瀾,他們用奉獻履行了醫者仁心的神聖職責,他們用汗水書寫了生命的凱歌!為東營市全省唯一「零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大家都說他們是英雄,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大家都說他們是天使,用擔當守護人民健康。而燕奎華卻說,「穿上白大褂,我們就是披上了戰袍,在我們的戰場上,我們必須牢牢地扼住病毒的咽喉。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