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磨礪,創領未來。12月20日,南科大迎來十周年校慶。「為教改而來」、「回答錢學森之問」……首任校長朱清時面對媒體鏡頭,明確了南科大的使命。
從提出創辦亞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到自主招生,南科大的創建引起社會極大關注。2010年底,「南方科大」入選當年的「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2011年,南科大被《科學》雜誌評為「2011年度全球科技產生影響力的重大新聞事件之一」。
大學是百年之功,但南科大偏偏走出速成道路
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南科大籌建。2011年2月,教改實驗班45名新生報到入學。2015年4月,設立研究生院,同年9月開始與澳門大學進行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2018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辦學十年來,南科大從0到1,從1到10,以「速成之道」成就「最強雙非」。在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內地高校第8位。在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中,位列內地高校第1位、全球第47位。
在QS2021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內地高校第14位。在軟科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第46位。在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內地高校第36位。
2020年,在全國22個招生省份中,已有10多個省的錄取新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的前1.5%。
在今年5月舉行的校園「雲」開放活動上,南科大時任校長陳十一提到,南科大沒有一個弱的學科,南科大第一個十年的發展屬於「牛刀小試」。言談之間,充滿自信。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
改革、創新,是南科大最大的氣質。
2011年6月,深圳市政府以第231號令形式,公開發布《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這是國內第一部針對單一大學的法規,被譽為中國高校第一部學校「基本法」,賦予南科大在自主招生、人事改革、科研製度、育人體系等方面的「實驗權」。
實行「631」招生綜合評價錄取模式,高考成績佔60%,南科大機考和面試佔30%,高中學考等佔10%。實行「書院制」和「雙導師制」改革,學生進校自由選擇書院。實施「通識+專業教育」的本科生培養模式,新生入學不分專業,強化通識教育,在大一下學期學生根據興趣、特長自由選擇專業。從校長、院士到普通教師,都必須擔任導師,教授給本科生授課率為100%。
辦體制外的「理想大學」,還沒完全實現
南科大除了改革創新的特色鮮明之外,還有「去體制化」也是一特色。首任校長朱清時曾多次提出要把南科大辦成一所在體制之外的「理想中的大學」。為此,還曾提出「自授學位」、「不需要高考成績」等辦學理念,不過這些終究只停留在口號上。
雖然南科大是所新型研究型大學,但基本定位還是所公辦大學。「糧草」資源主要都是深圳官方供給的,那想要在「體制外辦學」就有點異想天開了,所以到現在,南科大就連去行政化,都很少提了。
有人說,南科大是特例的成功,無法複製。但不得不承認,南科大開啟了創新型大學創建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