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張 曄 通訊員 劉 純
一期募集資金1億元,二期預計3億元;引進孵化項目公司超過50家;誕生各類專利超過140件,對外技術服務收入超過3億元……
12月初,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傳來好消息:研究院與協鑫集團、中科院創投共同發起的生物醫藥投資基金協耀基金,投資成效大大超出預期。
研究院負責人表示,得益於蘇州科技部門天使投資最初的資金注入,幫助團隊建立了信心,也為後來引入民間資本提供了有力「背書」。
2014年,蘇州市科技局開始啟動天使投資引導工作,發布相關辦法和細則,2016年起開展天使投資階段參股工作。蘇州市科技局副局長沈丹表示,近年來,蘇州創業投資發展的過程中,天使投資也在逐步成長,形成了「政府引導、資本多元、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發展格局,較好發揮了助推創新創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作用。
截至2019年底,蘇州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338家,管理基金1361隻,管理基金規模4490.96億元。
寬容失敗,贏得的是孕育成功的空間
最近記者在蘇州調研採訪,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2018年給一家科技公司投了200萬,不料這家公司在今年疫情期間偏離主業,做起了口罩生產設備,結果誤判市場走向,囤積大量原材料,面臨資金鍊斷裂危機。
雖然天使基金多次提醒企業儘早回歸主業,並在危機發生後盡力協調幫助解決問題,但是回天乏力,這筆天使投資基本上算是「泡湯」了。
「你們可是國有企業,投資搞砸了,要不要擔責任?」記者擔心地問高新創投總經理董敏。
但她的回答是:無須驚慌。
實際上,在這家天使投資基金的幾十個案例中,有不少成功的,也有少部分發展較慢的,甚至還有上述這樣發展困難的,但這些「失敗」都被包容了。正因為有了這些關注長期價值、不看重短期投機回報的「國有天使」,才使得眾多創新創業項目在蘇州得到了更加強大的金融支持。
包容並不意味著監管的缺位。作為天使投資階段參股的掌舵者,蘇州市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東升表示,他們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投資管理制度:從項目受理到項目遴選,都有相關專家參與;從項目立項到資金撥付,都有一整套縝密的流程。
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澎湃的創新創業浪潮,離不開海量的資本支持。但坦率地說,真正從事天使投資「播種育苗」的人太少了。
2017年起,為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蘇州市科技局和財政局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通過「撥改投」,將部分科技項目撥款改為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對有意願在蘇州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創投機構,實施階段參股,參股比例最高為認繳出資總金額的30%,參股金額最高3000萬元。
雖然科技資金改變了使用方式,科技資金的本質屬性不變,從實際運作情況看,成效顯著。科技資金使用效率更高、撬動作用更強、支持企業力度更大、項目遴選更市場化,政府扶持真正變成了「無形的手」。
「研發+投資+孵化」新模式
在常人眼裡,資本的根本屬性是逐利。但是通過蘇州科技部門引導,企業不再是資本投機的目標,而是真正共同成長的夥伴;資本也不是用來攔水捕魚的堤壩,而成為拓展城市天空的犁鏵。
董敏告訴記者,曾有一家創業公司在最艱難的時候拿出25%的股權,換取高新創投的800萬現金,發展步入正軌後,為了幫助公司進行員工激勵,當初的「天使」慷慨地讓出了20%的股權,這在其他社會資本看來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當初勇於「進」,現在捨得「退」,折射的正是政府部門更加有為、更加精準的服務,一種涵蓋「研發+投資+孵化」的新模式正在蘇州形成。
用科技的手,牽動金融的絲線,串起產業的明珠。截至2019年底,蘇州天使投資階段參股的子基金在蘇投資97個項目,當年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24億元,增幅超38倍,上繳稅收增幅超4.5倍,研發投入增幅超3倍,獲得各類智慧財產權增長1.3倍,引進研發人員1360人。
在業內人士看來,蘇州的做法,一來可以更加精準、更加深入地對接科技資源;第二,減少了投資的投機性、短期性,更加注重項目本身的長期價值。
目前,蘇州已築起一個生機盎然的科技金融生態圈。
在蘇州高新區,由「蘇高新金控」所屬三大子集團之一太湖金谷(蘇州)發展有限公司牽頭精心打造的蘇州金融小鎮正聲名鵲起:已集聚各類金融機構超600家,資本規模近1000億元;與全國股轉系統合作共建了「太湖金谷」;還與上交所合作設立了「上交所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基地」。
在東沙湖基金小鎮,截至今年5月底,入駐私募基金管理團隊188家,設立基金320隻,集聚資金規模2138億元。小鎮入駐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已為2500餘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股權投資,所投企業中有120家已成功上市,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23家,入駐的債權融資機構累計為4500餘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了總額307億元的授信支持。
政策後盾築起創新苗圃
蓬勃發展的蘇州天使投資,受到了投資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2020年度,蘇州市科技局共收到階段參股項目20個,計劃募集資金規模42億元,申請階段參股出資5.65億元。
今年的申報顯示出了兩個特點:一是行業頭部機構在蘇州開展天使投資的意願增強,如中金資本、華蓋資本、復星集團等申請發起設立在蘇州的首隻天使基金;二是本土知名機構、大院大所針對蘇州重點產業投資意願強烈,如元生創投、東吳證券、蘇州醫工所等均發起設立針對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的天使基金。
此外,蘇州科技部門還加大對天使投資的政策供給。比如實施獎勵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投資管理企業給予實際投資金額(限於貨幣出資)1%的獎勵補貼,單個投資項目獎補最高1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獎補最高100萬元。
以及實施風險補償,對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企業發生損失的給予首輪投資實際損失額20%補償,單個投資項目風險補償最高20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補償最高200萬元。
「天使投資培育的是未來產業轉型以及商業創新的苗子,任重而道遠,做天使投資的人,都是有理想主義的人,真的要有一種責任心、使命感。」蘇州太浩創投合伙人餘鋼坦言,通過和科技部門合作成立基金,能夠更加從容地布局在產業生態鏈中處於重要環節和關鍵節點的創新型項目,搭建高效有序、持續增長的投資生態圈。
「我們將圍繞現有資源優勢,形成金融差異化功能布局,在服務蘇州經濟的同時,更好地融入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發展,並爭取給高端金融人才引進、培養以更多的支持。」蘇州市科技局局長張東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