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上將均是厲害之人,武力值都是無可匹敵的,說起被封神的,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關羽,因為現在世界各地都有他的「神廟」,很多海外華人也把他奉為「神靈」。
在三國中,關羽義薄雲天,英雄蓋世,這一點也是為人們所喜歡的。
其次張飛、趙雲也得到了人們的喜愛,馬超、黃忠也為後世所讚頌。來自民間的肯定。在民間若要「封神」,必然要通過老百姓的民意啊,即使你是官方人士,祖上幾代都戰功赫赫,但是沒有老百姓的認可,任誰也不能受這「人間香火」。
關羽在三國中恐怕是最讓人喜歡的英雄了,在桃園三結義後,他就一直跟隨劉備,從無二心,在三國中,多有叛主之人,而劉關張一次歃血為盟就是一輩子,這份情義讓後世傳頌良久。
這一路從戰火中走來,關羽還曾千裡走單騎,拒絕曹操的利誘,把劉備的家眷平安送到,這一份義薄雲天的行為,當然讓老百姓都讚嘆不已。
從三人偶遇結拜,共圖天下大事開始,張飛散盡家財,關羽拼死為主,一路忠誠,一路義氣,這樣兩位位英雄之士,老百姓的心中自然是非常喜愛。
趙雲呢?在徐州救陶謙的時候就跟隨劉備徵戰了。突擊徐州、長坂坡救阿鬥,夷陵之役一人獨擋萬敵,這一份勇武想必大家都是嘆服的。
所以這三位因為忠義,被百姓所喜歡,特別是關羽,更是有「聖人」的稱號,黑白兩道都會祭祀於他。關羽的廟宇遍布各地,而趙雲廟,在四川的大邑還有其蹤跡,因為他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麓。在大邑縣城東1公裡銀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四周有石砌女牆,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靜的木結構四合院建築,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刻「漢順平侯趙雲墓」七篆體大字,兩側刻有填金對聯「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匾文「永烈千秋」。因趙雲曾在大邑戍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麓。
還有一處趙雲廟在河北,全國各地關於趙雲的廟宇很多,河南南陽南三十裡屯東趙雲祠墓,四川黎州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壩左趙雲祠,湖廣桂陽州城外芙蓉山下趙雲祠,臺灣臺南縣佳裡鎮子良裡子龍廟等等不勝枚舉,其中臺灣省人民還將趙雲奉為趙聖帝君。
河北的趙雲廟。張飛的廟宇位於四川省閬中市古城區西街59號,又稱張飛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明代又叫雄威廟,位於古城西街北側,包括張飛的陵墓和祭祠,原祠雖遭兵火毀壞,但累毀累建,「土宇幾更,墓田如故。」
在河北涿州也有一個張飛廟宇,多年荒廢后,於1991年重新復建。五十多畝的廟宇,依次排開山門、馬殿、正殿、享堂和墓冢等建築。桓侯廟之南,有一處「桃園三結義故裡」,鬱蔥蔥一片桃園。桃園裡有一口「張飛古井」和飲馬槽,旁立漢昭烈帝結盟故裡、張桓侯古井碑刻。
馬超與黃忠,也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人,雖然沒有「封神」,但是老百姓也多有祭奠,畢竟這些人都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其入京為官,但都被拒絕。馬超在劉備稱帝後任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諡為威侯。
現在的陝西勉縣還有馬超墓,又稱馬公祠,20世紀90年代之前,墓地被周圍的莊稼地蠶食,一土堆而已。
如今的馬超墓、祠佔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橋聯結。墓為仿漢制覆鬥形,周長90米,冢高8米。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國道旁,內容皆同,上刻隸書「漢徵西將軍馬公超墓」,為清乾隆四十一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沅所書。有「長河王莽寺,獨樹馬超祠」的感慨。
而黃忠呢?也有來自老百姓的崇拜,雖然他並未封神,在成都西郊營門口鄉黃忠村,有三國名將黃忠的墓,在旁邊有他的祠堂。
在位於南陽縣新店鄉北三公裡夏餉鋪村,現存「季漢後將軍剛侯黃忠故裡」碑一座,系清宣統二年所立。碑高174釐米,寬67.5釐米,厚19公分。方額。祠堂一座,內有黃忠塑像。
成都西郊黃忠墓。可見老百姓們還是沒有忘記這些遠去的歷史,都在心中記著呢。來自官方的認可。說實話,硬要扯出真正封神的,那只有關羽了,這個是得到了官方認可的。各朝的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頒令,以關帝廟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從此,關羽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以崇拜。
三國硝煙已經散去,可那些可愛的人物依然歷歷在目,讓人們崇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