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98老師筆下的《死神》經常會借鑑一些現實世界中的元素來設定,甚至說對於古日本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古時期都有著某些方面的借鑑,來打造《死神》中令人拍案叫絕的設定。其中筆者之前就分析過的友哈巴赫親衛隊的戰爭形態設定、京樂春水的浪人原型等都讓粉絲們非常的有代入感。
而今天筆者要講述的則並不是故事中的角色們,正確地說應該是角色手裡拿的武器,即斬魄刀,而這把斬魄刀就是護庭十三隊總隊長山本元柳齋重國手裡的流刃若火(殘火太刀),一把號稱尸魂界最古老的斬魄刀。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由筆者來帶大家全面考究一下,山本老頭手裡的這把刀其原型究竟是現實世界中的什麼呢?
在講殘火太刀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其始解狀態下的流刃若火。首先這其在淺打狀態時是《死神》中唯二將整把刀隱藏起來的斬魄刀,其隱藏的方式與浦原喜助一樣均偽裝成了一把拐杖。
雖然流刃若火的姿態在劇情中總是伴隨著一片片的火焰來出現,但我們如果仔細觀察,也不難發現其刀身的形狀應該就是古日本最常見的太刀樣式。
相比之下卍解的殘火太刀,在形狀上可就有著很多說法了。首先殘火太刀第一次出現在千年血戰篇中的時候,98老師給了它一個整整一頁的鏡頭,來將刀身完全呈現給了我們讀者。
在刀身的火焰燃盡後,我們也是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它的形狀。(其實這裡有一個細節,那就是關於山本老頭的斷臂,漫畫劇情中之前提及過山本老頭教授更木劍八劍道,即雙手持刀,但山本老頭的斬魄刀本質就是太刀,也即是單手刀。這麼一看,山本老頭斷臂其實也並不怎麼影響其使用斬魄刀。)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殘火太刀的形狀似乎有那麼一點點的怪異。其在刀柄與刀身的連接處,有一絲弧度
但是從刀尖直到大部分的刀身,都是呈筆直狀的。所以這把殘火太刀,在設定上是絕對存在弧度的。
太刀中這種帶有弧度的設計,在日本刀中有著一個專屬名詞,稱之為刀反。那麼何為刀反呢?一般來說日本刀中的刀反一共有三種。分為中反、先反與腰反。刀反是沒辦法通過科學的方式來進行計算的,一般都是通過刀匠經驗,以淬火的位置來控制刀的形制。
其中中反比較好理解,也稱為京反。其弧度普遍在刀身正中間處。
先反則就有些難以用書面形式解釋,其弧度一般在刀背的前半段(也可理解為刀背上天然的弧線處)
腰反則就非常類似山本總隊長這把殘火太刀的設計了,其在刀背弧線的後半段位置處彎曲。
那麼我們再看對於這把刀的描述。炎熱系最強最古老的斬魄刀,重點不是炎熱系,而是最古老。
根據這個最古老的描述,在聯繫殘火太刀的名稱,我們不難推斷出,殘火太刀的設定被98老師安排成了尸魂界的第一把太刀。
而對應現實,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最早在日本出現的太刀。日本刀深受中國影響,尤其是漢唐的影響比較大,追溯到飛鳥時代,彌生時代。那麼我們不妨推測一下,山本老頭的刀,很有可能會出現平安時代早期,甚至更早的時候。
那時候的日本刀,因受到漢朝環首刀的影響,大多都是直刀。許多名刀都是從中國引進,甚至有些鑄劍師遠渡日本,教授鑄刀技術。
其實漢刀對日本刀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雖然現在普遍都認為唐刀是日本刀的祖宗,但不得不說早在漢代時期日本就已經開始吸收我國刀劍製造技術了。並且在當初,我國對於周邊小國來說就是一方巨擘,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所以古日本偷師技術也算是很正常了。並且唐刀也是由漢代首刀演化的,所以筆者個人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刀才是日本刀「真正的祖宗」。
雖然扯得有些遠了,但我們相信各位讀者朋友們應該也多多少少看出了一點端倪,那就是《死神》這部作品其實非常有意地遵循了日本刀的發展歷史。
而殘火太刀的原型,其實也並沒有真正可以具體地找到,筆者個人覺得應該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就是最為古老這一點。以筆者可以查到的資料來看,目前只找到漢刀為日本刀最初借鑑的刀,有一些比較了解刀劍歷史的朋友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感謝讀者老爺們的熱心觀看~原創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本文就請點讚和關注我吧,我將和你一起分享那些關於二次元的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