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在大連拍的經典照片,回家了!

2020-12-11 騰訊網

每當看到新聞中報導

有關在海外漂流多年的國寶

回歸祖國懷抱時

很多中國人都會血脈噴張、歡呼雀躍

最近

一幅烙上時代烙印的經典照片

從上海一路向北

最終陳列於大連理工大學的校史館中

這幅照片讓每一個大工人都倍感親切,更是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大工化工英強專業91級校友吳學亮無意間在展會上看到的,當即便競拍下作品,決定贈予母校,反映了大工校友濃濃的愛校之情。

照片是改革開放初期拍攝的,當中的場景也反映了一定的時代主題,照片的角度也絕佳,人和景完美結合。

11月29日上午,這幅由著名攝影師劉香成拍攝的攝影作品《滑旱冰經過毛主席像·大連》捐贈儀式在大連理工大學校史館舉行,今後,它將作為珍貴的歷史文物陳列在大工的校史館。大工師生們不禁感嘆「當年的經典照片,回家了!」

據吳學亮校友介紹,他是之前在參加上海藝術雙年展期間看到了這幅作品,驚喜地發現照片中的場景是學校主樓,主樓前的毛主席雕塑赫然矗立,感到十分親切,自豪感油然而生,便決定拍下作品捐給母校。

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81年,剛好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既有歷史感,又有新氣象。

最終,吳學亮校友以十餘萬的價格將這幅作品競買下來並捐給母校,既保留了有關母校的珍貴記憶,也為大工這所理工科學校增添了浪漫的藝術氣息。

這幅攝影作品的拍攝者可不一般,是著名攝影家劉香成,曾任《時代》周刊和美聯社通訊員、攝影記者,1991年憑藉抓拍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後扔稿子的一瞬間而獲得1992年的普利茲現場新聞攝影獎,成為首位受此殊榮的華人攝影師。

據了解,那是1981年的一個早上,劉香成在大連工學院散步時,看到一個小夥子踩著輪滑鞋經過毛主席像,便拍下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後來被收錄在攝影集《中國:1976-1983》並作為封面,攝影集還收錄了他拍攝的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近200幀照片,這些珍貴照片最早於1983年由英國企鵝出版社出版,香港Asia 2000出版社1987年再版,同年由米蘭Jaca Book出版義大利文版,第四版於1997年由M. Photo公司修訂,201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

說到這

人們更關心的

想必一定是照片中的

那個姿態颯爽、單腿支撐

踩著旱冰鞋的小夥子

他現在人在何處?

今年多大年齡了?

當年這個照片背後

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12月4日,記者輾轉聯繫上照片中的主人公。他是大連理工大學造船繫船舶設計與製造專業77級學生周偉,當年25周歲的小夥子,如今已經64歲,人在上海定居。

我也是前幾天在校友會公眾號上看到了這個消息,感覺很親切,仿佛時光倒流,真心感謝周偉校友這麼用心,心繫母校,也讓我拾起一段青春的回憶。

周偉回憶說,81年的寒假過後,他和一批同學去上海實習,當時上海應該說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我和幾個同學偶然發現上海有旱冰場,滑旱冰的人看上去動作都很酷,很瀟灑,看著「眼饞」,他和另外3名同學也租了旱冰鞋,上去小試牛刀,一來二去,幾個人便上了癮。

「實習期過了,返回大連之前,我們4人每人買了雙旱冰鞋帶回學校。」周偉告訴記者,當時在校園裡,他們是第一批玩旱冰鞋的,由於滑旱冰得在光滑的地面上才能玩得順,玩得好,一般的路面,即便是平整的柏油路面也不行,他們找遍整個校園,終於發現一塊「寶地」。

就是主樓前的毛主席雕像那裡,主席雕像下面的基座外圍有兩米左右寬的一圈水磨石地面,相當一段時間內,那裡便成了我們的4人小分隊玩輪滑的固定場所。

周偉回憶說,當時幾個人玩的都不錯,大家會相互切磋,有時還會拍些照片留作紀念,除了攝影家劉香成拍攝的照片中的動作外,他們當時還會不少花式滑法。

採訪中,周偉還像記者透露了一個細節,他當年的這雙旱冰鞋其實一直留著,因為比較愛惜,並沒有太多破損。「但可惜的是,去年搬家時,清理了一部分舊物,當時沒太在意,就把陪伴多年的旱冰鞋也扔了。」周偉有些遺憾地說,「太可惜了,要是不扔就好了,現在也可以捐給母校,也能作為文物保存下來。」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欒光煜

編輯:李金秋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李元臣

相關焦點

  • 這6張拍失敗的照片,錯誤都很經典!但被很多人忽略掉了
    解決辦法:如果是我來拍,首先在照片的拍攝上可能會再尋求一些突破,就這張照片的主體來說,也許拍攝對稱是更為理想的一個選擇。另外,就是後期方法,可以用這兩張照片舉個例子:一張是用同樣手法來後期的,一張則是溫和的後期,紅衣女孩和摩託車作為照片的主體,你覺得哪張更突出?
  • 這張周總理經典照片被印刷9000萬張,竟是外國秘密拍攝的
    周恩來總理一生留下無數影像,但人們公認的最經典的照片是這張。很多年以來人們認為這張照片是周總理專門擺姿勢拍攝出來的,其實這是不對的。很少有人知道這張照片並非官方拍攝,而是由外國記者違規拍攝並秘密保存的。焦爾焦·洛蒂(Giorgio Lotti),是義大利著名攝影家、新聞攝影記者、義大利《時代》周刊著名記者。
  • 20張照片的背後,記錄了20個不同的人生
    這是蒙特婁「聖索沃爾」滑雪場傍晚拍的場景。    作者:星星  城市:北京  拍攝:iPhone11pro  這張照片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之前他拍照都「隨拍」(隨便拍,只要人和物進鏡頭就ok),自從我和佟老師學了手機攝影后,他對我的攝影水平屢屢讚賞(因為他是攝影小白哈),也許我對攝影的這份喜愛之情潛移默化於他,這是他第一次很認真的給我們母女拍的照片,「角度不行再來一張」「笑容不自然再來一張」…連拍了幾張,最終選了這張,經過我修圖後,這張「珍貴」的處女作完美呈現哈哈~難忘的照片美好的回憶啊~
  • 珍藏20張秋景照片,用攝影留住這個秋天,拍秋景別犯這七大錯
    珍藏20張秋景照片,用攝影留住這個秋天,拍秋景別犯七大錯秋天,萬紫千紅景色好,愛攝影的朋友必須拍它!拍秋景,有常見的7大錯誤,我用20張攝影作品,為大家對比講解。用反例告訴錯在哪,用正確例子告訴咋改,這樣更一目了然。
  • 這6張錯誤照片,道出了拍照的最簡單秘訣——做好排列組合
    望點評殘荷確實值得拍,轉黑白也有意境。但就這張照片來看,我覺得轉了黑白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問題。是不是黑色荷葉的色塊,太厚重了?很多都重合在一起,就像是幾塊墨斑,灑在了畫面上。謝謝這張照片,拍攝者也許僅僅想體現「回家」的心情與事實。但是要知道,沒有美感的照片,敘事也會弱很多。看回照片,如果解構照片中的元素,會發現裡面是有很多線條的。
  • 別讓你的照片,被細節毀掉!藏在這6張照片裡的問題,看出來了嗎
    我總是說,照片要摳細節。今天要點評的這幾張,代表性就非常強。6張照片,猛一看都不錯,甚至上《佳作推薦》也是沒問題的。這張照片左右各有一個過曝點,左側因為是在拐彎處,隱約可見星芒,看起來還OK,右側的過曝,面積就有點太大了。第二,構圖上,線條要有連續性,這張照片中左下角這條車道的出現,明顯就是多餘的,和畫面整體沒什麼關聯,拍照時應該想辦法避開。
  • 網紅頭等艙裡擺拍炫富,讓空姐拍100張照片,嘔了
    大師很專業,首先展示了一張靠在窗邊用餐的照片,這是他的「得意之作」,拍照範本。坦白講,這張照片拍的挺不錯,色調好看,食物好看,男生看起來也沒什麼不妥的地方,如果是朋友發了這種朋友圈,我大概率會點個讚的。不過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就非常複雜了。
  • 精靈仙子與美少女,100年前她們拍了5張照片,騙過了福爾摩斯之父
    精靈仙子圍繞女孩,100年前她們拍了5張照片,騙過了福爾摩斯之父小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有個生病臥床的小女孩,在自家窗口發現一個會說話的小精靈,在嘰嘰喳喳又有魔力的小精靈幫助下,女孩的生活逐漸多姿多彩,人也樂觀開朗起來。
  • 精靈仙女圍繞著女孩,100年前在英國拍的5張照片,騙過了柯南道爾
    父親看著她們的背影,囑咐她們注意安全,注意相機,早點回家,便回頭做自己的事情了。半個小時後,姐妹倆回來了,相機扔給父親,讓他把才拍好的照片洗出來,說她們遇到了小仙女。第一張照片是6月份拍的,到9月份,父親又發現了第二張照片。
  • 男神周恩來最帥的13張經典照片
    這張刊登在中學歷史課本上的照片大家都很熟悉,但太過經典,不得不選。那時候,很多初中女生都把這張照片剪下來,偷偷貼在鉛筆盒裡面。1927年,蔣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下令通緝周恩來。周斷然發誓:不打倒將介石,決不剃鬍子。周的鬍子又黑又粗,而且長得特別快,一天不刮,嘴唇上下和下頦就會一片漆黑。當年大家都管他叫「胡公」。
  • 你拍了多少張昆蟲照片?馬蜂小時候長什麼樣?
    兩節社會實踐課,我向同學們分享了對昆蟲的觀察,估計你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問我拍了多少張昆蟲的照片。我玩單眼相機是從2008年12月開始的,以前更多是拍老街、老建築還有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因為我覺得身處的時代變化太快,多拍些照,可以用影像的方式留下一些記憶。
  • 費老的這張照片究竟是哪裡拍的?
    面多我的提問,姚老師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這張照片肯定不是在開弦弓拍的!拍攝地點究竟在哪裡,他也不清楚。美麗潔淨的新農村——開弦弓村我初步認為,照片背後有城牆,只有縣城松陵鎮才有,具體地點在哪裡呢?松陵走到今天,雖然史志能留下一些歷史資料,但是由於影像技術的限制,以及後來的城池改造,吳江城牆所留下來的影像照片極少極少。
  • 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處,旅行者1號拍下這張照片,令人不可思議!
    1990年旅行者一號大約距離地球60億公裡處,拍下了一張「暗淡藍點」,這張照片也是旅行者1號拍攝地球最著名的照片之一,但是這張照片並沒有完全體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地球在照片中所佔的位置都不足一個像素點,可想而知地球有多麼渺小,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 3張照片有4個瑕疵,5個攝影技巧,拍出中老年女性成熟穩重美
    這張照片裡最大的瑕疵,就是攝影背景中有一個類似於垃圾桶的東西。具體如下圖,侍墨姑娘圈出來的這個東西——因為攝影背景是虛化了的,所以侍墨姑娘不能確定這個東西就是垃圾桶。不過根據這個拍攝環境來推測,這個東西確實很像垃圾桶。
  • 這張醫患照片,跨越百年!
    面對小患者的鞠躬致謝順勢回禮的一瞬也曾被攝影師抓拍下來從業21年遇到了久違的美好曹玲玲是紹興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長,這兩天而這一刻,湊巧被一旁的其他醫護人員給拍了下來。△患者治癒出院鞠躬致謝,紹興市中心醫院護士長曹玲玲順勢回禮2月19日,剛剛兩周歲的小嘟嘟(化名)身體不舒服被送入紹興市中心醫院,接診的正是曹玲玲。因為當下是疫情防控期,醫院對陪護人員進行了限制,小嘟嘟來到陌生的環境既緊張又害怕,一直哭鬧不停。
  • 6張死亡前被拍到的最後照片,溫暖又痛心,給我們警鐘:生命無常
    當經歷親人離世,又隨之看到網絡上一張張話題名為「死亡前被拍到的最後一張照片」合集,還附著關於照片的小故事,讓人倍感溫暖的同時又令人痛心,但無一不在給我們敲醒警鐘:珍惜生命,畢竟生命無常。該照片主人分享:父親已經很久不能下地活動了,知道自己時間不多的他最後的心願就是親眼看到自己一手帶大的小公主可以邁入幸福的禮堂,最後他如願了,婚禮時也親手將「我」交給了另一半,這是婚禮過程中攝影師為他拍的照片,非常遺憾,也是父親的最後一張照片,婚禮結束的那一秒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明明婚禮前還說自己最近感覺挺好,但突然就再見了。
  • 這十三張照片堪稱太空攝影的裡程碑
    當飛船從月球遠端(即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繞軌飛出時,太空人拍攝了這張名為「地出」的照片,意指地球從月球的地平線上升起。它成為這次探月任務中最聞名的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由NASA的火星全球勘測者探測器(Mars Global Surveyor)於2003年5月8日拍攝,拍攝時距離地球約1.39億公裡。這是首張從火星拍攝的地球照片,展示了地球的西半球,右上角的天體是月球。
  • 拍美秋天,看這篇乾貨教程就夠啦!用26張照片講11大攝影技巧
    想拍美秋天,看這篇乾貨教程就夠啦!用26張照片講解11大攝影技巧已經深秋,你拍出好看的秋景照片了嗎?這11大秋景攝影技巧,幫你會拍,還有11大忌諱,幫你避開常見錯誤。一、拍照之前你確定,你想好了嗎?(2)注意細節:確定好拍什麼後,再注意避錯,注意技巧。比如下圖,房子比較突出,光也正好照到房子上,但這是一張有明顯錯誤的照片。錯誤在於前景保留過多,下方太暗應該割捨,天空大面積空白,細節不好。圖二(3)等待:而這張照片,牛非常顯眼,等牛注視鏡頭,就比牛不看鏡頭,更好。
  • 歐巴馬這些經典照片,都是他拍的:前白宮御用攝影師現身紀錄片
    這張在全世界出名的照片,就出自皮特·蘇扎之手。皮特·蘇扎他拍出經典照片皮特·蘇扎為美國前總統裡根和歐巴馬擔任過攝影師,許多關於歐巴馬的經典場景,比如在白宮戰情室與軍政高官遠程觀看擊斃賓·拉登行動、在白宮西翼橢圓形辦公室被一名非洲裔小男孩摸頭等照片,都出自他之手。
  • 電影院拍了張照片曬朋友圈,姑娘招來一片罵聲
    疫情之後首次進電影院看《信條》的上海市民羅小姐拍了一張大銀幕的照片發在了朋友圈裡"疫情之後首次進電影院,紀念一下"。隨即就有好幾位朋友留言"屏攝不應該哦!"她這才知道對於很多影迷來說屏攝是大忌因為中國觀眾熱衷屏攝,電影《少年的你》曾公開發微博號召"不錄不拍", 恐怖片《咒怨》的導演清水崇攜新片《犬鳴村》亮相平遙國際電影節時,甚至表示"如果你帶視頻回家,今晚,也許就會帶你去《犬鳴村》。"《犬鳴村》影展上遭遇屏攝,導演清水崇半開玩笑地表達了不滿什麼是"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