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體驗在線課」「3人團只要9塊9」……隨著全市中小學正式開啟寒假模式,五花八門的網課也競相登場。考慮到價格遠低於線下機構,又不用發愁接送問題,許多家長為孩子瘋狂囤課。
不過,一些曾經堅信「買到就是賺到」的家長發現,衝動搶購的課程實際利用率並不高,物盡其用的結果又可能導致孩子不堪重負,而網課市場上良莠不齊、亂象叢生的局面,更是令他們傷透腦筋。
現狀——
網課內容包羅萬象 低價策略打動人心
今年春節,程玥兩口子打算帶女兒琳琳回老家湖北過年。為了不耽誤琳琳的假期充電計劃,她早早將目光鎖定在各類網課上。「線上課程不受地點限制,回老家也照樣能學,比線下機構靈活多了。」在程玥看來,如今的網課內容可謂包羅萬象,「除了傳統的語數外等學科輔導外,還有不少文化類、科普類的,甚至連魔方、圍棋這種興趣類的也都有在線課程。」
而從推出網課的平臺來說,程玥發現也已不再局限於主打線上教育的網站及線下機構開設的網校,越來越多公眾號或小程序正依託微信走進人們的視野。「授課方式也很多樣,既有可反覆回放看視頻的,也有雙向直播搞互動的,這樣能滿足不同需要。」
與線下機構動輒一節數百元的價格相比,網課的低價策略同樣打動人心,「經常會有平臺做促銷活動,開『一元體驗課』,還有些家長群發來的團購,算下來一節課也才幾塊錢,實在太划算了。」
在試課過程中,程玥還發現當下熱門的AI技術也被應用於部分網課。「有的平臺號稱可以藉助表情識別技術,分析孩子上課時的學習狀態,再把這些數據形成報告反饋給老師,從而調整授課節奏。據說還有智能作業批改系統,讓學生隨時檢驗學習效果,自動收集錯題,提供個性化教學,聽起來挺高科技的。」
瑞瑞媽媽一共買了6種網課,她和孩子一起看完了每一種課程,「有的我們還看了好幾遍呢。家長選課的時候,一定得了解孩子的愛好,只要孩子感興趣,他就能看進去。」瑞瑞媽媽覺得這些課程不僅讓孩子增加了對原有的興趣點的知識深度,也讓孩子的知識面更廣。「我們小孩兒原來就喜歡太空、各種礦石,看了這方面的課,興趣更濃了,還捎帶著更加喜歡戶外運動,說是要把身體鍛鍊好準備去探險。」
而嘉嘉媽媽覺得自己從這些網課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她謙稱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好的方法教育孩子,只能多方面學習和了解,以做好儲備。「現在很多網課教的知識都是我的『盲區』,我自己先跟著學一遍,在生活中再教給孩子,效果還是挺好的。」
誤區——
買20多種課幾乎沒看 全看下來孩子又吃不消
不過,並非所有家長都能將網課安排妥當。上周末,琪琪媽媽在育兒討論群裡看到另一個媽媽發問「親們,之前咱們團的天文課,在哪個平臺上找呀?我給忘了」。琪琪媽媽暗自偷笑,「又是一個跟我一樣的糊塗蛋。」
從開始知道從微信上給孩子團到便宜的課程後,琪琪媽媽在各種群裡給孩子買了二十多種課程,比如「少兒版時間簡史」「宇宙探秘」「給孩子看的人類簡史」「現代孩子必備人際溝通課」「十大星球旅行」「奇幻博物館」……「都是9.9元、19.9元這樣的價格買的,因為便宜,所以看著大家發來的連結就趕緊買了,也就『星球旅行』這個課,孩子看了不到十分鐘,其他的都沒看過。」琪琪媽媽自我反省,在給孩子囤課的時候,沒有很好地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時間安排,最後證明基本都是衝動性消費,「說是便宜,可這些加起來也是不小的開支,基本都浪費了。」
因為線上小課堂價格便宜、可以反覆回看,所以像琪琪媽媽這樣熱衷於給孩子「買買買」的家長還有很多,航航媽媽和小雨媽媽在微信群裡聊起給孩子買過的線上課程時,也都能報出一長串,「動畫趣講中華小故事」「速算輕鬆學」「家庭訓練營」「世界美食環遊記」「新課標必背百首唐詩」「性教育自我保護課」「孩子的第一堂海洋課」……
隨便一回想就有十幾種課,讓航航媽媽自己都吃驚,「沒整理的時候,真是不知道拼了這麼多課,好像一個也沒堅持下來。」小雨媽媽也感慨,「好多課買的當時就沒仔細看,不少課開課時間都跟孩子原有的線上課程衝突。」
相比之下,豆豆媽媽倒是沒浪費之前囤的網課。寒假一開始,豆豆就照著媽媽列出的時間表開始上課。「剛開始還覺得挺新鮮的,可剛過兩天就扛不住了。當初囤的時候覺得都是些『小課』,可真加起來,一天居然要在屏幕前看幾個小時,孩子跟我說眼睛有點酸。」豆豆媽媽還發現,有的網課開始時間設在晚上九點,「買那會兒沒仔細看,這時間對孩子來說太晚了。畢竟現在校外培訓機構還規定不能超過晚上八點半,結果在家反倒要上到這麼晚。」
豆豆媽媽特意找出去年底國家出臺的有關通知,「儘管要求線上培訓機構所辦學科類培訓班的名稱、培訓內容、招生對象、進度安排、上課時間等必須備案,還必須將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班次及教師資格證號在其網站顯著位置予以公示,但實際操作中還是會有平臺落實不到位,監管力度有待加強。」
亂象——
號稱科普的課程犯低級錯誤 打著免費旗號結果只為圈粉
對不少家長來說,網課質量參差不齊更是讓他們倍感頭疼。前不久,小龍媽媽在手機App上無意中看到了一款課程,這款號稱「探秘」恐龍世界的課程可以在線訂閱,一共8期,每期長度在10到15分鐘。製作團隊號稱得到了國際知名科學協會和行業研究專家指導,由名校研究人員研發,課程中可以提供逼真特效和電影般的場景,而且還能無限次回看,單獨全價購要79元,「一鍵開團(3人團)」只需要19.9元。
因為小龍特別喜歡恐龍,又看到視頻預告片非常不錯,還有很多家長給予好評,小龍媽媽趕緊購買了課程,並且在小龍同學的家長群裡分享。「價格這麼便宜,還能反覆看,每節課時長也很適合孩子,感覺撿到寶了。」小龍媽媽很興奮。
這股興奮勁兒只持續到兩天後第一次開課。當天課程中,小龍就發現配圖和講解不符,講課的人正在講三角龍,但是配圖卻是和三角龍很像的開角龍,打出來的文字居然也是開角龍的特點介紹。「很多小朋友和家長都說沒看出來,但小龍是恐龍的狂熱粉絲,一看到這裡就跟我說不對。我後來特意到網上查,確實有區別。我們普通人不知道,但號稱科普的專業課程,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就太不應該了。」
此後,小龍媽媽又買過幾次類似課程,雖然價格都不高,但是製作都不夠精良,遠遠沒有預告片或者推廣宣傳的好。「我買的課都是講星球、宇宙、海底世界的,這些都是男孩子喜歡但是我又沒什麼知識儲備的。雖然沒看到常識性錯誤,但是內容確實很一般,感覺就是搜羅了各種圖片然後做了後期配音。」
苗苗媽媽還發現,網課中暗藏不少陷阱。「本來看到網上有免費的國學班,只要加了群,每天發朋友圈打卡就行,結果只是些粗製濫造的音頻,配上幾張插圖,反倒是上百人的群裡每天有各種廣告騷擾,說到底無非是商家打著免費的旗號,讓我們幫著給圈粉。」
對軒軒爸爸來說,免費的網課也遠不如想像中美好。上個月,他在朋友圈裡看到有寒假的英語班可以讓孩子免費體驗,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填寫了姓名和電話,「還沒等開課,騷擾電話就來了,隔三差五給我推薦各種輔導班,所謂的免費網課,看來只是套取潛在客戶信息的誘餌。」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宗媛媛、周明傑
編輯:高珊珊
美編:宋溪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