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4歲寶寶就可以畫的課,兒童水粉創作《夏日旅行》。
大家好,我是@小崔叔,一個有11年教學經驗的美術老師。專注少兒美術和零基礎學畫畫。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我哦。或許看到這篇美術教程後,您的孩子會從此愛上畫畫。
擬人化是兒童繪畫中經常用到的手法。兒童泛靈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這一技法的使用之廣泛,6歲以內的孩子會把任何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有生命的東西。這也才更好地表現出了兒童畫的純真和稚嫩感,也是我們對兒童畫欣賞評述的重要參考依據。
兒童喜歡繪畫擬人化繪畫表現的原因
1,兒童心理認知能力的發展階段,泛靈性。
1872年,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詳細闡述了了靈魂觀的產生和發展,開創了「萬物有靈論"的學說。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發展過程時,也發現在兒童成長過程的某個階段也存在泛靈性的特徵,研究還發現在兒童3~6歲的時候,這一現象比較明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喜歡把任何的無生命事物看成和人一樣的有生命事物,比如和玩具做遊戲,對著玩具說話;比如踩到小草後,會認為踩疼了小草,會和小草道歉等。
所以,在繪畫方面,用到擬人的手法也就不奇怪了,發現孩子這個階段的畫面特徵時,要注意引導孩子主觀表現,不要人為添加過多幹預,以免影響和孩子思維和成長關鍵期的發展。
皮亞傑,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1972年,皮亞傑撰寫了《教育的權利》一文,主張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在於讓兒童得到全面性的發展,使每個兒童都能有完善的人格。他在荷蘭獲得榮譽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的"伊拉斯姆士"獎金。(網頁引用)
2,兒童心理需要的滿足,並通過繪畫方式表達和傳遞。
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會極大的增加繪畫的趣味性,是兒童心理的真實反映。在泛靈論的生長關鍵期,通過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可以極大的滿足兒童的心理需要,主要體現在情緒和情感的表達上。小朋友們會把這種滿足感通過繪畫或其它方式傳遞給別人,比如爸爸媽媽或老師等,從而保證順利度過泛靈期。
中國的教育家和人類學家認為,兒童成長過程中把任何無生命體看成生命體的階段是短暫的,是由於年齡限制了思維的發展,把對象的某一擬人化的特點體現為泛靈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維能力的提高,這種心理會慢慢過去。8歲以上,兒童心理逐漸發展成熟,泛靈期逐漸結束。但當兒童發展到這一時期的時候,作為家長還是要幫助孩子儘量滿足心理上的需要。
小結:兒童喜歡擬人化的表現手法主要是由於其年齡特徵決定的,6歲以下的孩子正處於萬物有靈的成長時期,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更符合其心理特發展點。
擬人化的繪畫手法在兒童畫的表現中有什麼作用
任何繪畫技法的熟練運用都會對畫面效果和兒童的繪畫興趣提高有幫助,擬人化的表現方法也不例外,除了增強畫面故事性,提升畫面效果外,還可以幫助提高兒童的想像力和拓展思維能力。
擬人化的繪畫手法有利於增強畫面的故事性,提升畫面效果。
人物的動態、表情、衣著、髮飾等都是很有特點的,且變化多端,加上兒童繪畫的隨意性和稚嫩感,會讓整體畫面的故事情節變得更加豐富,內容更具可讀性。
比如,給小汽車加表情,我們就可以無限想像汽車的表情樣式,隨表情變化的還有汽車的動態以及與之相匹配的顏色等。加上小朋友們彎彎曲曲的線條和自由搭配的色彩,整個畫面顯得更加放鬆,有故事性。
擬人化的繪畫手法有利於抒發情緒,提高繪畫興趣。
兒童由於受年齡影響,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所以,情緒情感的表達就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繪畫是兒童時期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孩子們喜歡畫自己的爸爸媽媽,把爸爸媽媽的形象畫的誇張有趣,然後再展示給他們看,贏得爸爸媽媽的認可和讚揚,情緒便得以抒發,從而對繪畫興趣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在兒童時期,孩子們的心理發展還不健全,保持原則的情況下,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表揚和認可,使幼小的心靈不斷得到滿足,從而強化孩子們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行為。
擬人化的繪畫手法有利於提升想像力,拓展學生思維。
繪畫過程中,孩子們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會產生很多不確定的繪畫因素,或通過人物結構特點,或通過人物衣著變化,隨著這些不確定因素的產生可以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不斷完善畫面效果,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
比如,畫一輛擬人化的小汽車,可以給小汽車加上表情,動態,還可以把車輪子畫成人的腳,把反光鏡畫成手臂,車頭畫成臉部,總之可以無限變化,汽車也可以住在漂亮的小房子裡,可以交朋友,可以穿各種漂亮衣服等,這樣畫面的故事情節就變得豐富起來,小朋友們可以畫的內容也多了起來,對孩子們的畫面效果提升非常有幫助,同時,拓展了小朋友們的思維。
如何讓兒童掌握擬人化的繪畫表現方法
了解基本的人體結構特徵。
既然是擬人化,就必須先掌握人的基本特徵,簡單的了解分為幾部分就可以了,比如,頭手腳,脖子,胸膛,腿部等等,小朋友們受年齡特徵影響,不能理解很深入,但這些簡單的組成部分,一定得知道。了解好人體結果組成,就可以把任何東西都擬人化了。比如,可以給大樹加上表情,畫上手,穿上衣服等。
人物特徵也非常好總結,老師可以以自己為模特,讓小朋友們觀察,可以伸伸胳膊,蹬蹬腿,搖搖頭等,一邊做各種動作,一邊教同學們認識人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人物的動態特徵是增強畫面故事性的關鍵所在。
人物動態的多樣化,有站著的,坐著的,看書的,寫字的等,每一個動態都是畫面效果的有力表現,人物之間的關係就是故事情節的表現。
比如,兩輛擬人化的小汽車就可以交朋友、做遊戲,可以把汽車畫成跳舞的,唱歌的,站立的等等。大於2個以上的物體之間就可以產生各種關係,物體越多,動態越豐富,畫面效果也就越好了。
老師也可以找幾位小朋友上臺表演一些動作,讓同學們觀察,這樣還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活躍一下課堂氛圍。
表情的設計是重點。
除了動態的表現,人最豐富的就屬表情了,並且我們可以主觀的誇張表情的塑造,讓畫面看起來更有「人」的味道。表情的現場演示,是小朋友們最喜歡做的,特別是小男生愛做鬼臉。
大笑的,暴躁的,呲牙的,張大嘴的,瞪眼睛的等等,各種表情都可以添加在畫面中,甚至還可以以畫表情為主,僅靠表情的塑造,我們就可以完成一幅優秀的兒童畫作品。
色彩表現可根據人的穿衣搭配。
自然界中,每個物體都有色彩,單一的物體一般色彩都比較孤立,由1種或者幾種組成,但人穿的衣服。只要現在能發現的顏色,基本在衣服上都有所體現,色彩是非常豐富的。
基本的色彩,包括黑白就有24色,據我了解,僅黑色就有60幾種色號,所有的加起來,不計其數了。所以,繪畫時,參考衣服上色,是保證畫面色彩豐富不錯的方法。
可以讓同學們觀察身邊的同學,老師都是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呢?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設置幾個提問,既能認識到色彩的豐富多樣,還能加強同學們對色彩識記,很多4歲的小朋友是無法完成所有顏色記憶的,特別是同類色的記憶,比如,黃色包含了檸檬黃,淡黃,中黃,土黃等,小朋友們無法準確的分辨出具體的色相,所以,以提問的方式加強同學們對色彩的識記,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小結:掌握擬人化的繪畫手法,基本的人體結構構成,動態,表情的表現以及人物的服飾顏色特點都是必須了解的,可以幫助小朋友們更好地加強畫面的擬人化特徵,利用好上面的任何一點都可以表現出擬人性的畫面;除此之外,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小朋友們課堂的主動性都是能對課堂和最後的畫面效果起到積極作用的重要因素,老師上課時要特別注意到。
接下來我們講解本節課的課題兒童畫水粉創
作《夏日旅行》。
既然我們採用的是擬人化的表現手法,那就要抓住擬人化的一個特徵,對畫面物體進行擬人化表現。上面我們講到的,人體的結構組成,動態特徵和表情特徵都是很容易表現出擬人化特徵的手法。我們本節課就通過添加簡單的表情來達到擬人化的畫面表現。
本課題適合4歲的寶寶表現,年齡也決定了畫面的難易程度。
導入過程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表現一輛小汽車夏日陽光下旅行的簡單畫面。
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導入的方法,播放具有擬人特徵的汽車動畫片《汽車總動員》,配合作品講解,導入今天的課題《夏日旅行》,並講述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本課題有至少有3個關注點,可以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
1,與年齡相符的畫面效果。這種簡單的畫面感,容易畫好,讓小朋友滿體驗繪畫成功感和繪畫樂趣。
2,與認知相符合繪畫方法。剛才原因中已經講到了,泛靈性正好是3~6歲孩子的心理認知水平。孩子們更願意把所有無生命的東西人性化。
把握住這兩個方面,成功激起同學們的繪畫興趣,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應該不難。
3,動畫片的導入。前面的文章中講到過,孩子對動畫片基本是沒有免疫力的,老師通過教學技巧,可以順利讓學生們從對動畫片的興趣上轉移到繪畫內容上。一定要保證動畫片或其他視頻內容和今天的課題《夏日旅行》的相關性。
知識點講解
通過畫面展示,可以看到今天畫面表現的主要是一輛小汽車,小汽車的外形特點要明確出來。
1,汽車結構特點總結。
可以找小朋友回答,汽車都是由什麼部位組成的。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
佳佳:有4個軲轆田田:有一個大殼子涵涵:好漂亮的顏色,還有玻璃……
汽車外形特徵總結:小房子一樣的外殼、窗戶上的玻璃、四個軲轆、漂亮的色彩。
2,畫面環境添加。
左上角添加了一個笑著的太陽,來表現夏日的氣氛。並且給太陽加上微笑的表情,達到擬人的效果。
添加簡單的綠色草地,作為畫面的背景。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簡單又有效果。
3,物體的擬人化。
小汽車是添加了一雙眼睛在玻璃的位置,以眼神的方式傳遞效果。
太陽添加了微笑的表情,用來和汽車之間建立聯繫,增加故事情節的豐富性。
繪畫是需注意的幾點:
1,位置可以提前定好,一次完成,不重複,不修改。
2,畫面設置要簡單,符合年齡特徵。
3,多鼓勵小朋友,繪畫要大膽心細。
繪畫步驟解析
工具準備:鏡萱紙或卡紙,水粉。
為了明確小汽車的繪畫方法,我們分為2步完成小汽車的塑造。
第1步,畫出汽車框架。
我用的是群青色,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
3筆可完成小汽車的框架,第1筆,大號水粉筆畫出一個倒「U」型;第2筆,畫出一筆很粗的橫,堵住「U」型的口,前邊車頭處略微伸出一點;第3筆,稍微往U型口裡面填補一點,作為車窗。
選擇好合適的位置,一氣呵成,隨意又自然。
第2步,畫出表情和輪胎。
把倒U型用細筆從中間分成兩邊,並分別畫出眼睛。
用黑色畫出輪子,在側面看的時候,我們只能看見2個軲轆。
第3步,添加太陽。
用淡黃色在畫面左上角畫出太陽,並畫出散發光芒的感覺,與汽車之間形成相互呼應的關係,豐富畫面故事情節。
注意水分的運用,要少加水,小朋友們控制不住的。
第4步,添加草地。
用深綠色先鋪一層底色,層次之間略有變化即可。
用紅色畫出一些 小花的感覺,隨意點幾筆就好。分布在小汽車的周圍,表現環境特徵。
第5步
完善太陽的表情,畫出太陽的眼睛。
紅色花的位置,添加一些枝幹。
第6步,完善效果。
用紅色或淺褐色在汽車門把手的位置簡單畫上一筆,突出特徵。車身也可以再添加一些重顏色,顯得層次更豐富一些。
作畫動態步驟展示
課堂經驗
4歲的小朋友一般不懂得如何修改作品,一次完成是最好的選擇。畫面主題的選擇一定要考慮小朋友們的興趣,越簡單越好,選擇與年齡相符合的對象表現,如玩具等。
最後,著名教育家皮亞傑的一句教育名言送給大家。
皮亞傑說,我們所期望的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講授者,僅僅滿足於傳達現成的答案,而是善於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未知事物的導師。
我是@小崔叔,11年美術教學經驗,專注少兒美術和零基礎學畫畫。
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