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今年8月17日,華為又被制裁了,這已經是華為所遭受到了第三次「斷供制裁」,面對全新的「晶片禁售令」以後,不僅僅華為自家海思晶片無法繼續得到晶片製造廠商的代工服務,同時還進一步限制了華為向聯發科、高通等第三方晶片企業採購晶片產品,在九月9月15日以後,華為海思晶片就會全面進入到「停產」階段,陷入到無芯可用的尷尬境地之中,原本因為華為僅僅只會遭受到「晶片斷供」,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外媒最新報導,在屏幕方面的供應,華為也將會受到阻礙,華為目前所使用的LCD屏幕、OLED屏幕面板都會受到供貨的限制,在9月15日以後,眾多屏幕廠商都無法繼續為華為供應屏幕產品。
看看到這裡,或許就會有很多網友感到非常疑惑,一直以來華為手機等終端產品都在大批量使用國內廠商—京東方的屏幕,但這些國產屏幕背後的屏幕驅動IC等元器件,都是由美國公司製造,所以根據美國在5月份、8月份最新頒發的禁令,京東方等國產屏幕廠商,將無法繼續為華為提供屏幕產品,這也意味著華為不僅僅會遭受到晶片斷供,同時華為還要面臨屏幕斷供,未來華為或許將會遭到更多元器件產品的斷供。
雖然對於華為而言,無法繼續通過採購的方式來繼續獲得屏幕產品,但也進一步迫使華為完善自家的晶片產品布局,根據接近華為內部人士爆料,華為已經正式決定研發屏幕晶片產品,這也意味著華為將會帶領國產屏幕廠商,全面擺脫對美國的技術依賴,接下來就要看華為屏幕驅動晶片的表現了,因為想要讓國產屏幕在世界科技領域中掌握一定的行業話語權,無疑也是要加大屏幕晶片的研發力度以及專利申請,用真正的「硬核」實力說話。
據了解,華為於最早在2019年就開始了屏幕驅動晶片研發, 而目前也更是與京東方展開了全面的合作,已經有消息爆料稱:「海思首款OELD驅動IC已開始試產;」 華為驅動晶片研發成功後,也將會徹底的改善華為智慧型手機的顯示屏幕性能,進一步提高華為手機的產品品質,給華為手機帶來更好的競爭力。
最後:我國的手機屏幕驅動晶片一直都依賴於進口,國產手機屏幕驅動晶片的自給率更是不足5%,希望這一次華為研發屏幕驅動晶片,不僅僅可以解決自家屏幕供應難題,同時還可以解決國產屏幕在屏幕驅動晶片領域,長期依賴於國外的尷尬境地。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華為是否可以成功研發出屏幕驅動晶片呢?歡迎在評論區在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