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全市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全市公辦初中質量提升,4月29日,由市教育局主辦的西安市公辦初中教育質量提升暨「名校+」現場觀摩推進會在新城區舉行。各區縣、西鹹新區、各開發區及教育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全市33所重點提升公辦初中校長參加活動。
圖源網絡
與會人員觀摩了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分校、新城區太華路小學、西安市大明宮中學、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尚德校區(原市第四十中學),實地參觀了校園建設,詳細了解了辦學模式和特色。大家對新城區公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及「名校+」工作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紛紛表示這幾所正在提升的公辦學校環境優美,設施齊備,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措施切實可行,未來可期,希望抓住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全面提升公辦義務教育質量的新機遇,破局而出,勇攀教育新高峰。
據了解,我市目前已組建市級和區縣級「名校+」教育聯合體981個,惠及學生百萬餘人,充分運用兼併融合、委託管理、集團化辦學、一長多校等四種緊湊型「名校+」模式,使「+校」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生源結構和數量明顯改觀,取得階段性成效。
會議指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市委市政府的奮鬥目標。面對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學校,是破解「擇校熱」的關鍵。在加大新校建設力度的同時,我市不斷激活盤活存量教育資源,加快現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提質,西安所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均按照「一校一策」原則制定了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市級今年統籌協調各級各類專項資金10億元,重點提升202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整體辦學質量。
會議要求,各區縣、西鹹新區、各開發區和各級各類學校主要負責同志,要提振信心,振奮精神,理清思路,學習名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借鑑公辦學校質量提升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打出教育改革創新「組合拳」,加大薄弱學校質量提升的力度。
會議強調,教育部門要認真梳理機制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從最難的地方突破,做好頂層設計,開拓創新,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各校校長不能有等待觀望的思想,要珍惜機遇,勇於擔當,看到差距,奮起直追,用只爭朝夕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氣魄將工作超前抓,抓實抓細抓落地,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燕)
編輯:Mia
審核:文嶽、天乙
監製:方覺曉
出品:西安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