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提出了「烏託邦」這個概念,其本義指的是空想的國家。在烏託邦裡,人人平等,按需分配,官吏公眾選舉產生。
烏託邦提出的很多理念都是人們所嚮往和追求的,但其中也涉及諸如必須實現100%公有制等偏激制度,這就促使了「反烏託邦」思想的萌發。
反烏託邦文學作品往往會運用反諷的效果,打造一個表面公平有序、沒有紛爭的烏託邦城市。然後一點點揭開平和表面下,全面洗腦教育、嚴重階級差異、人們被全方位管控等醜惡的真相。
世界文學史上,有著名的「反烏託邦三部曲」,包括《我們》、《美麗新世界》和《1984》。其中的《美麗新世界》曾是世界十大禁書之一,在今年7月,根據其改編翻拍的同名美劇正式上線了。
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有多個譯本,豆瓣評分最低8.6分,最高9.1分,足以可見原著的經典和精彩。
可惜的是,未播先火的電視劇版在開播之後,讓觀眾大失所望。劇版復刻了原著的外殼,將尺度大發揮到了極致,但卻忽視了深層次的內容。受此影響,該劇的口碑持續走低,目前豆瓣評分跌至了6.7分。
故事背景設定在26世紀,人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統一化的美麗新世界——新倫敦。
在新倫敦,每個人都要參與勞動,並按照貢獻度獲得分配。只不過,新人類參與的勞動並非自主選擇的,而是從出生起就註定的。
所有的新人類,自上到下一共被分為了5個等級:阿爾法(α)、貝塔(β)、伽馬(γ)、德爾塔(δ)、厄普西隆(ε)。
阿爾法和貝塔是最高級,是社會的管理者或者智力工作者;伽馬是普通民眾;德爾塔和厄普西隆是低賤的下層人,只能從事最體力勞動。
新倫敦裡,沒有所謂的自然孕育,所有人都是在「繁育中心」通過科技孵化出來的,階級也是那時被設定的。
在童年時間,新人類會被統一教育管理。老師會反覆對孩子們進行洗腦教育,當他們做出不服階級的事情時,還會被電擊。長此以往,階級觀念就固化了。
新世界中,人們沒有隱私。每個人都佩戴了一副特殊的隱形眼鏡,眼鏡會時刻記錄一切並上傳到共享網絡。你可以了解到任何人的所見所聞,同時你的所有秘密也會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是無痛無病,沒有憂愁的——為了實現這個理念,管理層發明了一種叫做嗦麻的藥品。一旦心理產生情緒波動,只要吃一顆嗦麻,就能立馬恢復心平如水的狀態。
很明顯,新世界是極度扭曲的。在這裡,人被分為三六九等,並在長期電擊洗腦下接受自己的階級地位。在這裡,人們沒有自由、沒有秘密、沒有隱私。
就像是《西部世界》一樣,《美麗新世界》中的主角們也覺醒了。
列寧娜(傑西卡·布朗·芬德利飾)是一個貝塔,她遇到了一個男人,萌生了和他堅守二人世界的想法,因此覺醒。
伯納德(哈裡·勞埃德飾)是一個阿爾法,管理層人員。一次他去處理一起極為罕見的自殺事件,當親眼看見一個厄普斯隆因跳樓死去後,他的內心發生了變化。
兩人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同,大量的嗦麻也無法再使他們的心理恢復平靜。所以他們決定是「野蠻之地」。
野蠻之地是一個旅遊景點,其通過超市大搶購、血色婚禮等演出,展示新人類所謂的陋習,比如貪婪和一夫一妻制。
誰知,伯納德和列寧娜正巧撞上了舊人類發動暴亂。舊人類在野蠻之地殺死了所有新人類,伯納德也意外中彈。幸好,舊人類約翰(阿爾登·埃倫瑞奇飾)救了他們,並計劃送他們回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有著原著這個靠山,劇情設定都是相當精彩的。把所有人當作傀儡的新人類管理者;試圖顛覆政權的舊人類聯盟;以及在夾縫中尋求出路的覺醒者。有看點,畫面也十分精緻。
可問題在於,劇集太側重表層設計了。新世界禁止一夫一妻制,其倡導無固定伴侶的性自由。原本這只是新世界的規則之一,卻被劇版當作了中心。
劇集中出現了大量的大尺度場面,混亂又糜亂的場景數不勝數。新、舊世界的觀念衝突,似乎也被聚焦到了列寧娜、伯納德和約翰的三角戀關係上。列寧娜在兩個男人之間輾轉,都有大尺度畫面。伯納德接受這種關係,而約翰卻為另外兩人的肉體關係而吃醋憤怒。
此外,男主角約翰明明看起來平平無奇,甚至單戀都不敢說出口。結果,舊人類的反抗一開始,他立馬開掛,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贏得了大家的信任,成為了舊人類的領導者。
《美麗新世界》原本應該是一部內容深刻,引人深思的劇集。卻被拍成了一部十足的爽劇,穿插著各種各樣的大尺度畫面,男主角事業上全程開掛,最大的煩惱就是一段三角戀。
這種喧賓奪主的劇情設計,使得這部劇集高開低走,流於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