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園
來源:Medium
編譯:sail2008
責任編輯:sunnisky
改變世界,創立企業,享受樂趣。
Twitter聯合創始人、埃文·威廉士(Ev Williams)創辦的輕量級內容發行平臺Medium近來名聲大噪,吸引了眾多科技界、政商界名人在此發聲。
在知名社交問答網站Quora擁有數百萬閱讀量的知名答主Genius Turner對這位「博客」(blogger)一詞的創造者、Twitter「教父」、連續創業者進行了採訪和研究,讓我們一窺其獨到的創業思維。
Genius Turner 寫在採訪前
「嘿,」幾天前,我的好友肖恩·克南對我說,「既然你上一篇關於如何像傑夫·貝佐斯那樣思考的文章那麼受歡迎,為什麼不也寫一篇關於埃文·威廉士的文章呢?」
見我有些茫然,肖恩繼續說,「夥計,不知道嗎?埃文可是號稱『在線出版界的勒布朗·詹姆斯』!」(勒布朗·詹姆斯:美國籃球巨星,綽號「小皇帝」,奪得過4次NBA總冠軍和4次總決賽MVP)
說真的,肖恩一開口就說服了我,畢竟幾個月前,正是在他的建議下,我才來到埃文·威廉士創辦的創作型內容媒體平臺Medium上展示才能。
我立刻將目光投向了發現埃文是否真的具有與勒布朗·詹姆斯同樣的天才氣質上,畢竟,只有同類才彼此了解。
從採訪到成文,我花了一整天時間,試圖通過埃文的眼睛一睹他哪怕一鱗半爪的真實經歷。
埃文洞見之與人交往
「容易相處且態度謙遜。」
這是Dyn首席戰略官凱爾·約克(Kyle York)對埃文的印象。
在人類的所有美德中,謙遜是最難衡量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常說,只有環境才能顯露出真正謙遜的品質。
約克在Linkedin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威廉士是如何看待與人交往的。
他回憶道:在參加一次大型會議時,我正昂首闊步地來到一樓大廳,電梯開了,我抬頭一看,埃文·威廉士剛好走出來,他當時的身份是Twitter聯合創始人,日後又成了CEO。兩人寒暄了幾句。凱爾承認自己當時過於緊張,有點兒刻意搭訕的樣子。但出乎他的意料,威廉士熱情地說:「請繼續幫助我們擴大規模,我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你的幫助,祝你會談順利。」「就這樣,」凱爾回憶道。「這是個迷人的時刻。」
創業啟示01
當威廉士接受奧普拉採訪時,面對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在最耀眼的聚光燈下那個閃光時刻,威廉士提到的是他的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謙遜地與事業夥伴分享聚光燈,聚光燈反而更加閃亮。畢竟,優秀企業的基石是良好的關係。
埃文洞見之事業夥伴
「我總是對人過於樂觀,我也想更精明一點。」
根據《福布斯》的文章,「埃文·威廉士是在線出版界的勒布朗·詹姆斯。他並不總是擁有最好的隊友,但他到哪兒都能拿總冠軍。」
如果說,貝佐斯是麥可·喬丹,那麼威廉士就是勒布朗·詹姆斯!
勒布朗·詹姆斯是NBA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三支不同球隊都獲得過NBA總決賽MVP的球員。
換句話說,當詹姆斯籤約為你的球隊效力時,總冠軍就指日可待了。
與之如出一轍,網際網路是威廉士的籃球場。
創立「Blogger」公司贏得自己的第一個冠軍並首創「博客」這個詞。他的第二個冠軍是通過共同創立Twitter獲得的。至於他的第三個冠軍,Medium,就不用多說了吧。
《福布斯》的文章指出:「如果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上線了一個在線出版平臺,你什麼也不問就會把錢匯過去,然後祈禱他(威廉士)能想出把錢變現的方法。」
詹姆斯信奉「成功是唯一選項」的座右銘,不接受隊友不全力以赴,威廉士也持相同觀點:
不要在選擇和誰一起創建公司以及僱傭誰的問題上妥協,不要容忍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或沮喪的態度。
「這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一種制勝文化,」勒布朗·詹姆斯第一次穿上湖人隊球衣時說。或者就像威廉士所說的,「你所在的高度決定了你對什麼感興趣。」
創業啟示02
詹姆斯和威廉士似乎都擁有一個洞見:最能影響我們成功機會的環境在我們兩耳之間!也許威廉士憑直覺就領悟到培養智囊團式商業環境的重要性。
埃文洞見之創業
「理解人的欲望,最好是已存在很長時間的欲望,利用現代科技找出這種欲望。」
正好比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本性很難改變,人的動機幾千年來也是如此,也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說歷史總是在重演。
有了上述領悟,威廉士從未偏離他的核心創業精神:
用戶體驗就是一切,它一直都是,卻被低估了並且投入不足。如果你不了解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那就學習它,僱傭懂它的人,以它為中心,熱衷於它,讓整個公司都參與進來。
從Twitter到Medium,威廉士精通用戶能聽懂的唯一語言——「將心比心」。
除了讓他的產品以用戶為中心,與Myspace的湯姆把自己的照片貼滿「我的空間」、「你的空間」和「每個用戶的空間」不同,威廉士更喜歡保持低調。
當然,考慮到威廉士喜歡長達10天的冥想靜修,也許他接受了這個觀點——創業者的音樂就是音符之間的寂靜。
創業啟示03
琢磨如何給用戶愉快的體驗是等式的一半,另一半是以一種令用戶印象深刻的方式營銷產品。至於「營銷」,威廉士說,「如果做得好,那就是會講故事。」總之,最重要的是力求確保你的產品滿足廣泛的深層次需求。別忘了,威廉士的部分天賦在於他深知每個人都只是他自身的一個變化形式。正因為如此,他的產品僅僅滿足了大眾被傾聽的深層次需求。
埃文洞見之正命( right livelihood)
「(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的目標始終是打入肉類市場——我的意思是實體雜貨店。」
從達文西「身體不是動物的墳墓」的激進立場到尼古拉·特斯拉一生的素食主義,許多天才都接受了素食主義生活方式,威廉士也不例外。
在多倫多「碰撞」技術大會上,威廉士說他以前的素食經歷激勵他投資了Beyond Meat。
在他看來,這種對「社會正能量投資」的關註標志著向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當然,就「正確」而言,在佛教中這種觀點被稱為修持「正見」( Right View),是八正道的支柱。
至於產品本身,它要促進身心健康,假如佛陀在世,他會很高興看到威廉士恪守「正命」戒律,八正道的另一個寶石。或者像佛陀描述的那樣:
一個外行跟風者不應該從事五種生意。哪五個?武器,人,肉,酒,毒藥。
當我發現威廉士稱其投資肉類替代品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擾亂動物產品的「萬億美元市場」時,我自言自語地說,這個傢伙會成功!
創業啟示04
「如果屠宰場有玻璃牆,」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爵士(Sir Paul McCartney)說,「每個人都會成為素食主義者。」或許,一個企業家精神上越不成熟,就越有可能毫無必要地殺生。當然,把形上學的思考放在一邊,就生物學而言,人類與黑猩猩大約有98%的DNA相同,因此我們具有「98%的動物性」,從同類動物的死亡中獲利最終「對商業不利」。畢竟,在某些情況下,金錢的代價太大了。
寫在最後:埃文的核心思維
「我們以為我們相信的是我們的知識,但我們真正相信的只有我們的感覺。」
勞倫斯·岡薩雷斯(Laurence Gonzales)在《深度生存》(Deep Survival: Who Lives, Who Dies, and Why)一書中的上述見解引起威廉士的共鳴,促使他將其發布在自己的博客上。
最重要的是,這種對「感覺」的強調命中了威廉士的核心才能。
對他研究得越多,就越能從他的性格中窺見賈伯斯的影子。從素食主義到冥想,威廉士有點賈伯斯的味道。就連他對節約時間的鐘愛,對工作的偏執,也充溢著賈伯斯的思維模式。
成年後,愛因斯坦童年好友比奇向他詢問天才的秘訣。儘管她以為會得到一個又長又臭的回答,愛因斯坦的回答卻短得出奇:「只有偏執狂才想得到結果。」棒極了!
總之,偉大的頭腦總是相似的,就像登上同一列火車的乘客,最終必然走向同一個終點,那麼威廉士的思想與許多歷史上最偉大的頭腦一樣,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也許如何像埃文·威廉士一樣思考可以歸結為下面這句深刻洞見:
「當你執著於一件事時,你能獲得解決難題的洞察力。如果你有太多的事情要考慮,你就只能得到膚淺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精彩絕倫的解決方法。——埃文·威廉士
【今日互動】埃文·威廉士令你最印象深刻的話是什麼?
聲明:著作權所有,轉載需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三連走起
Come on,給你的靈魂充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