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張國榮,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不如我們由頭來過,好嗎?

2020-12-14 耳目影視

你們會不會很快就不記得我了?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我希望的就是如果有朋友問起你們八十年代的香港歌星裡面都有誰,你們隨便提起我,我就很滿足了。——Leslie 張國榮

這是你在89告別演唱會上唱完The way you were後的一段獨白。當時的你,怕自己被世人忘記,你又怎麼會知道,十幾年後,你卻主動選擇轉身忘記世人。

每年的9月12日前後,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星光大道上總能看到一簇簇豔美的花籃,仿佛全世界愛你的人都來了。#張國榮#

我們很難想像世上會有這樣一位巨星,即使是在離世後的十七年間,他的熱度依然不減,甚至持續風靡,對於這樣一位有魔力的藝人巨星,定是有萬千魅力不必說。

張國榮先生在世的年歲裡,給予香港、乃至世界都是瑰寶般的存在意義,其在音樂、電影兩大藝術領域都有著傑出的貢獻。今天,就讓我來帶領大家按時間順序,回顧張國榮先生的那些經典歌曲和電影,謹以此文獻上對張國榮先生最高的敬意與祝福。

在那個原創缺乏的年代,大部分經典歌曲都翻唱自日文歌,《風繼續吹》日文版是山口百惠的《さよならの向う側 (再見的另一方)》,《風繼續吹》是張國榮於1983年5月1日推出的粵語專輯,共收錄了12首歌曲,而同名歌曲《風繼續吹》不僅是他的成名曲,也是在他去世之後用歌名懷念他,用的最多的一首歌,歌曲中那份悽美和沉鬱的意境,奠定了此後張國榮慢歌演繹的風格,歌名中的風字,更成為他日後音樂生涯一個標誌性的符號。

1984年演唱的《Monica》是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收錄於張國榮1984年發行的專輯《Leslie》中。1984年《Monica》橫空出世,曲風一改《風繼續吹》中張國榮憂鬱抒情的畫風,以充滿青春激情的舞蹈嗨翻全場,成為香港樂壇勁歌熱舞模式的開山鼻祖之一。這首歌的作者就是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面我左青龍右白虎那位老師黎彼得。

1986年「垃圾導演」吳宇森,剛被邵氏「炒魷魚」的狄龍,「票房毒藥」周潤發,三位落魄的男人一部《英雄本色》橫空出世,一舉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獎,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獎。而《當年情》就是電影《英雄本色》中的插曲,同年也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十大勁歌金曲獎,2014年4月,韓國三大電視臺之一的KBS評出「韓國人最難忘的六大影視金曲」,《當年情》是唯一入選的華語歌曲。

吳宇森與黃沾認識時,吳宇森還只是一個助理導演。許冠文拍攝電影《鬼馬雙星》時,便找來黃沾客串。黃沾也因此和吳宇森一見如故,並成為好朋友。吳宇森拍攝電影《英雄本色》時,黃沾便不收錢幫吳宇森寫了《當年情》作為《英雄本色》的主題曲。黃沾創作這首歌曲是為了是紀念他和吳宇森之間不變的友情。歌曲以溫馨和誠摯的心緒,來感謝人生中的知己好友。作為電影《英雄本色》的主題曲,《當年情》為影片增色不少,其青蔥氣息濃鬱的音樂氛圍,更是為這部場面火爆、結局慘烈的電影,起到了重要的中和作用。

《倩女幽魂》是1987年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曲,由黃沾作詞、作曲,張國榮演唱。歌曲分為國、粵語版,粵語版收錄在張國榮1987年發行的粵語專輯《Summer Romance'87》中,國語版收錄在他1988年發行的國語專輯《拒絕再玩》之中。

作為電影《倩女幽魂》的主題曲,黃沾創作的這首歌曲充分發揮古典風的特色,林間小溪潺潺,樓上琴簫迭起,張國榮的演唱也恰當好處,可謂達到了曲調悠揚、詞境幽遠的意境。《倩女幽魂》之所以風靡華語樂壇,除了張國榮的深情演繹,還有黃沾的詞曲,作品顯示了黃沾極強的古典詩詞根基,他將東方古典的宿命主題,融入到略帶陰氣的旋律氛圍裡,讓一部商業的鬼片也因為這樣底蘊悠悠的歌曲而有了更深的內涵;而張國榮渾厚磁性的中音,也將這首作品中的那種歷史積澱完全地呈現出來。

該片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講述了書生寧採臣和女鬼聶小倩之間發生的一段人鬼戀 。該片先後獲得第16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第2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

而這部影片就是張國榮「哥哥」稱呼的出處,由於王祖賢是臺灣人,粵語不太流利,在年紀方面她小張國榮11歲,當時在劇組王祖賢都是用塑料粵語喊張國榮「哥哥」,聽上去特別有喜感,所以劇組中都模仿她的那個口音去喊張國榮「哥哥」,漸漸的就喊開了,於是後來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張國榮為「哥哥」。

這部影片其實也是張國榮被徐克忽悠演的,因為1983年有一部電影《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在劇中飾演楊過,由於剛出道不久,演技有些生澀,所以這部電影口碑和票房都非常差,張國榮就發誓從此再也不演古裝劇。而《英雄本色》本來張國榮是第一男主角的,結果因為小馬哥角色出彩,加了越來越多的戲份,反而刪除了張國榮大量戲份,徐克感覺對不起張國榮,所以1987年直接鎖定張國榮為主角,但是他卻不演古裝,怎麼辦呢?於是徐克騙他:這其實是一部披著古裝的現代愛情片。張國榮也就慢慢被說服了,然後才有了這部30多年過去了,仍然是經典的《倩女幽魂》。

1991年,《阿飛正傳》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獎項,張國榮憑藉《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選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影」,《阿飛正傳》名列第三位。

從此之後張國榮就成了那隻「無腳鳥」的代名詞,《阿飛正傳》有著很高的地位,它是王家衛的成名之作,同時也是張國榮第一次真正發現自己,並自覺地以一位藝術家的標準來參照自己的一座裡程碑。然而對於整個香港人而言,《阿飛正傳》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那是有關香港人的歸屬感和漂泊感的一種精神歷程。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沒有腳的鳥,它一生都在天上飛啊飛啊,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當所有人都覺得《阿飛正傳》是張國榮最貼近自己的表演,旭仔就是那隻鳥,而他就是旭仔的時候。所有媒體人都被打臉了,那就是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國華語電影不可逾越的巔峰《霸王別姬》。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從此之後他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他張國榮。《霸王別姬》開拍前他到北京生活了六個月,專心學戲。程蝶衣是一位男扮女裝的京劇旦角,張國榮如此入戲,以至於陳凱歌準備的一個京劇演員替身到最後也沒派上用場。張國榮為了飾演好程蝶衣這一角色,不僅仔細看過梅宅布置,還買下《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一書認真研究,對京劇表演的程式術語,也細加鑽研,甚至發燒發到三十八度九,還在堅持壓腿。

這部電影最遺憾的就是張國榮以一票之差落選當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坎城影帝,其中有2個主要原因:其一是《霸王別姬》已經獲得當年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評委會希望把其他重要的獎項(坎城影帝)頒給另外的優秀電影;其二就是一位名叫克勞迪亞·卡迪娜爾的義大利評委故意給張國榮投了一票最佳女演員獎。

《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採妮等人主演的武俠電影,於1994年9月17日中國香港上映。這是一部把金庸原著改編得面目全非,卻是最巔峰的武俠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金庸的電影讓人看過之後卻想起古龍,這是最多影評人對此片的評價。

影片獲得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等獎項。男主角張國榮憑藉該電影獲得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千面影帝」梁家輝曾經接受《人間電影》採訪時說:我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叫黃藥師,但是呢,也不是金庸裡面的黃藥師,是一個在沙漠裡面老喝酒的一個人,而且這個人呢,雖然名義上面是一個劍俠,但是他做的不是一個劍俠做的事情,他是一個暗戀桃花源的一個人,一個情人,從我讀金庸小說上理解的黃藥師,他是應該一個很狂妄的一個人,人家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下一步該做什麼的人,怎麼會是一個老喝忘情水的人,醉生夢死莫名其妙,導演也不告訴你,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就是耗時間浪費青春。

劇組在榆林紅石峽景區拍攝時,條件非常艱苦,不僅風沙大,演員和工作人員每天還要開車三四個小時去片場。在榆林拍攝一年多的時間裡,張國榮是唯一一個從頭到尾全程在榆林拍戲、最後一個離開的演員。

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中塑造的歐陽鋒堪稱經典。張國榮的表演不僅自然細膩,而且成功詮釋了歐陽鋒的多重性格。內心熱情如火,外表冷如冰霜,閃爍的眼神,虛偽的笑容,他將一個孤獨、驕傲、追悔、痛苦的歐陽鋒詮釋的絲絲入扣。

《槍王》是2000年嘉禾電影出品的槍戰片,由羅志良執導,張國榮、方中信主演。在《槍王》裡,張國榮嘗試轉型,他一反往日的瀟灑模樣,飾演殘暴、冷酷、無情的殺人王,開拍前張國榮特別去研究電影《沉默的羔羊》,揣摩戲裡變態殺人魔的演繹方法,並且要求化妝師儘可能地把他弄得越頹喪越好。雖然在電影裡飾演用槍殺人的殺人王,其實張國榮本人並不熱衷玩槍,他完全是憑著多年的拍戲經驗來演繹角色。

在這部影片中,張國榮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之前慣以形象截然不同的他,他對Rick這一頂級變態射手,人格分裂的深諳,在近乎瘋魔般的表演中,那陰鬱茫然的眼神,詭異頹廢的神態,都將一個殺人產生快感,掙扎在理智與瘋狂之間的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

以上都只是挑選了其中比較重要的歌曲和影片,張國榮還有其他很多動聽的歌曲和優秀的電影,大家看完文章可能會發現還少了一部重要的電影,因為這部影片我想作為結尾對他說一句話:

不如我們由頭來過!

#張國榮#

相關焦點

  • 雖然張國榮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但奇蹟的見證永遠不會被記住
    當你看到燦爛的星河,請在你的心中記住我十七年前香港東文華酒店,一代巨星倒下了,就像《阿飛正傳》中的無腳鳥的命運,這隻鳥一生只能降落一次,而那一次就是他死的時候。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哥哥的張國榮,帶著萬千的愛,毅然告別了這個世界。
  • 懷念哥哥張國榮,你走了,因為善良我們不會忘記你
    有一次,拍戲結束後與哥哥張國榮同坐一輛車回家,互相聊及彼此現狀時,林青霞被哥哥問到過得好不好,明知演員拍戲背後的心酸,也只有同行人才感同身受。一句「過得好不好「觸動心弦,當時的林青霞淚如泉湧。對此,哥哥張國榮一把摟過傷心的林青霞,對她說:」我會對你好的。「你的善良,也許拯救了一個家庭的幸福。善良的心就是太陽,溫暖人心。
  • 今天寫張國榮:風繼續吹,你仍未歸
    詩人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是為了看看太陽,和心愛的人牽手走在大街上。哥哥做到了,他只是不能由頭來過了。還記得電影《春光乍洩》裡的何寶榮嗎,他永遠都在跟黎耀輝說:「不如我們由頭來過」。黎耀輝,何寶榮,離開香港,來到阿根廷,在布宜諾斯艾利迷了路。他們一路找尋,一路互相照料,也一度離開對方,去找新的刺激。
  • 為什麼你總是懷念他:永遠的哥哥——張國榮
    為什麼今天我要再說哥哥張國榮?今天又不是什麼紀念日之類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突然想起了一個段子,就是問:你知道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嗎?那個答案可能就是我的答案吧!在張國榮40多年的經歷中,既充滿了沉寂,也充滿了傳奇。沉寂,歷練了他,讓他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傳奇,鼓勵了他,讓他收穫了應有的獎勵。
  • 4月1號是愚人節,也是哥哥張國榮離開我們的第17年
    用「國際巨星"這個詞來形容哥哥張國榮不為過。二、他是謙遜、努力和優雅的象徵沒有明星光環的哥哥和我們一樣,會哭會笑。但正是這種純潔與自才更讓我們著迷。在剛踏入了娛樂圈的時候,哥哥的工資不高,生活很是節儉。每天只在公司食堂吃飯。
  • 離世17年張國榮已被淡忘。但哥哥和寧採臣,卻永遠活在國人心中
    張先生,二十五年前你束髮帶妝在霸王別姬的戲臺子上成就了程蝶衣,十五年前你頭也沒回地離開了人間戲臺子。張先生,你曉得嗎?十五年了,四大天王老了,祖賢青霞曼玉也歸隱了,娛樂圈起起伏伏早已換了天地。張先生,你知道嗎?十五年後的你依舊在百度沸點榜上排名前三,我們還記得你,記得你的阿飛,宋子傑,寧採臣,卓一航,顧家明,何寶榮。
  • 由頭嚟過———Back to square one
    唔鹹唔淡    □ 何穎珊 積夫盧專欄    由頭嚟過    牛筋字典    「解釋」    1.由頭嚟過,意思就系重新開始,從頭來過。本來冇乜特別,但因為一句臺詞而大紅。    2.
  • 張國榮:我永遠是孤獨的!難怪告別演唱會上哥哥一定要唱這首歌
    沒什麼可給你,但求憑這闕歌謝謝你風雨內,都不退願陪著我暫別今天的你,但求憑我愛火活在你心內,分開也像同度過張國榮的《共同度過我的哥哥也非常喜歡張國榮,經常在家聽哥哥張國榮的歌。因為哥哥的耳濡目染,我也漸漸喜歡上張國榮,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認真聽張國榮的歌是從「張國榮浪漫」的卡帶開始,B面第一首,就是「共同渡過」。後來哥哥買了一本書叫《張國榮的時光》,作家志摩千歲。
  • 你離開的第17個愚人節來了,張國榮哥哥你在他鄉還好嗎?
    4月1日,愚人節又來了。這本是一個可以自由開玩笑、玩鬧的日子,卻因為17年前你的一個玩鬧,讓它變得不再是玩笑。我們相信,你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17年了,哥哥你在他鄉還好嗎?2003年,張國榮就要迎來自己47歲生日。然而在4月1日這一天晚上,他卻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跳下,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6歲。
  • 紀念永遠的哥哥,張國榮。電影《阿飛正傳》裡的傳說
    堅強如我, 像飛蛾撲滅我愛你的火。」那個穿著睡衣唱歌的超級巨星。還是《阿飛正傳》裡講到「有一種鳥,一開始飛就可以飛,到死的一天才落地。」那隻無腳鳥的傳說。《阿飛正傳》是一部經典文藝片,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等主演,1990年12月15日在香港上映。
  • 張國榮這首歌被稱為「有毒」,哥哥你還有多少驚喜在等著我們挖掘
    然後,他舉例:就像唱<第一次>那首歌,張國榮唱,少女們眼冒心心,黃子華他自己唱,卻被暴打,被人說:下流! 後黃子華忠告:不要學哥哥。確實不是誰都可以如哥哥這般將歌曲唱得既深情又性感,性感中又有帶有嫵媚和神秘,卻不失男子剛氣。
  • 「哥哥」張國榮和唐先生的驚世駭俗的愛戀,懷念「哥哥」!
    這部電影好似專門為哥哥張國榮量身打造一樣,張國榮的演技在整部電影中一直都處於在精彩高光的狀態,哥哥太適合這種角色,成功塑造了旭仔憂鬱孤獨的浪子形象,就一個眼神足以把你拉進去戲裡。憑藉在《阿飛正傳》中的精彩表演,終於讓「哥哥」張國榮,加冕了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張豐毅on《霸王別姬》:當時我們都躲著張國榮,他一點也不行動
    熟悉國產電影的觀眾不會忘記感動無數人的電影《霸王別姬》。也正是從這本書中,陳凱歌確立了中國三位著名導演的地位,這也是哥哥緬懷的最重要在無數人心中的作品。由陳凱歌導演,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導演,中國香港於發行。
  • 張國榮在1993:為什麼我們再拍不出《霸王別姬》?他就是答案
    張國榮的故事太多了,我們就先從1993年的坎城說起好了。那一年,我們見識了中國電影真正的風華絕代。張國榮和鞏俐、陳凱歌一起走上了坎城紅毯,電影一舉拿下金棕櫚獎,而張國榮僅以一票錯失影帝,原因是有一位評委把他投了最佳女演員。
  • 已經過去75年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新華社發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我們不會忘記年僅35歲的抗聯英雄楊靖宇戰至彈盡糧絕竟以枯草果腹在敵人的瘋狂追殺下永遠倒在長白山下的一棵青松旁面對敵人的勸降楊靖宇回答:「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資料圖片:楊靖宇我們不會忘記每一個慷慨赴死的抗戰英烈背後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1942年5月25日日軍重兵包圍了
  • 是程蝶衣是宋子傑是寧採臣,我們為什麼還是如此懷念哥哥張國榮?
    提起張國榮,不知道大家瞬間想到的是什麼,是可惜?是懷念?是佩服還是喜愛,掐指一算,哥哥張國榮已經離開我們十七年了,然而他似乎並沒有被我們遺忘,仍然活在我們的回憶當中。哥哥張國榮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影視歌全面發展,憑藉音樂和電影,張國榮在亞洲獲得了超高的人氣,是一位成功的歌手、演員和音樂人,對華語樂壇和影壇均作出巨大的貢獻。
  • 陽春三月,我們不會忘記你
    陽春三月,我不會忘記你。在這一個春天,在花開似海的季節,人們開始可以在鮮花下欣賞美麗的花兒,人們可以跟著自己最愛的人,跟著最愛自己的人,在燦爛的春光下,盡情的享受久違的陽光,享受春的氣息,享受人生的美好。
  • 張國榮的摯愛唐鶴德有多好,這是一個連哥哥前女友都嫉妒的男人
    哥哥曾經說過:「我是也要追求一個,要待我非常非常好的人,我也要待他非常好,就是從一而終」哥哥這個男人你找到了,而且他真的是非常愛你。忠貞不渝的感情永遠值得尊重。後來張國榮上了毛舜筠訪談節目,兩人在節目中侃侃而談,完全沒有因為是前男友關係而尷尬。那時候張國榮身邊已經有了唐鶴德,毛舜筠也已經結婚了,毛舜筠問張國榮:我不明白你為什麼喜歡他(唐鶴德)?」在前女友詢問下張國榮並沒有表示驚訝而是回答了四個字:「因為他好。」毛舜筠對張國榮說:「我很嫉妒,他(唐鶴德)真是太好,你知道嗎?
  • 王傑宣告退娛樂圈,以張國榮歌曲結尾,他忘不了曾經哥哥的那些好
    直到王傑在迷茫之時,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那個人就是哥哥張國榮。4.娛樂圈的更新迭代有多殘酷?我們作為見證者,自然是知曉的。在王傑人生最低谷期,認識了張國榮,張國榮並沒有因為王傑現在的名氣,排斥他,或者輕視他。去掉現實的名利,張國榮和王傑的感情,一直都非常的好,張國榮一直充當著哥哥的角色。據網上爆料,那時的王傑在歌壇卡位已經不夠了,因此很多聚會,或者在舉辦活動時,王傑都會非常自覺的站在最邊邊上。
  • 同樣演寧採臣,張國榮經典,劉奕君搞笑,陳星旭讓我們相信愛情
    飾演小倩的李凱馨我曾做過介紹,所以今天很哥不說她,重點和大家聊聊寧採臣的扮演者陳星旭。在說他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還有誰演過這個角色:1、張國榮—經典很多影迷都稱張國榮為哥哥,這個暱稱出自《倩女幽魂》,可能誰也沒想到片中聶小倩的那一聲「哥哥」,竟成為大家戲外對張國榮慣用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