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鮮花作為「美麗產業」,正走進千家萬戶。交匯點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省設施花卉發展迅速,規模已超30萬畝,位居全國第一。盆栽花卉、鮮切花產業快速崛起,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引領,彰顯高效農業富民優勢。
八卦洲切花百合生產
走進江蘇中荷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鮮切花大棚,工人們正忙著分苗、理花、挑花梗,這裡培育的蝴蝶蘭V3品系將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等地。公司董事長孟小濱介紹,作為全國最大的蝴蝶蘭種苗和球根類花卉種球供應商之一,公司年產蝴蝶蘭種苗500萬株、高檔盆花100萬盆,年進口3000萬粒百合、鬱金香等球根類花卉種球,產品覆蓋全國20餘個省市。
「我們注重花卉科研開發,先後承擔了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培育開發出10多個種類的園藝植物新品種,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孟小濱說,去年公司營收近4000萬元,較上年增六成,預計到2022年蝴蝶蘭種苗生產量將達1000萬株,鮮切花生產規模將突破500萬枝大關。憑藉著技術創新與產品質量優勢,在由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組織的「2019國際種植者」評選中,公司獲「2019國際種植者」鮮切花類銀獎。
南京藝蓮苑荷花盆栽生產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江蘇現代農業(花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瞿輝告訴記者,全省花卉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呈現觀賞苗木、盆栽花卉、盆景、花壇植物、鮮切花、觀賞草坪同步發展的良好態勢。花卉種質創新、新品種種苗規模化繁育、水肥一體化灌溉、栽培環境智能調控、設施花卉高效促控栽培、物聯網技術應用等成果顯著。
提質增效,「蘇花」興了產業、富了口袋。新沂市是我省傳統糧食作物產區,近年來,新沂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步伐,大力發展鮮切花高效產業,在多個鄉鎮建立起鮮切花種植基地,已經形成馬陵山鎮十裡長溝、草橋鎮十裡長廊兩個出口鮮切花產業園區和棋盤鎮鮮切花種苗繁育基地「兩園區一基地」格局。新沂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徐士才介紹,以草橋鎮為核心的切花菊產業園區,集聚了沂岸花卉園藝、輝寰農業、富地達現代農業、九月鮮切花專業合作社等數家花卉企業,從事切花菊出口訂單生產,形成了種苗培育、田間栽培、病蟲防控、篩選分級、貯藏運輸等產業鏈,帶動周邊200戶農戶參與切花生產,年人均增收一萬元以上,促進了鄉村產業發展。
江蘇裡下河地區農科所春蘭生產
目前,新沂切花菊種植規模由原來不到1000畝,增加到1萬多畝,年產鮮切花菊3.2億支,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年出口量達6500萬支,創匯超千萬美元,總出口量佔全國出口切花菊的30%以上。切花菊種植面積、產量位居全國縣域之首,已經形成「中國切花菊看新沂」的局面。
在東海縣,通過種植鮮切花,有相當一部分人蓋起了樓房,實現了脫貧致富,改善了生活質量。雙店鎮北溝村種植大戶單華雲從單一的種植戶變成了花卉種植、銷售兼顧的經紀人,種植面積達到100多畝,並在縣城買了兩套住房。雙店鎮三浦村張愛國通過種植鮮切花不僅買了小汽車,還在湖北投資種植鮮切花。
南京棲霞區八卦洲街道特色花卉苗木生產面積超2000畝、年產值達6100萬元。棲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孟桂正介紹,引進花卉產業,不僅提高了當地農業綜合效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而且對周邊產業、周邊農戶起到輻射帶動的作用。花卉企業採取「公司+農戶」模式,實現訂單生產,收購統銷,近兩年,花卉企業帶動周邊農戶400餘人就業,實現每人年均增收3萬元。
常州祝莊園藝有限公司鳳梨生產
「全省加快打造各類特色花卉鄉鎮,花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瞿輝介紹,我省有各類花木交易市場181個,武進夏溪花木市場、如皋花木大世界、揚州阿波羅花木批發市場、沭陽國際花木城等年營業額數十億元,市場覆蓋全國。去年武進夏溪花木市場銷售總額近200億元,是全國交易量最大的花卉綜合性交易中心。園藝中心、花卉超市、花園中心等家庭園藝市場不斷壯大,網店、微商、電商等網絡營銷快速發展,構建了多元化的花木產品營銷業態。
交匯點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