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鎮 小口罩做成大產業

2020-12-16 瀟湘晨報

在桐城市西隅有個俗稱「小上海」的鄉鎮——青草鎮,在2020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個不起眼的西鄉小鎮卻因為一枚小小的口罩在全球出了名——為你我健康保駕護航。

政府甘做後勤服務員。2003年,青草口罩產業並不景氣,在政府的建議下,部分口罩生產企業組織起來成立了青草鎮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協會,報團取暖,資源共享,齊頭發展。如今,協會成員單位近200家,範圍覆蓋省內各主要產業集中市縣,並向全國各地拓展,其影響力正觸及歐美、東南亞、非洲等世界各地。疫情期間,政府指導協會在資源調配、原材料供應、出口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安排機關工作人員駐企,在督促企業抓緊生產防疫物資的同時及時解決生產問題。2020年元月28日,全鎮生產KN95口罩27家企業全部加班加點擴大生產,日產能30餘萬隻。自1月29日起,政府成立由青草鎮、桐城市科經局、桐城市市場監管局、桐城市公安局組成的口罩生產經營管理領導小組,從產能、質量、價格、市場秩序等方面加強管理,日產口罩統一調度。政府機關駐企人員配合派出所、市場所加強巡查,嚴厲打擊以次充好、坐地漲價、倒買倒賣等投機或違法經營行為,保證口罩質量。為了全力推動青草鎮安全健康防護用品提檔升級,政府投資10億元,佔地200餘畝的青草鎮安全健康防護用品智能製造產業園已於8月份正式開工,預計2023年完工,達產後年產值5億元,上繳稅費3000萬元,將帶動上下遊相關服務企業約100家,直接吸納就業人口約1000人,間接帶動上萬人就業。

企業主勇做加速度運動員。青草勞保產業的歷史由來已久,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嶄露新角。得益於企業負責人的堅守奉獻、創新發展,青草鎮獲得過「安徽省產業集群專業鎮」殊榮。疫情期間,青草鎮大小企業主先後高薪聘回員工,開足馬力生產防疫物資,累計捐贈KN95口罩70餘萬隻,平價供應KN95口罩1039萬隻,一次性平面防護口罩167萬隻,2020年協會黨支部獲得「安徽省先進黨組織」稱號,部分企業負責人獲得「抗疫好人」光榮稱號。2020年3月,安徽惠友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獲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正式具備醫用防護口罩生產資格,填補了安徽省醫用防護口罩產品生產空白。如今,青草鎮已有兩家無菌車間,並有全年不間斷的全球口罩訂單從青草走向世界。

群眾巧變質量監督員。在青草鎮,隨處可見監督員。一枚小小的口罩放在手上,看一看,捏一捏,質量好壞立馬見分曉。口罩戴得多了,自然就會提高對所戴口罩質量的要求,質量不好的口罩,群眾不會買也不會戴,如此倒逼企業更新生產材料,提高生產工藝,形成口罩生產市場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讓更多群眾戴上更合格、健康的口罩。

11月的青草鎮,天空蔚藍,空氣清新,大大小小口罩車間機器交錯運作的聲音仿佛是在合奏一支家國健康之曲。

(湯超 高遠)

來源:安徽日報客戶端

編輯:李海波

審核:段長青

終審:楊華

【來源:桐城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車谷也產小口罩!武漢開發區在華創會上收穫大健康產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簡俊暉 通訊員張敏 李正東 冷銳)中國車谷也要生產口罩了?日前在漢舉行的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暨「一帶一路」國際化論壇上,武漢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確認了這個信息。該論壇作為第二十屆華創會的組成部分,武漢開發區積極參與,並收穫多個大健康產業項目,其中就包括口罩生產。
  • 疫情下迎契機 專家名廚探討「小麵食」如何做成「大產業」
    然而回顧這大半年,年初人們居家避疫之際,速凍水餃、麵點等食品廣受青睞,成為「宅家口糧」。在疫情有所控制,城市復工復產之時,各類大型餐飲尚無法全面復工,許多餐飲麵食小店則火爆營業,迎來發展契機。22日至26日在陝西鹹陽舉行的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上,來自全國多地的餐飲行業協會負責人、名廚專家匯聚一堂,探討如何把握契機,將「小麵食」做成「大產業」。
  • 蘭州新區中川鎮:小杏子做成大產業 農民走上「杏」福路
    小杏子做成大產業 農民走上「杏」福路盛夏7月,正值杏子成熟時節。中川鎮元山村杏樹隨風搖曳,枝頭掛滿沉甸甸的大接杏,金燦燦杏子在陽光和綠葉的襯託下,散發著甜蜜誘人的芳香。蘭州新區中川鎮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由於地理條件獨特,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大接杏以個頭大、顏色鮮、味道甜而遠近聞名。今年以來,中川園區黨委、管委會立足實際,緊緊圍繞壯大農業支柱產業發展戰略,充分挖掘大接杏的品牌優勢和市場潛力,以品牌打市場,以規模促增收,大力發展區域化品牌特色經濟。
  • 他山之石|「小柚子」做成大產業——看廣安市百年龍安柚的現代產業...
    「小柚子」做成大產業——看廣安市百年龍安柚的現代產業發展之路日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合廣遂南媒體聯合採訪活動」在廣安落下帷幕。走進園區,只見眼前漫山遍野的柚子樹生機盎然,甘甜多汁的龍安柚更讓採訪團大飽口福。做強產業,要素保障是第一步。據了解,廣安區連續多年持續不斷向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投入項目資金,累計整合各類資金2億元用於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同時區本級每年配套1000萬元資金用於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獎補。
  • 「口罩貓」走紅網絡被做成手辦,網友:這速度也是服了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因為存在著人傳人的現象,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大家都以小家為單位過上了足不出戶的日子。這是一個需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的特殊時期,在12月初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沒有發現新型肺炎的重要性,而當病毒疫情嚴重性一經核實,各大藥店的口罩酒精被一瞬間售空,人與人都是隔著口罩進行交流的。不僅僅是人,連動物也不能避免戴上口罩。
  • 視點|張士海:用小辣椒做成大產業
    張士海:用小辣椒做成大產業 2020年12月18日,正在貴州考察的129團誼坪良風辣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士海接到一個電話,是塔城地區烏蘇市紅星鎮的辣椒種植戶李有軍打來的。「張理事,考察還順利吧?我就是想問問我們明年要種什麼品種。
  • 辣條專業班考核90分才及格 康輝:小零食做成大產業,高!
    有人對辣條的印象可能還是「低端小零食」。其實,近半年來辣條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出口量增長已經超過120%,賣到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背後可是「辣條界」向著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的努力,辣條專業班就是其中一環。「辣條界」希望能讓更多既能把握食品質量與安全又了解市場營銷的人才進入這個行業,去推動業界各個方面的升級。
  • 小杏子做成大產業 農民走上「杏」福路
    蘭州新區中川鎮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由於地理條件獨特,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大接杏以個頭大、顏色鮮、味道甜而遠近聞名。今年以來,中川園區黨委、管委會立足實際,緊緊圍繞壯大農業支柱產業發展戰略,充分挖掘大接杏的品牌優勢和市場潛力,以品牌打市場,以規模促增收,大力發展區域化品牌特色經濟。
  • 日本人把口罩貓做成手辦,承包了整天的笑點,主子也有這麼一天!
    疫情的發展牽動著每個人的心,估計除了上班族之外,其他人都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為祖國做貢獻,不少小區都被封閉了,大家都只在購買生活物資的時候才偶爾出一次門,大家都比較自覺,我看街頭的大家已經沒有不戴口罩出門的了,有的小夥伴甚至幫家裡的貓主子也戴上了口罩,只在貓眼睛的位置在口罩上掏了兩個洞洞讓它看路。
  • 口罩貓走紅外網!被做成手辦,網友直呼想要擁有!然而他卻……
    想必到了本日朋友們也都曉得了戴口罩的緊張性。當今不但是人,有的身邊的人連帶家裡的寵物出門散步,防護錯失也做得很全啊!口罩都給小傢伙們放置上了。臉小的,就戴個小口罩。不曉得是臉太小或是口罩太大,貓貓的一切頭都要被口罩擋住了,還好知心的主人給它挖了兩個眼洞。窩主只以為它小小的眼睛裡填塞了大大的疑惑。
  • 中國最綠城市:如何把「青山綠水」做成產業?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中國最綠城市:如何把「青山綠水」做成產業?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中國最綠城市:如何把「青山綠水」做成產業?三鋼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部部長郭光章介紹,近年來,三鋼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大量環保投資和工藝設備改造升級,如今三鋼已告別昔日「傻大黑粗」的歷史,綠色環保正成為三鋼的新名片。圖為11月24日,參觀者在福建省三明市三鋼集團觀光工廠內參觀。
  • 日本多地口罩大降價,手工、市售和安倍口罩到底有啥區別?
    人們也大開腦洞,用各種材料做出了許多「奇形怪狀」的自製口罩……emmm這一看就是文胸衣剪裁做成的呢……近畿大學在官方推特上展示的「金槍魚口罩」,據說目的是為了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自帶拉鏈的口罩,吃飯喝水都很方便,不得不說是真的酷炫!但問題是,以上這些自製口罩,對於防止病毒感染有沒有效果呢?
  • 陝西商南:店坊河村小瓜蔞種成大產業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近年來,商南縣趙川鎮店坊河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流轉土地積極引進綠色生態產業,大力發展瓜蔞種植產業。今年,店坊河村1000多畝瓜蔞喜獲豐收,小小瓜蔞變成了「小金瓜」,成了富民強村的大產業。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1989年至1997年,老楊曾擔任沙縣縣長、縣委書記。「沙縣能將小吃做成大產業,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對沙縣小吃的關心和推動至關重要。」回憶往事,老楊感慨萬千。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1989年至1997年,老楊曾擔任沙縣縣長、縣委書記。「沙縣能將小吃做成大產業,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對沙縣小吃的關心和推動至關重要。」回憶往事,老楊感慨萬千。
  • 還記得那隻火了的口罩貓嗎?日本小哥把它做成了手辦!
    而且,口罩嚴重不夠用,所以能在家宅著的就儘量不要出去,算是做出了最大的貢獻。但是,最近在網絡上火了一隻小貓咪,因為那隻小貓咪竟然戴了口罩。本來人都沒有口罩戴了,貓咪卻有,看來這個主人真的是有情有義。小貓咪戴上口罩非常呆萌,只露出來兩隻小眼睛和一對尖尖的耳朵,這麼可愛的裝扮讓它瞬間爆火,也該人心惶惶的大家帶去了一些歡樂。
  • 口罩與家居褲銷量齊「飛」,優衣庫今年的產業能否復甦?
    大家都知道今年在疫情肆虐之下,消費者對於抗菌口罩需求大增,尤其是都來隨著5、6月份天氣轉暖,涼爽、透氣的抗菌口罩成為了人們最大的需求。對此,優衣庫推出了輕便透氣、可重複使用的 Airism 系列口罩產品。
  • 日本:把小動漫做成大產業(組圖)
    日本動漫產業的最新進展如何?呈現哪些新特點?影響日本動漫產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中國企業可以從中借鑑哪些有益的經驗呢?  日本動漫市場規模下降動漫作品的商品化日益增強  從長期發展來看,日本動漫產業經歷了兩次明顯變化。從近期發展來看,狹義動漫市場規模有所萎縮,但是廣義市場規模下降並不顯著,一些動漫作品的商品化日益增強。
  • 「口罩貓」火到了日本,還被做成沙雕手辦!網友:沙雕卻好想擁有!
    連貓貓狗狗都十分注意安全,這不最近,有一隻口罩貓火了!因為陪主人去買菜,戴著口罩的樣子實在太可愛了。有網友覺得這個防護措施還不到位,就給貓咪加上了護目鏡。這下,防禦能力大幅度提升,大家都要向貓咪學習,戴好口罩。有些不出門的貓咪,也被宅在家裡的主人戴上了口罩。@ZEZOEYZE:哈哈哈,我麻麻也給我家貓咪做了口罩,手工縫製的。
  • 「中國智造看湖南」根植互聯基因 小口罩「智」變大布局
    一片「平平無奇」的口罩,也能「玩」出許多新花樣。在湖南長沙,有一家相當年輕的醫療企業——大統醫療,口罩生產在這裡變得智能,產業布局打開創新之門,突破傳統的營銷模式瓶頸,走出了一條消費醫療行業的「野」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