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該不該,主要看年輕人需不需要。進廠打工不丟人,丟人的是為了生存還要顧及面子,那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年輕人應該懂這個道理!
打工的目的有多種,要看是否符合當前自己的需求。符合了,就去做。不符合,就想別的法,如此而已,並沒有刻意的該不該。關於這個問題,得這麼想:
1、年輕,多學點無礙
有機會進廠,又有需要,那就進去多學點也無礙。你以為特別簡單的事情,往往是你做不好的事情。年輕,不去多學一點,多折騰折騰,以後還怎麼立足?想一步到位,是很難的。趁著年輕,不妨讓自己多走點「彎路」。之所以加上引號是為了告誡年輕人,彎路可以走,但要走的有價值。別什麼苦都沒吃過,一旦有吃苦的時候了,就一下被幹翻了。
2、打工,拼的是經驗
既然打工拼的是經驗,那幹什麼都無所謂了,至少我是這麼想的。雖然大部的人都想一開始找個好工作,但哪裡有那麼多的幸運呢。所以一開始不要挑三揀四看不上這看不上那,只要自己需要,就去幹。幹得好幹的壞都是經驗,以後再幹別的心裡就有數了,不至於兩眼一抹黑到永久,那你不撞南牆頭誰撞?進廠也可以學到很多經驗的,不要小瞧這份工作。
3、生存,需要有主見
該不該,是別人說的,想不想,是自己決定的。生存需要有主見,不需要聽別人說三道四。別人說的,不一定符合你的情況;別人說的,不一定能說到你的心坎上;別人說的,不一定千真萬確。這是有關生存的決定,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但不要依賴別人。你要有自己的主見,知道年輕可以多學點,打工拼的是經驗的道理,主見自然就有了。
要不要進廠打工,不要問別人該不該,問自己需不需要。別人說的,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說的,只有你才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
反正自己年輕,也已經確定要打工了,那就把決定權留給自己吧。
年輕人,不要猶豫不決,更不要聽風就是雨。自己去嘗試,年輕就是試錯的最好年紀,別等到不年輕了,才想明白這個道理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