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面對疫情對企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威海文登潤通橡膠有限公司持續加大技改投入,注重新產品研製開發,全力突破發展瓶頸,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闖出了一條擴能、提質、增效的轉型升級之路。
威海文登潤通橡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製造汽車內胎、輪胎硫化膠囊的企業,多年來配套服務於普利司通、倍耐力、固特異等眾多全球一線輪胎企業,內胎和膠囊產能分別佔配套市場份額的四成和兩成。儘管產品不愁銷,但公司居安思危,不斷追求精細化管理,去年投資5000多萬元新建1.5萬平方米業內一流的智能化密煉中心,新上4條生產線,目前正在調試設備,預計5月份可全部投產。
威海文登潤通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國章介紹說,新建密煉中心建成後,第一是能夠大大提高產品質量,由原先的氣壓改成液壓,穩定混煉效果;第二是提高生產效率,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我們原先每車的重量是230公斤,現在提高到380公斤,生產效率能提高60%以上。
密煉中心的全面建設是威海文登潤通橡膠有限公司多年來持續進行設備更新換代、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於國章告訴記者,雖說疫情給企業造成了一定衝擊,但由於提前布局,今年一季度,企業總體業績還是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態勢。未來受「整體輪胎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市場銷售下滑不可避免。在這種形勢下,公司抓住危機中的有利時機,積極進行設備智能改造,不斷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實現逆勢發展。他們計劃開發複合型移動式智慧機器人系統,應用於內胎模具的智能清洗。
威海市潤通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國章說:「今年我們計劃投資1200萬對模具的清洗進行智能化改造,與濟南雷射研究所共同研製,計劃5月底開始交付使用。我們採用雷射清洗模具能夠大大改善操作工的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同時也能夠改善產品的外觀質量。」
國章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文登區委、區政府一系列暖心、穩心政策的密集出臺、落地,為企業增添了很大的發展信心和動力。
面對轉型日益迫切的新形勢,威海文登潤通橡膠始終以創新作為驅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專注於內胎行業的精耕細作,已從初創時期的佔穩市場,發展到引領市場,真正實現了小內胎撬動大市場。
文登融媒體中心 張建軍 王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