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這裡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千年前,鹿群不斷地動蕩著。
河南南陽,雖然現在不是有名的大城市,但是這片土地對中國的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西漢末,王莽篡朝、南陽人士劉秀舉兵建立東漢基業,南陽的「帝鄉」這個稱號一直流傳至今,南陽盆地的東緣,桐柏山腹有桐柏縣。
公元598年,隋文帝楊堅在桐柏山麓設立桐柏縣,宋元期間,桐柏縣多次報廢,明成化12年(1476年)重設桐柏縣,沿襲至今,桐柏縣位於豫、鄂兩省的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有「喉嚨一樣」「信西的屏障」的說法,從春秋戰國時代到現在,這裡展開了許多歷史爭奪戰,留下了許多傳說和文物古蹟。
根據史書記載,桐柏以前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天下之大,桐柏被選為七十二中之一,絕對是龍藏,中國的長江分界線也算是比較重要的,桐柏縣以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盤古文化、紅色文化為中心,打造了自然和人文統一的旅遊勝地。
古語裡有「盤古開天地,血淮汙」的說法,桐柏是淮河的發祥地,在這裡封存了「中國盤古之鄉」,同時也是中原佛道文化的發祥地,佛教臨濟宗白雲系是桐柏山創立的,這裡有中國四大名寺之一的水簾寺,花盛開,晨鐘晚鼓,香氣不斷,古寺旁邊有觀音禪林、妙法寺、石盤寺等,據說「與一地多寺、寺相連」,被稱為「中州一絕」。
桐柏山淮源風景區有水簾洞,明清有桐柏八景的記錄,這裡的「水簾掛雪」正是其中之一,桐柏八景還包括桃花洞的「桃洞鋪霞」,著名軍事家的孫儷曾寫道260年前在這裡建了一座洞口前的普化寺,桐柏山主峰的白頂高約1140米,這裡風景秀麗,雲海飄浮,特別是山頂的名剎雲臺禪寺,驗證了深山藏古寺的說法。
這裡是淮河的源流,據說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引退後的隱居地正是該源附近的張良洞,此外,桐柏縣有高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紅桐文化的發祥地之一,1945年10月24日的「桐柏三軍會師」在我國解放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桐柏縣的歷史和風景不僅在這裡,還有更多的美麗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