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一部作品因為動畫成績不理想,成為了有生之年尚能夠理解,又或是作者仙逝實屬無奈。但是一部作品因為作者逃稅被抓成為有生之年,這個作者也太不靠譜了吧。沒錯,這部作品就是《紀錄的地平線》,一部不太一樣的遊戲穿越異世界作品。
一看到這種界面,是不是就喜歡上了,別忙,後面驚喜連連。
不同於大名鼎鼎的SAO,紀錄的地平線雖然回不去現實世界,但是在遊戲裡面死了也是能夠復活的,雖然會丟失一點記憶。可即使這樣,還是有玩家以搶奪、殺戮別的玩家為樂趣,真是到哪裡都有紅名啊。
這部作品全程保持了穩定的戰力體系,向玩家展示了一副標準的RAID副本攻略之旅,讓我不禁回憶起了當年的WOW。
遊戲變了,還是玩家變了
當WOW還是那個曾經可樂瓶蓋換CD-KEY的年代裡,掉一次線就意味著至少要排半個小時隊;打一次RAID等人可以等上個把小時,即使替補也願意在語音待命4小時以上;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願意為你的精英任務白白幫上一個小時。那便是永遠都回不去的60年代。
曾經WOW,曾經的回憶。
70年代一切開始發生變化,到了80、90年代,一切都不一樣了。副本越來越簡單,需要的人數越來越少,數字越來越大,裝等越來越高,然而味道卻已經全都變了。
懷舊服的重開,讓人再次體會到了排隊的樂趣,卻再也體味不到了那種升級的驚喜,萍水相逢的情誼,一起浪跡山頭的閒暇。大螺絲輕易倒下,讓人再次看到了暴雪的誠意,它一直替我們沒有時間而減負,走形式的巡邏小怪數量,降智的BOSS,隨機來隨機去,連心情也成了隨機。
初代玩家大都已經結婚生子,客觀上的確沒有了當年的閒暇時光,但是主觀上可能是我們都浮躁了。曾經的我們,會手把手的教一個環保裝的小白,而如今裝等不夠的統統不要;曾經的我們只要有心,隊伍的大門向你敞開,而現在,對不起沒有經驗不要。我想起了一個笑話:
RAID打BOSS,永遠是我們樂此不疲的事情。
求職者:」你好,我需要這份工作。「(所有的)面試官:」我們只要有工作經驗的人。「循環對話N次以後,求職者崩潰了,一群羊駝跑過,求職者內心是迷茫的:我該怎樣在沒有工作的時候積累工作經驗,然後才能找到一份工作?
沒關係,有G團,有代練,由於我們的浮躁,一切都寄希望於快速求成,專業的團隊應運而生。
老闆,您躺著就行,一切交給我們。
現實生活中的有錢王道、勾心鬥角、體現在DPS裡的競爭,在如今的遊戲世界裡面一樣不少,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連玩個遊戲都沒有了耐心,標準都向現實看齊了呢。找不回曾經的那種感動,好在還有這部《記錄的地平線》,可是剛看了兩季還沒過癮,打開搜索卻發現作者被抓第三季涼了的消息。
登山望景,曾經是我們的一大愛好。
不知道何時起,原本應當是輕鬆愉快的遊戲卻變成了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切體驗都向獲勝看齊,一邊吐槽著不給力的豬隊友,一邊繼續著下一把。到底是遊戲變了,還是玩遊戲的人變了。
浮躁與急於求成
快!快!再快第一點!
不知道何時開始,我們總想著與時間賽跑,沒有最快,只有更快。做什麼事都急於求成,再也沒有當初的耐心與精雕細琢。我們的壽命在延長,但我們的耐心卻在縮短。如今的動漫界,新番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補番已經沒有補完的可能性了,但其中的精品卻寥寥無幾,許多新番甚至還比不上很多畫質堪憂的老番。
連一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如今也在逐利的大浪中,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對藝術的追求。反而是我們憋了數年的《大聖歸來》和《哪吒》驚豔了世界一把。
我們需要繼續發揚,而非沉浸在回憶之中。
宮崎駿曾說過:最好的動畫在中國。
我們可否還記得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裡,上美給我們留下的許許多多永恆的經典之作。
做什麼東西,還沒做完,就先想到做完以後能夠獲得什麼;而剛剛做完,不再細琢一番,馬上投入市場,還沒經歷市場的檢驗,就已經開始做著春秋大夢。不斷進步的科技減少了許多過去繁瑣的步驟,但似乎也帶走了那別具一格的獨運匠心。
我們對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質量的要求逐漸流於敷衍,口號喊得很響亮,流程一個也不少,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個將將合格的產品,和藝術品相距甚遠。創新一直是主打的旗幟,然而複製粘貼,稍加修改,卻永遠是最快捷的方式。
精彩的副本戰鬥,是本作的一大特色。
這也是為何直到今日,國漫如火如荼,我仍然堅持國漫僅僅是復甦,遠沒有到崛起。這也是為何如今的新番多如牛毛,而每個季度值得一看的卻寥寥無幾,反而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老番,如果不考慮過時的畫質,剩下的都是滿滿的誠意。
先變的從來都是玩遊戲的人,而遊戲卻不得不緊跟著玩家的腳步。配置越來越強,畫面也越來越棒,然而過去的種種感動,卻再也難以找回。曾經追番,只需要選擇感興趣的就好,而如今首先要做的是避免被爛番耽誤了時間。
哪裡都有的紅名,鄙視一下。
我們確實是浮躁了。然而為何?
沒錯,又到了經濟出來背鍋的時候了。過去的社會雖然不現代,但也沒有如今這麼的喧譁,紛紛雜雜的誘惑少了,人們才能靜下心來,專心做事。琳琅滿目的的商品,紙醉金迷的誘惑,動不動就是誰誰創業成功,年入千萬,要麼就是隨便出來做個什麼就能成功,然後月入過萬。
這樣的宣傳真的很不可取,排除一些人想要割韭菜的目的,即使在如今機會遍地,一走運就能乘浪而起,但是靠複製而來的成功,當潮水褪去之時,還沒有掌握自己的生存之道,你又怎知不會摔得很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裕,但我們的人口基數仍然很大,一平均下來,機會從來都是屬於少數人的。沒有那麼多快捷之路,有的只是踏踏實實。看到別人短時間內獲得成功,卻從不考慮別人背後長年累月的積累。
MT這個詞,總是能夠牽動我們的回憶。
浮躁,源於我們的心底,對未來的期許,對周圍人和事的羨慕,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強烈的渴望和自己跟不上的速度,人就會浮了。為何每年那麼多人被騙入傳銷,被人割韭菜,真的是智商欠費?我覺得急於求成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人心浮了,自然不想老老實實,慢慢地進步,總想快速成長,一旦被人抓住了這個心理,很容易落入圈套。
成功,從來都沒有捷徑,從來都需要你自己披荊斬棘,老老實實地沉下心來做事,才是最靠譜的途徑。也希望當你成功時候,不要把你成功的過程輕描淡寫,把後人的節奏給帶偏了。
回不去的從來都不是遊戲,回不去的是我們那顆沉不下來的浮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