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愛哭的人不是劉備,而是曹操,哭手下人才、哭敵人、哭兒子

2020-12-15 顏威說歷史

在我們的印象中,說起對劉備,我們會馬上想到他那個哭哭滴滴、聲淚俱下的樣子。劉備的本領好像就是會哭,一生哭了很多次,在《三國演義》中我們能發現描寫劉備哭的地方有25次。但在正史《三國志》中,描寫劉備哭的地方只有6次。相反,曹操的哭卻高達16次之多。

所以說,歷史上真正愛哭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曹操不僅愛笑,也愛哭,而且哭的特別走心。

讓曹操一生痛苦最多的是他手下的人才,16次中,有10次給了他手下的人才,叫一哭荀攸,兩哭典韋,三哭郭嘉。

一哭荀攸

荀攸跟曹操手下頭號謀士荀彧一樣,都是出自於世家大族潁川荀氏。荀攸是荀彧的族侄,雖然如此,但荀攸實際上比荀彧還要年長6歲,這是中國的宗族輩分決定的。

荀攸這個人,小時候是個神童,長大後又以見識高遠、機警過人聞名。

因為才華橫溢,被大將軍何進看中,將其徵召進宮做黃門侍郎,負責傳達詔令,屬於皇帝身邊的近侍之臣。

後亂世梟雄董卓憑著機遇走上了歷史舞臺,搞得東漢王朝烏煙瘴氣。一些有志之士看不慣董卓的為所欲為,決定聯合起來除之而後快,其中就有荀攸。

荀攸與朝內大臣密謀,準備刺殺董卓,可惜尚未實施行動,便東窗事發。事情敗漏,密謀者統統入獄,他們紛紛嚇尿,有人直接自殺而亡。唯獨荀攸很淡定,每天好好吃飯,心理素質極佳。

《三國志·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系獄,顒憂懼自殺,攸言語飲食自若。」

董卓被呂布誅殺後,董卓勢力瓦解,荀攸重獲自由。他覺得中原太亂,準備去四川,可惜天下大亂被滯留在了荊州。

後來曹操崛起,想起了荀攸,於是寫信給荀攸,希望他能來輔佐我曹操。荀攸本來就對曹操充滿好感,再加上叔父荀彧此時已在曹操處任職,所以接到信後便馬上啟程投奔。

荀攸投奔曹操後,起初擔任汝南太守,不久又升為尚書,雖然名義上是朝廷的官,但實際身份卻是曹操的謀士。

曹操在得到荀攸這個人才後,欣喜若狂,逢人便說:「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

意思是,荀攸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夠和他一同創業,天下可得啊!

而荀攸果然沒有讓曹操失望,為曹操謀劃出諸多妙計,其中包括水淹下邳活捉呂布、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和文丑、火燒烏巢袁紹軍糧,並力主曹操消滅袁紹諸子等等,可謂見識高遠、算無遺策。

《三國志魏書荀攸傳》記載:「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徵伐,常謀謨帷幄。」

而且荀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為人低調,從不邀功。

「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

這一點曹操十分高興,對其十分信任,經常在眾人面前誇獎他,還曾對自己的兒子曹丕教導說:「荀公達,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

意思是,荀攸為人師表,你要對他尊敬。

後來,荀攸在跟隨曹操徵伐孫權的途中,不幸死了。據說曹操聽到荀攸的死訊後,十分很悲痛,痛哭涕淚。

《三國志荀攸傳》:「太祖言則流涕」意思是一提到荀攸就傷心流淚。

兩哭典韋

典韋使一雙鐵戟,勇猛過人,是曹操手下的一員猛將。曹操一生為典韋哭過兩次。曹操一哭典韋是在典韋戰死沙場的時候。

當年曹操接受張繡的投降後,有些飄飄然,一時間覺得自己很牛,於是想當然的將張繡貌美出眾的寡居嬸嬸鄒氏據為己有。

張繡知道自己的嬸嬸被曹操霸佔後,頗感恥辱,因此懷恨在心,但又特別懼怕是曹操身邊的典韋。於是決定先派人去偷典韋的招牌兵器雙鐵戟。

此時曹操正和鄒氏春宵纏綿,張繡帶人殺了進來。身無片甲、沒有了武器的典韋獨身一人於曹操營帳轅門前奮力抵擋敵軍,空出時間,好讓曹操逃跑。

最終典韋身陷重圍,寡不敵眾,背後中槍,血流滿地而亡。據說曹操聽說了典韋的死訊後,痛哭流涕。

《三國志典韋傳》:「太祖退住舞陰,聞韋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

後來曹操再次引軍至宛城攻擊張繡,行軍經過淯水,忽然在馬上放聲大哭。大家都搞不清楚什麼狀態。

曹操說:「吾思去年與此地折了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意思是觸景生情。

隨後曹操下令屯住軍馬,大設祭筵,弔奠典韋亡魂。操親自哭而祭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結果從士卒到將領,無不為曹操的真情所感動。

三哭郭嘉

當然,曹操最讓後世人感動的是哭郭嘉,一生為其哭了三次。

郭嘉是曹操最重要的謀臣之一,可以說是曹操早期爭霸天下的第一謀臣。

郭嘉的本事有多大,

《三國志·郭嘉傳》:「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意思是,郭嘉還在的話,我也不至於狼狽到如此境地。

難怪曹操要哭郭嘉三次了,曹操第一次哭郭嘉,是在他採納郭嘉建議,率大軍遠徵遼西沙漠途中。

這一仗十分艱苦,一路上風沙瀰漫,人馬行進十分困難,郭嘉因水土不服而「臥病」床上。曹操聽說後,十分心疼,前來看望。見到郭嘉就流淚:「因我欲舉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致染病,吾心何安?」

都是我的錯,要不是我遠徵沙漠,也不至於病倒,我心不安啊!

結果幾句關心和愛護使郭嘉大為感動。

曹操第二次哭郭嘉是在郭嘉去世的時候,郭嘉去世後,曹操去悼念,大哭:「奉孝死,乃天喪吾也!」回顧眾官曰:「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

意思是,失去了郭嘉這樣的人才,我以後怎麼辦啊!

第三次哭郭嘉是在赤壁之戰後。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完成了一統北方的曹操,決定南下,一舉蕩平盤踞在江南的群雄,最終完成天下一統。

所以,這一戰,曹操志在必得,沒想到兵敗赤壁,幾乎全軍覆沒。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放了他一條生路。

隨後曹操放聲大哭:「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可以說,這一哭,驚天動地,沒有哪一場景比此悽惻、悲壯,沒有哪一哭比曹操這一哭更悲切和沉痛!

是啊,郭嘉如果還在的話,我曹操也不至於淪落如此,敗得如此之慘。這一哭,堪稱「千古一哭」

當然,這一哭,與其說哭郭嘉,倒不如說哭對統一中國夢想的破滅和絕望。

難怪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達到了悲傷的頂峰。

除此之外,《三國志》記載曹操痛哭的地方還有:

哭敵人,或者說對手袁紹,當年曹操平定鄴城後,親臨老對手袁紹的墓地,「哭之流涕」。

哭兒子曹衝,他的愛子曹衝雖經多番醫治、祈禱,但仍然無濟於事,於十三歲去世,曹操「哀甚」,「言則流涕」

還有哭其他下屬的,比如任峻。公元204年,建安九年,任峻去世,「太祖流涕者久之。」

比如鮑信。公元192年,初平三年,鮑信與黃巾軍力戰而死,曹操出金懸賞也未找到屍體,只能用木刻替代,「祭而哭焉」。

比如袁渙。郎中令袁渙亡故後,「太祖為之流涕,賜谷二千斛」。

比如龐德。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龐德被關羽所殺後,「太祖聞而悲之,為之流涕,封其二子為列侯」。

針對曹操的哭。毛宗崗曾點評說:「曹操前哭典韋,而後哭郭嘉;哭雖同,而所以哭則異——哭典韋之哭,所以感眾將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眾謀士也。前之哭勝似賞,後之哭勝似打。不謂奸雄眼淚既可作錢帛用,又可作梃杖用。」

雖然,曹操的哭帶政治成分,但何嘗不是感情呢?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三國時期的曹操的確是一個性情中人。

他能哭能笑,喜怒哀樂都能看得到,是一個愛憎分明,有恩必報,有怨必報的人,他惜才、念恩、重情,愛朋友,戀舊。

當戰友,下屬一個個戰死沙場後,他就會感慨,繼而落下了眼淚。

哭是人之常情,情到深處哭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可惜,我們被小說《三國演義》被「洗腦了」,總以為曹操是個小人,寡情薄意之人。

其實,曹操真的很可愛,他的這些哭最能體現他的真情實感。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三國中,劉備真是哭出來的江山嗎?是什麼原因讓他多次東山再起?
    三國有很多套路,而劉備的哭法就是一個很深的套路,甚至有人說劉備的江山在哭,除了哭法,劉備什麼也不會。可是,堂堂的一國之君,蜀漢的開國君主,怎能只哭?但話又說回來,劉備這輩子真的哭得有點多,幾乎沒有一次不哭的大事,這很讓人困惑,劉備真的哭江山嗎?他為什麼要東奔西跑呢?
  • 不同含義的哭,劉備到底有多愛哭?
    特別是關二哥,特別容易吃醋,於是劉備就說了那句成語:如魚得水!諸葛亮對於我劉備來說就是這個關係,你們倆兄弟就不要多說了。關張二人在劉備身邊待的久了,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閉嘴,那還是拿捏的很到位的。所以從此不再附言。這段日子劉備鍋的很開心,特別是在博望坡打了一仗,當時劉表有點後悔收留劉備,為啥呢?原以為收留劉備能為了對抗曹操,但是沒想到劉備羽翼漸豐,而且曹操暫時也沒有南下的意思。
  • 都說劉備是愛哭鬼。我卻從他的三哭之中讀出了成年人生活的不容易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那可真的是一個「愛哭鬼」的形象了。劉德華有首歌唱得好「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中,男人就應該剛強,任何流淚的行為都被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表現。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之中,眼淚卻可能代表著仁慈、善良等特殊含義而不是一味的軟弱。今日一文,我們就看看《三國演義》中塑造的愛哭鬼劉備的形象。
  • 世人都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那麼事實的真相確是如此嗎?
    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到一個蜀國的君主,一路走來很是不容易,其中的艱辛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而世人卻說劉備的江山是用眼淚哭出來的,騙取別人的同情,不是憑自己的真本事打下的江山,那麼真實的劉備真是如此不堪嗎?
  • 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為何要哭郭嘉,是因為他想起了郭嘉的那條計謀
    那麼,曹操為何要哭郭嘉,難道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他要防備火攻嗎?一、在戰役中,有人看出了孫劉聯軍火攻的跡象。其實,在整個戰役期間,雖然周瑜、諸葛亮的行動十分隱秘,但是他們的意圖還是被一些人有所察覺。首先第一個就是徐庶。在龐統到曹營獻連環計的時候,徐庶就看出孫劉聯軍要用火攻。為了全殲曹軍的水師,龐統才讓曹操將船隻都鎖在一起。
  • 諸葛亮之死,為何被其迫害的李嚴哭得最傷心,甚至「激憤而死」?
    哭亮也是哭己李嚴哭得傷心,不是真心感念諸葛亮,而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斷絕。實際上,他二人關係並不好,是諸葛亮上奏劉禪列舉他的種種過錯,把他貶為庶民的。公元222年,劉備伐吳大敗,逃回永安。急召李嚴到身邊,任命他為尚書令。
  • 最愛哭的女人是誰?不是林黛玉,而是她!
    《紅樓夢》裡林黛玉最愛哭。花開敗了要哭,寶玉沒開門要哭,收到家鄉之物也要大哭一場,但即便如此,沒有人覺得愛哭的黛玉作,反而說她是真性情。而同樣童年顛沛常寄人籬下且愛哭的伊能靜,卻被人說成是「作精」。所以,有網友說莫名其妙,當然關注她的人應該知道,人家正陷在與哈林離婚的創傷裡呢。或許,哭是治癒創傷的良藥,但下次還是希望伊能靜小姐姐哭之前看下場所啦。畢竟,咱們的林黛玉小姐姐大多數哭的時候,是避開人群的,或獨自在閨房默默垂淚,或一人在樹下邊作詩邊悲泣。
  • 于和偉演過曹操,也演過劉備,到底哪個角色更經典?
    《新三國》裡于和偉演的劉備,相對於老三國來說,少了幾分仁德,多了幾分野心。雖然不如老三國更貼近原著,但是《新三國》本身就不是一部歷史教育片,他在很多方面都加入了導演和演員自身的解讀和想法。事實上《三國演義》的劉備也應該是具有稱霸天下野心的英雄,而不是一個真的只為復興漢室的君子。劉備雖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可是到底是不是只有天知道。
  • 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笑哭」成為全球最受歡迎表情
    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挺過來的,笑著挺過來,或者哭著挺過來。笑的種類很多,微笑備受推崇,是全球最好的通用語言;嘲笑和譏笑最為不好,它帶有很強的攻擊性,能讓別人的勝利不堪一擊,能使別人的挫敗更為強烈,不過我們很喜歡使用,嘴角下壓,自信心爆棚。哭的種類也很多,無論哪種哭都沒有攻擊性,也較為真誠,很少有假裝的哭。
  • 三國演義: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老版哭的自然,看到新版:你哭早了
    劉備在打拼事業的進程中一直鬱郁不得志,甚至被人打得連安身之地都沒有,於是他深刻的明白,想要成功必須有高人相助,在水鏡先生的引導之下,他聽說了諸葛亮的名字,於是就有了後面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三次來到他的草廬之中,二人見面之後交談天下大事,劉備才知諸葛亮果然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於是跪下來請求他出山幫助自己,可遭到諸葛亮拒絕,於是劉備就就開始哭了,準備用真情來打動他!
  • 劉備跳舞太魔性,但他最經典的角色卻是曹操
    2010年,于和偉在新《三國》中扮演劉備,沒想到10年後,劉皇叔突然火了,估計于和偉自己都一頭霧水,好好的劉皇叔咋就成「網紅」了。于和偉扮演的劉備真的不輸孫彥軍版,甚至有比老版更出色的地方。 說起劉備,很多觀眾心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老哭。孫彥軍版劉備過於尊重羅貫中,他哭的戲份太多了,只有遇見孫尚香的時候才出來秀秀武藝,其實這樣安排有些失衡,無形中將很厲害的劉備給削弱了不少。
  • 劉備好歹也是三國英雄,為何在現代專家嘴裡,連君王都不是了呢
    劉備心裡空落落的,總覺得有人搶了他的東西。可是他怎麼都夠不到漢獻帝,畢竟漢獻帝是曹操留給他兒子的遺產,跟劉備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劉備要想成為真正的皇帝,顯然合法手續已經辦不了了。這個時候諸葛亮跑來對劉備一頓吹,表示可以用合法的手段讓劉備登上皇位。原來諸葛亮有意思,他居然捏造了漢獻帝去世的消息。
  • 三國:為什麼趙雲死了諸葛亮只是哭,而張苞死了,諸葛亮卻吐血?
    大家都不相信,在喝酒,在喝酒,突然趙雲的兩個兒子來看丞相。孔明大為驚訝,把杯子扔在地上說。「結束了,子龍不見了!」「兩個人進來哭著說。」我爸爸昨晚去世了。孔明哭了:子龍走了,我斷了胳膊!蜀漢建興7年夏天4月,孔明兵派基山,郭華、孫禮、郭、孫二人棄馬上山逃跑。張坡貪心公,驅馬而來;不小心帶著馬掉進溝裡摔倒了,頭破了,流了血。孔明急忙把人送回成都去療養。
  • 公孫瓚手下3員大將,劉備和曹操各搶走一人,最厲害的卻無人能降
    文/小海 標題:公孫瓚手下3員大將,劉備和曹操各搶走一人,最厲害的卻無人能降 亂世出人才,尤其是三國時期,東漢末年的兵荒馬亂
  • 李宗吾在《厚黑學》中對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厚黑評價
    《厚黑學》想必大家很多人對這本書的印象都很深刻,這本書的作者李宗吾先生對三國時期的三個領袖人物做出了相應的評價,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李宗吾先生對這三個人的評價是怎樣的。首先李宗吾先生認為這三個人中心最黑的非曹操莫屬了,為什麼他會這麼認為呢?首先曹操給我們的形象本來就是一代梟雄的形象,他的心也是十分的狠,李宗吾先生認為曹操的特長全在於他「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他殺了這麼多人卻悍然不顧,而且還明目張胆地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張飛逃命丟了劉備妻子,劉備冷冷地說了兩句話,被現代女性痛批
    《三國演義》其實並不是一部史書,而是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所寫就的小說,但是很多人都將它看做正史,甚至有將其中謀略用在現實中的。 比如當初的努爾哈赤就熟讀《三國》,據說他在無法用武力贏過袁崇煥之後,採用其中的反間計來離間崇禎君臣,這導致袁崇煥在剛剛贏得北京保衛戰後,就被崇禎下獄,繼而千刀萬剮。
  • 王霏霏哭,盛一倫哭,張檬哭,《我就是演員》真的不好哭!
    哭,本義為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淚發聲!作為演員來說,「哭」也是一項基本技能。哭戲在影視作品更是經常見到,但是倘若將哭當作了一種自我炒作營銷手段,完全大可不必,也是演員控制力不佳的表現。如今短短兩期《我就是演員》中,就已經出現了多位演員在舞臺上哽咽上演哭戲。而這樣的哭戲不是劇目中的,而是自己舞臺上的展現。能哭會哭確實厲害,但是不會演戲卻不免讓人失望遺憾。
  • 世界上最愛哭的女人,每天哭50次,三年攢了半缸眼淚!
    世界上最愛哭的女人,每天哭50次,三年攢了半缸眼淚!人有著各種各樣的情緒,感到感到愉悅時,便會開懷大笑,而遇到一些比較感動或者是悲傷的事情時,便會傷心的流淚,不過大多數人哭泣的次數是非常少的。可是一名女子卻不同,她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愛哭的女人,每天哭50次,三年攢了半缸眼淚!這名女子便是來自美國的瑞貝卡,瑞貝卡是一位共情能力非常強的人,當她看到一些悲傷的事情時,便會忍不住流淚。
  • 史上最愛哭的硬漢將軍和他的「主公」,《將軍總被欺負哭》熬夜看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小說是《將軍總被欺負哭》,文如其名。我是熬夜看,終於給看完了,很多和我一樣的讀者都是一口氣讀完,不少也是熬夜看的(這裡不是說讓大家熬夜,只是這能充分說明這本書的精彩,下面這首歌曲,有些地方很符合這部小說部分情節)。這本書的話,女主穿越,剛來就在「上吊」,刺激。
  • 「男孩子哭什麼哭!」男孩就不能哭?別讓傳統觀念害了孩子
    正是因為性別和性格上的差異導致,很多人有一種刻板的印象,那就是男孩子就應該是堅強的、不輕易哭的,而「男兒有淚不輕彈」也成為了特有的標誌。生活中隨處可見,父母不讓男孩子哭的情景。大街上,有小男孩想買冰淇淋而號啕大哭,媽媽就會嚴厲制止,認為在大街上哭很丟人,沒出息!在家裡,可能男孩因為白天受了什麼委屈,正在哭泣,也會被教育,男孩子有什麼好哭的,一點都不像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