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毛尖,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民國《都勻縣誌稿》上記載:「茶,四鄉多產之,產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勻市的團山、黃河一帶),以有密林防護之。」
都勻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茶獲優獎。
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都勻毛尖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勻毛尖茶清明前後開採,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2.0釐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級毛尖茶約需5.3—5.6萬個芽頭。
採回的芽葉必須經過精心揀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魚葉、葉片及雜質等物。攤放1--2小時,表面水蒸發乾淨即可炒制。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搓團提毫、乾燥四道工序。都勻毛尖茶炒制,全憑一雙技巧熟練的手在鍋內炒制,一氣呵成。
都勻毛尖茶適合用80度左右的水溫衝泡,燒水要大火急沸,剛煮沸起泡為宜,然後再冷卻至所需溫度。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溫通過對茶葉成分溶解程度的作用來影響茶湯滋味和茶香。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
在中國名茶中,黔南綠茶產區的「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雲霧」環境,使都勻毛尖在中國十大名茶中擁有六個「最」。
第一「最」:在中國綠茶產地中海拔最高。主產地平均海拔1200米,約高出黃山毛峰產地平均海拔400米。茶葉中胺基酸和芳香物質的含量卻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而增加,為茶葉滋味的鮮爽甘醇提供了物質基礎。這也是黔南綠茶香氣濃鬱、豐富、厚實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最」:降水最均勻。茶樹對水分要求較高,對降雨量和雨水的季節分配都有一定要求。黔南茶產區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1400毫米,雨量恰到好處。最為難得的是,得天獨厚的「天無三日晴」使茶產區的降水均勻程度名列第一。
第三「最」:雲霧最多。在主產地雲霧山、鬥蓬山一帶,每年的雲霧天氣甚至達到了200天,溼度常年保持在80%以上,漫照光豐富。茶樹喜溫、喜溼、耐陰,漫射光中以光波短的藍紫光為主,能促進茶葉內的咖啡鹼以及含氮芳香物的形成和積累。
第四「最」:氣候最溫和。茶樹在高於35℃或低於-5℃時停止生長並有可能死亡,而黔南茶產區35℃以上的極端高溫和低於-5℃的極端低溫都極為罕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黔南氣候的一大特點,茶樹因而得以健康成長。
第五「最」:產區森林覆蓋率最高。鬥篷山一帶森林覆蓋率接近90%,普遍高出國內各名茶產區。更為難得的是,這些連片林區大多是原生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這在中國十大名茶中也是獨一無二。
第六「最」:風景名勝數量最多、面積最大、汙染最少、野生珍稀動植物最豐富。
日前,2020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揭曉,都勻毛尖以35.28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進入2020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較去年增加2.38億元,增幅為7.23%,又一次刷新品牌價值新高,也是都勻毛尖第二次登上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榜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出現了西湖龍井、普洱茶、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大佬」級別的茶葉品牌,都勻毛尖能躋身前十強,實屬不易了。
素材來源:黔南日報、誰最中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侵權請聯繫本公司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