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三批),內容顯示工信部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但是尚有58款APP未完成整改。
此次檢測中,部分移動應用分發平臺管理主體責任缺位,未嚴格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號)要求,對上架APP審核把關不嚴,7月22日,已對相關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後續對問題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的企業依法嚴厲處置。
在工信部公布的58個APP中,包括了大家常用的天弘基金、去哪兒網、B612咔嘰、迅雷直播等應用,所涉問題包括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帳號註銷難、私自手機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等問題。工信部要求這58款APP應用應在7月30日之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實際上,只有那些對開展相關服務而言非收集不可、不收集就無法滿足用戶服務需要的信息,才應被收集。那些為了積累大數據以精準分發廣告、推廣產品而收集的個人信息,與用戶當前需要無關,就超出了收集的必要限度。APP運營者應主動增強服務透明度,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方式解釋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理由,說明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對所提供服務的必要性。並且要為用戶提供拒絕接受定向推送服務並停止收集使用相關個人信息的選擇機會,讓用戶自主掌控和處置自己的個人信息。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多元化的APP雖然豐富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但是一些APP或是小程序過多的收集用戶權限和信息讓大家頭疼不已,部分APP或是小程序將獲取到的用戶個人信息後共享或非法買賣給第三方,導致廣大用戶輕則被電話騷擾,重則造成財產損失,行為尤其惡劣。保護手機用戶的隱私信息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底線,如今工信部下令強制整改也是在警示,不論網際網路行業如何發達,企業都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