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做過3年高中文科班主任的我,至今記得當時班上很多學生別說英語表達能力了,就是英語考試成績都讓人很擔心。瑞典教育公司Education First出版的第六版《英語能力指標》,有一個數據讓我感到很沉重:在其收納的全部7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只排在第39位。深圳諮詢公司 CIConsulting 有報告顯示,中國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學習英語。毫無疑問,有著13億多人口基數的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英語教育市場。
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的時間並不短,許多地方都是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學習英語,還有少部分也從初中就開始學了。一個怪現象就是:很多人都感覺自己學了很長時間的英語,也非常努力地考試和應用,但事實是整體上中國人總也學不好英語。就算出國後,說起英語來仍然不流利,面對外國人仍然不自信。
我覺得從娃娃抓起的英語教育方向是沒錯的,在線英語教育應運而生,特別是針對青少兒的創業品牌接連出現,這其中剛剛完成線上課程Can Talk升級的瑞思學科英語,都先後加入在線英語教育的浪潮中。我的親外甥快4歲了,妹妹兩口子和家裡其他親戚也開始幫忙物色好的在線英語教育平臺。
釐清中國人學英語的3大誤區,孩子的學習須從「生存英語」轉換到「學科英語」
就我個人學習英語和後來在工作中看到學生學習的經歷而言,事實很殘酷:並非是學得越早或者學的時間越長,就表示你學得會越好......長期以來,中國人學習英語存在3大誤區:
誤區1:英語教育重應試輕實用,學習停留在應付考試階段。英語被列為了和語文、數學等基礎學科同樣分值甚至更高地位的超級學科,而英語成績的好壞更是直接影響一個學生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學。然而,一味地追求分數的高低而忽略了英語本身的實用價值就有點避重就輕,讓中國的廣大青少年對英語的學習停留在了應付考試階段。
誤區2:家庭和學校營造的語言環境嚴重缺失,文化和思維引導不足。翻譯家、英國文學研究專家陳琳教授認為,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外語是不可能「習得」的,但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必須儘量創造習得環境。漢語和英語背後蘊藏的文化和各自在歷史長河中演進的思維都很不同,我們國家的家庭和學校在營造語言環境和引導文化與思維方面,做的很不夠。
誤區3:輸出啞巴英語,沒有深刻理解並解決英語學習的語言適應期及其問題。不少家長在孩子英語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困擾,比如,孩子英語成績也不錯,但一遇到真實溝通情景還是張不開嘴,無法得心應手地表達,學的英語被戲謔地稱為啞巴英語。其實,這還是沒有很好的理解和面對「語言適應期」。一個人在學習另一種語言時,有進行語音適應、詞彙積累、文化認同、思維轉化的過程,大致包括兩個階段:「語言的繭化期」和「語言的蝶化期」,語言學習的累積沒有從繭化期突破到蝶化期時,就常常會出現啞巴英語的尷尬情況。
也就是說,那些英語學習比較好的中國孩子即便不是啞巴英語,也多數時候被卡在生存英語(「Survival English」)的瓶頸,一旦進入真實場景,便無法進行學科語言或學術型語言的交流。而學科英語才是英語學習應該達到的理想層次,讓中國孩子用英語來學語言藝術、數學、科學這種學科,真正地把學科的語言融入進來,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實際問題的解決、未來領導力方面……在英語國家這些是貫穿在它的教育中的,為了中國的富強發展和下一代更好成長,更具國際競爭力,是時候從「生存英語」轉換到「學科英語」了。
在線外教一對一賽道異軍殺入,瑞思Can Talk升級階段式課程體系
前些日子,我把學科英語的理念跟妹妹和妹夫說了,他們也比較認同。確實,英語學習的變化和教育方式的革新,需要中國家庭、學校和全社會一起努力。在中國當下的網際網路新時代,在線外教成為英語教育的重要補充力量。個人更喜歡一對一的在線外教模式,做家長的都知道,畢竟一對一像當年學校有老師給你「開小灶」手把手輔導一樣。
為了讓小外甥一兩年後開始英語學習的時候更靠譜,我最近查找和瀏覽在線外教一對一的幾個平臺。查到瑞思Can Talk的那一刻,還是讓人覺得有些特別。一開始,了解到瑞思Can Talk(侃侃說)是瑞思學科英語旗下的在線北美外教一對一口語互動課程,2017年推出的當時還是「試行」階段,僅面向6至9歲的學生。到了2018年6月,瑞思對Can Talk進行了優化升級。課程體系覆蓋年齡層由6-9歲延伸至4-12歲,內容分級更明確,課堂互動形式更豐富,與線下課程體系的結合也更加緊密。升級後的Can Talk課程體系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學習要求:
第一階段:開口說,幫助孩子確立語言結構意識讓孩子有意識地進行短句輸出;第二階段:正確說,引導孩子結合學科知識形成複雜語段輸出;第三階段:流利說,讓孩子對西方語言文化知識有浸入感與熟悉感,能夠區分正式語言與非正式語言;第四階段:專業說,孩子能夠運用學術思維意識,掌握演講演示技巧,將語言知識融入到學術知識的表達中。
可以看到,Can Talk課程把瑞思線下的浸入式學科英語教學優勢延伸到了線上,把課堂上的學習場景拓展到家庭,幫助孩子把英語內化成能力。這個口語課程設計比較合理,更側重的是解決孩子口語輸出的語言實際應用的能力。瑞思Can Talk把知識轉化為生活裡的應用,應該說是在線外教一對一賽道裡的一支突起的異軍了。
3項差異化競爭力,讓瑞思Can Talk更有優勢把中國娃娃變成世界公民
我對瑞思Can Talk課程產生興趣之後,又去查了下瑞思的情況。發現到2018年第一季度,瑞思已擁有學習中心284個,覆蓋中國大陸90個城市和香港、新加坡,直營學習中心和在線學生22,045人,較去年同比增長13.7%,而且自主學習中心學生留存率提高至71%。
在我的眼中,Can Talk更是瑞思前瞻性布局的重點業務,在把中國娃娃變成世界公民的過程中,有3項差異化競爭力讓瑞思Can Talk顯得更有優勢:
1 、瑞思成為SSAT全球官方指定的中國獨家線下合作培訓機構,助力中國家庭與國際教育精準接軌。2018年4月,瑞思與SSAT(美國私立中學入學考試)達成戰略合作,瑞思成為SSAT全球官方指定的中國獨家線下合作培訓機構,為中國孩子提供SSAT課程輔導和考試報名服務。孩子通過參與SSAT課程學習和考試,在瑞思K12全年齡段課程體系、3-18歲全年齡段國際化教育路徑的基礎上,再一次獲得學業水平和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國際人才標準接軌,令孩子未來的發展充滿無限可能。
2 、針對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目標,Can Talk提供了北美本土的多元化主題來豐富學生的學習場景內容。瑞思Can Talk設置了對話互動、多媒體互動、實景互動、動作互動、圖畫互動5種課堂互動形式,讓課程形式更有趣;在內容上也更加多元:12大主題、20多個文化場景涵蓋社交,禮儀,校園,購物,風俗,旅遊,建築,歷史,地理等不同話題。
3 、打造了一支高素養的外教團隊講授,專屬外教固定授課。Can Talk外教團隊是100%北美本土外教,80%以上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平均教齡3.5年以上,不僅擁有K12教學經驗,還都持有TESL 證書,懂兒童心理學,有愛心和耐心。更值得一提的是,Can Talk實行專屬外教、固定時間上課。也就是說,每位學員都可以擁有一名高素養的專屬私人外教,家長不用為約不上課、搶不到好的外教而煩惱。
英語走向應用化是不可阻止的潮流,我每年都要去歐美出差幾次,深知英語這門在地球上使用國家最多的國際語言多麼重要,更不要說像我外甥他們下一代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們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英語的學習和掌握一定會捨得投入,挑選更好的平臺。可供選擇的平臺中,跟國際接軌的完善課程體系、更專業符合學習場景的課程內容、高標準的專屬師資團隊……Can Talk正在成為一種引領學科英語潮流的重要平臺,它能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還有瑞思最看重的思維與綜合能力培養,這也是最能打動我的一點。
在我看來,最理想的英語教育模式,也應該是線上線下融合的。瑞思 Can Talk正在做到這一點:線下,瑞思校區對孩子進行長時間的知識輸入和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能力的培養;線上,Can Talk為孩子提供語言環境和效果的外化,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口語能力。
瑞思財報預計2018年還會開設13-15家新的直營學習中心,以及40-50家新的合作學習中心。我相信,瑞思會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既有好的英語成績又有很強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Can Talk也正發展為在線外教一對一領域不可忽視的實力代表。在外甥快4歲的時候,我提前給他在瑞思 Can Talk購買了課程,算是當舅舅的一份生日祝福,希望他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早日藉助Can Talk學好英語,成為一名優秀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