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店在商場放著不管,生意卻很火爆,每月純收入3萬多

2020-12-21 王買買

這一波疫情過後,各行各業受到不少影響。雖然隨著復工潮開啟,大家的生意也都慢慢有了起色。不過往年相比,還是大不如前。在深圳寶安區某商場三樓的購物區,人流明顯就少了很多。

不過在商場一樓兒童區,人流依然不少,主要是周末出來帶孩子的家長居多。而在兒童區入口處的兩臺機器前面,圍滿很多顧客。

走近去看,原來是一種遊戲設備,主要玩的是VR遊戲。很多人沒見過這種新奇的東西,都忍不住想試一下,當然也有很多是耐不住小孩子軟磨硬泡的。

顧客很多是家長帶著孩子來玩,一般一個孩子玩完後,另個孩子也吵著要試試,怪不得生意越來越好。

除了小孩子外,很多年輕人也愛玩這個東西。

傍晚時候,有個大姐進去機器打掃衛生,看樣子應該是攤位的老闆。小編去套了套近乎,打聽一下生意怎麼樣。大姐說「現在做這種生意的人比較少,很多人沒見過,覺得新鮮就過來試試,反正玩個遊戲也不吃虧。平時一周能掙個七八千,節假日和寒暑期都能翻倍,六一時候一天就5000。」

在逛隔壁商城的時候,小編也看到有這種機器,這裡依然是大排長龍。萬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你覺得毫不起眼的生意其實很能掙錢,不知道各位朋友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投資者「夢魘」地下商場,從生意火爆到淪為停車場僅幾年時間
    在這種條件下,許多地下商城一度成為了人們逛街必去的場所,一度火爆。這是投資者的「夢魘」地下商場,但是僅過了幾年,地下商場的生意越來越冷清了,甚至不少地下商城直接改造成了地下停車場。而作為商場性質的它,還需要大量的燈光,進一步加劇了空氣流通的困難性質。再加上本身處於地下的原因,使得許多人慢慢地會產生一種壓抑的感覺,從而不願意去逛地下商場。隨著客流量的減少,地下商場無生意可做,自然就瀕臨倒閉。
  • 菜鳥驛站去掉房租和人工,每月純收入10000元
    嗨大家好,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今天給大家寫點乾貨,去掉房租和人工成本每個月純收入10000元的驛站。好多人都想開家驛站,看到自己的小區裡有一家驛站。每天進去的人來來往往取快遞,有的還拎著點水果,商品啥的走出來。
  • 商場裡的一個冷門生意,明明平時沒什麼人用,為什麼會越擺越多?
    其實共享充電寶這筆生意和共享單車差不多,都是從免費開始收穫用戶,並且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之後再慢慢提價,走的是低價多量的戰略。只不過,就目前來看,共享充電寶的市場熱度似乎和共享單車差不多,以前免費的時候還有很多人用,但是提價之後用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後來反倒成了商場的一個冷門生意。
  • 外賣+輕食堂,這種小店模式未來一定會火
    +輕食堂的小店很多都火了起來,並且很多還是加盟連鎖的店鋪,這種小店的生意在疫情之下非但沒有被衝垮,反而生意變得比以前還好了。  01  外賣+堂食的模式火了  疫情之後火爆的門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外賣和外帶為主,堂食為輔助,這種模式在疫情後得到火爆迅猛的發展
  • 生意火爆的原因竟然是——琦雪源冰櫃
    不論是開餐廳需要存放肉類或者蔬菜,商場放置雞魚肉類,海鮮,牛羊肉,還是便利店存放啤酒、冷飲、雪糕等,冰櫃都至關重要,不僅容量要大,而且製冷效果也要好。那麼,好冰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琦雪源冰櫃了解一下!
  • 上海火爆景點,早上6點就有人排隊,一天接待遊客大約3萬多人
    上海火爆景點,早上6點就有人排隊,一天接待遊客大約3萬多人 上海除了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外,還是中國著名旅遊城市,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前來上海遊玩。
  •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我開了10年餃子餛飩店,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開一家大點的店?為什麼不多開一家店?這兩個問題是許多餐飲人的正常發展思維。開了一家店,生意不錯,就想著往大了做,當然人往高處走,這種想法也很正常。
  • 他們的雙十二—小店8天賣出3040碗牛肉麵、8000 杯咖啡,500多斤...
    這幾年參加雙12商家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餐飲、超市、便利店、商場、花藝、美容美髮、服裝、寵物店等等。今年支付寶也在平臺推出了領消費券和組隊瓜分消費券玩法,更多補貼希望給線下商家添一把人氣。長樂路聚風醃臘商店:抓好生意旺季,一季頂一年冬天一到,香腸臘肉店也迎來了生意旺季,老王家的臘肉店都是老顧客了,因為品質過硬,口碑也好,每年線上下單找老王的都有近百名顧客。但是開門做生意,老王還是希望能把他的臘肉,賣給更多人,讓路過的人都能進店消費。今年雙12,小店也線上報名了商家雙12消費券,滿50減8元。
  • 速看不起眼的暴利小生意
    學校的一個學生爆料說,他有一個大四的研究生,入學前一個月在自己的校園門口擺了一個麻辣燙攤位,月收入可以達到2萬。2.商場周圍的小賣部:利潤比賣場更勝一籌。普通小賣部的一般經營範圍:銷售水、飲料、零食、日用品(味精、鹽、醬油、醋、……),清潔(掃帚、簸箕、拖把、……),等等。
  • 穩賺不賠的小生意,夾娃娃機月入過萬?
    一般在商場、影院等場景單點鋪設的娃娃機的位置小,地點也比較偏僻,所以場地的成本相對較低。一般每臺機器每月的費用也就幾百元。人工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機器數量多的會需要僱人看守、定期補充娃娃等,數量少的話自己看就可以了,一周看一次,更新一次都沒關係。
  • 把鱷魚、斑馬、豬等小動物養在了商場,這種事竟然發生在永旺商場
    老實說,現在在實體店做生意越來越難了,過去,家樂福、步豐聯華、大潤發、吉之島等超市只要進入商場,基本上都會引導人們進入商場,這是客流的保證,商場不會長期擔心人氣和生意。老實說,現在做真正的商店生意越來越難了,過去,家樂福、步豐聯華、大潤發、吉之島等超市只要進入商場,基本上都會引導人們進入商場,這是客流的保證,商場不會長期擔心人氣和生意。
  • 這家手撕雞架店,店面地址換了三次照樣火爆,食客:全靠外賣
    小編就認識一個阿姨,經營一家黃燜雞店,距離人流密集區的商場有一段距離,生意的火爆程度就不如親戚在商場對面開的小店。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鬧市區的房租太貴,一般的工薪階層根本無力承擔。不過小編知道有這樣一家手撕雞架店,老闆將店址換了三次,每次都能火爆市場,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中的奧妙所在吧。
  • 在商場擺放娃娃機賺錢嗎
    在各大商場娃娃機幾乎成了商場標配。「如果在商場逛累了,可以玩一下。」在越秀區某商業廣場,一位市民說。該商場相關人員表示,娃娃機並不是商場自營,而是有商家租借場地,用於擺放經營娃娃機。「娃娃機可以聚集人氣,幾乎所有商場都有。」該人員說。在網絡上搜索娃娃機,發現不少生產者都位於廣州番禺。像紛享科技的娃娃機故障率低,擁有無人經營的優良性能。
  • 2000元可以做什麼生意?2000元創業15年開10家服裝店
    2000元可以做什麼生意?2000元開家服裝店怎麼樣?2000元創業15年開10家服裝店,「那時,我和妻子在一家廠裡上班,每人每月的工資才300多元,根本沒錢辦婚事,也沒有新房」。 就在沈啟坤感到苦惱的時候,機遇悄悄找上了他。2000元可以做什麼生意?2000元開家服裝店怎麼樣?
  • 每月夥食費2萬震驚日本媽媽圈,「我一頓就能吃2萬」
    我給自己的預算是一個人每月3萬的夥食費,你難道不覺得一天三頓只花1000日元有點太少了麼?「我們家僅僅一周的夥食費也要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88元),還只能勉強維持一個4口之家,那些每月花2萬日元的媽媽們是如何做到的?」
  • 月入過萬神話又來?這個「搶」菜販子生意的行業,有人輕鬆過萬
    近期網上一直都有一些新聞,關於菜販子的生意被「搶」,大家都對這個十分好奇,畢竟除了超市裡的蔬菜生意,至今還沒看見過,有誰能搶走菜販子們的生意。對於賣蔬菜這個行業來說,從古至今少說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即便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衍生出超市這個百貨商場,但是菜販子們的生意仍是經久不衰。但是最近網際網路買菜的復燃苗頭越來越盛,很多人也開始好奇,菜販子的生意是否要被搶走了。
  • 臨沂羅莊這家小店14年送出超萬份「A套餐」
    「吃多少,拿多少」「自己取食,自主付帳」……雖然已時值隆冬,每天一大早這家小店都擠滿了來吃早餐的客人。經營餐館14年來,這家小店每日營業收入超過3000元,卻從未有專人進行清算、收銀。「都是顧客吃完後自助付款」,王慶倫說,從不擔心跑單,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一份誠信契約。   王慶倫1969年出生於費縣薛莊,自小要強的他,因肯吃苦愛鑽研,逐漸成長為一名特級廚師。
  • 年銷200萬的寵物兔小店,帶火周邊零食店,治癒不愛...
    商街負二樓,有四五家賣蘿莉服的,中間還穿插著一家叫「兔窩鎮」的寵物兔子店,店裡擼兔子的漂亮女孩特別多。 1】侏儒、垂耳、貓貓兔,小店兔子年銷200萬元 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兔窩鎮」In77店的兔子寄養生意火爆,18個寄養籠位座無虛席。 回家過節的小夥伴,把兔子寄放在店裡,包草料30元/天,寄養籠有攝像頭,主人通過手機,能隨時隨地看到自家寶寶。
  • 中國這個縣「牛氣十足」,人均「純收入」3萬,當地人很吃香!
    中國這個縣「牛氣十足」,人均「純收入」3萬,當地人很吃香!若羌縣隸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被旅遊愛好者譽為「中國探險旅行第一縣」,中國最大的鎮羅布泊、中國最大的鄉祁曼塔格、若羌縣的面積是哪個 198322.03平方公裡!
  • 農村人做小生意,消費者天天排隊,每天收益1萬多,看一遍你也會
    出生農村,做小生意的,賣涼皮。他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人,特別愛涼皮,這算是他的為數不多的愛好,所有認識人中只有他有這愛好。他做涼皮生意,有兩年多了。當時是參加企業總裁培訓,剛好在他的城市聚餐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涼皮生意不好做,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設計一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