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鐵達尼號》這部影片講述了處在不同階級的窮小夥傑克和貴族女孩露絲,在一艘豪華客輪上一見鍾情墜入愛河,最終客輪觸礁沉沒傑克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露絲的曠世愛情故事。
然而這部全球經典的優秀影片是由真實事件作背景的,一艘被稱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蹟"的豪華郵輪在處女航中觸礁沉沒,直到七十多年後科學家才終於揭開了它的沉沒之謎。
"永不沉沒的客輪"建成
1909年3月31日,這艘曠世的豪華遊輪鐵達尼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隸屬白星航運公司,計劃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客輪,是當時唯一的兩艘奧林匹克級別的超級客輪之一,號稱是"永不沉沒的客輪"、"夢幻郵輪"。
1911年,鐵達尼號建成下水。這艘巨大無比的載人遊船更像是一棟豪華的大廈,甚至比這更豪華。
大餐廳的地毯又厚又軟,甚至可以沒過膝蓋;那些路易十五風格的名貴家具重到根本抬不動,牆壁上到處都是精美的浮雕和赫赫有名的藝術品,凡手能觸摸到的地方都是上等的柚木和精緻的黃銅裝飾。
這些精美昂貴的內飾讓你置身於這艘郵輪是,會產生一種身處凡爾賽宮的錯覺。
鐵達尼號上擁有甲板遊泳池,讓人產生一種在廣闊大西洋遊泳的錯覺,還配備了健身房,專業浴室等等,難以想像這是一艘客輪所能提供的服務,而鐵達尼號就是這樣竭盡所能地實現了。
然而鐵達尼號最令船匠師傅滿意的,是它的安全性。這艘船有雙層船底,由15道水密隔牆分成了16個巨大的封閉隔倉,就算其中兩個隔倉灌滿了水,她依舊能正常行駛,哪怕是四個隔倉都灌滿了水,船隻依舊能安全漂浮。
那時的人們已經考慮到航海所能到達的最壞的情況,給鐵達尼號做了最頂級的構造設計,船員甚至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死亡之吻"
1912年2月3日,鐵達尼號完成了出航前的準備工作,4月10日,由船長愛德華·史密斯駕駛的這艘世紀奇蹟的鐵達尼號起航,開始了自己的處女航。
傳說的"永不沉沒的客輪"真的就不會沉沒嗎?明天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意外居然這麼快來臨。
4月14日,這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平靜到不起一絲風,不起一層浪,平靜到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位於北大西洋的深海。隨著觀察員的一聲驚呼:前面有冰山。鐵達尼號同巨大的冰山完成了史上最慘烈的死亡之吻。
這場碰撞對於頭等艙和二等艙的乘客而言,只是感覺到船身輕輕地晃動了一下,有人甚至以為是遇到了大一點的風浪,有些睡熟了的乘客甚至沒有被驚動到。
但是對於三等艙的乘客來說,感受到的是劇烈的震動,柜子上的物品都震掉了,有些乘客甚至看到窗外擦過去白色冰山,甚至有些擦掉的小冰塊掉進了船艙裡。在最底層的乘客驚恐地發現,冰冷的海水正從門縫裡滲進來,水位在不斷升高。
船很快就徹底停了下來,儀表室內各種紅燈接連亮起,海水正在漸漸吃掉這艘號稱"永不沉沒"的奇蹟。首席建船工程師安德魯平靜地對船長說:"這艘船沒救了。"
當時,幾乎大西洋上所有的船隻都在往出事地點趕,鐵達尼號上音樂家不停地演奏著,希望能夠安撫船上這群可憐的人們。
但是很遺憾,兩小時後,鐵達尼號伴隨著巨大的斷裂聲段成兩截,這艘"工業史上的奇蹟"帶著船上的數千名乘客和船員,沉入了大西洋深處。
沉沒之謎
這件事故在當時引起了大量反響,各種報導鋪天蓋地而來,人們迫切地想知道真相,到時那時的技術並不足以到大西洋深處探索這所沉船。
直到1985年,科學家終於利用現代科技潛水到了水下3800米,雖然無法將這艘沉船打撈上來,但是提取上來的部分殘骸就已經足夠調查原因了,經過實驗室的多種研究和測量終於找到了原因。
鐵達尼號的沉沒是因為撞擊到了冰山導致的,而這艘船的構造不應該表現的這麼脆弱,從船板上看,科學家猜測是鐵達尼號艦船時所用到的鋼材有問題。
經過反覆研究果然發現了端倪,實驗室嚴格模擬了當時北大西洋的環境,科學家們發現,在水溫零下的情況下,鐵達尼號船體鋼材居然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脆性,受到外力作用直接就斷裂了。
與此相比現代造船鋼材的表現截然不同,雖然被撞出了一個大大的凹陷但是並沒有出現任何斷裂的跡象。想像一下如果在海中航行,一個凹陷不會對船隻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船體破損斷裂,那將會造成巨大的危險。
那麼鐵達尼號的鋼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來當時的造船師一味地追求鋼材的硬度,在鋼材中加入了大量的硫元素,使得鋼材的韌性大打折扣,才導致船體撞擊冰山後破裂沉沒。
鐵達尼號幾乎是人類美好理想到達巔峰時的產物,這艘船表達了寄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信心和人定勝天的信念。然而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法抗衡的,這場災難像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個警告,也是人類發展途中必經的磨難之一。
科學家預測,受海洋洋流和海水腐蝕性影響,沉沒於太平洋深處的鐵達尼號將於2030年徹底消失。希望隨著這艘滿載人們希望和失望的"夢幻郵輪"的消失,這道深深刻在人們心上的傷口也可以癒合。
文/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