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歲女孩被父母逼婚,憤而舉報
17歲的廣東女孩依依當了一次落跑新娘!
原定6月2日舉辦婚宴,依依萬分抗拒,憤而到鎮婦聯舉報父母。
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3年前,依依參加了中考,本來滿心歡喜著憧憬高中的校園生活,誰知卻被父親告知,要帶她出去打工。
年幼的依依拗不過父母的意思,只好跟隨父母到深圳的工廠打工。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工廠停工了好幾個月,沒有收入。
依依的父母就想著為依依張羅婚事。
他們找媒人介紹,依依的媽媽對第一個鄉親對象不滿意,沒幾天又介紹了第二個。
這個人是隔壁村的,今年22歲。三個月的時間裡,依依在安排下和男子見了六次面。
就這樣,父母就籌備著要安排結婚的事情了,並定了6月2日辦宴席。
沒人問依依的意見,好像要作為新娘的她,意見並不重要。
依依憤怒了,幾次和母親抗爭,告訴家人們,她還小,不想結婚。
母親給她的一通反駁和痛罵。
5月份,男子讓依依去拍婚紗照,依依不同意,又遭到了母親的痛罵。
6月1日,結婚擺酒的前一天,雙方家屬此時已各自在緊張張羅第二天的酒席。想到第二天就要出嫁,小閒心神不定,又非常緊張、害怕,終於鼓起勇氣前往雲潭鎮婦聯反映情況。
好在,在有關部門的介入下,雙方家庭在退婚協議上簽字並按下指印,原定6月2日舉辦的婚宴終於取消了。
依依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父母只想讓她早早賺錢養家,早早嫁人。
為了擺脫這種命運,依依瞞著父母以往屆生的身份報名了今年的中考。
如今,依依已經在看書備考,但是畢竟課本已經放下了三年,中間荒廢了太多的時光。
依依的前途還是未知數。
但還是要為依依叫一聲好。
孩子,命運要靠自己改寫。
不讀書的孩子哪裡有出路啊,你做得很棒!
02不讀書,哪還有出路?
有一部叫《出·路》的紀錄片。它記錄了7年時間裡,三個孩子迥然不同的成長軌跡。
其中有一個孩子叫馬百娟,來自甘肅的一個農村。
因為哥哥需要錢治病,馬百娟因此輟了學。學歷低,不會電腦,馬百娟在縣城都找不到工作,只好又回到村裡。
2年後,16歲的馬百娟嫁給了自己的表哥。這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已經註定和同齡人一樣,早早的懷孕,相夫教子,做家務、幹零活。
她的上一輩是這樣過的,她的下一代也許還會這樣過。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不努力一把,怎能看到出路在哪裡?
03「那時候不讀書,現在才知道人生有多苦。」
生活在貧困裡的孩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無知。
他們目光只停在眼前的利益上,為幾萬塊錢彩禮,就可以讓未成年的孩子嫁人。
他們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只知道讓孩子早點賺錢嫁人補貼家人。
但這樣,以後孩子的生活怎麼會好呢?如此惡性循環,沒有盡頭。
微博上有這樣一則故事。
30歲的小未,是一名電焊工
他的工作有多苦?即使被電焊火花燒到時,「正吊在高空,也不敢動,只能強忍著痛。」
他16歲輟學,之後就一直做電焊,做了14年。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工作,天黑了還不能下班,經常半夜被吊在高空。
有人問他累不累,他說:「讀書時,只想去外面的世界玩,現在才知道人生有多苦。」
如今的小未已經成家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前車之鑑,他對孩子的學習更加看重。
每次回家,都會盯著女兒做功課,希望女兒不要重蹈自己覆轍。
讀書,未必能讓我們登高攀頂,卻能保護我們少吃些苦頭。
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其實,讀書的苦遠比不上進入社會謀生活的苦。
讀書,其實是人生最好走的路。
所以,加油吧,依依,加油吧,孩子們。
願時光不負有心人。努力讀書,努力奮鬥,明天你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