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鷹振翅高飛,翱翔於九天之上,是因為它曾為了學會飛翔而被推下懸崖;蟬蛹羽化成蝶,起舞於萬花叢中,是因為它曾經破繭而出忍受了徹心徹肺的痛苦;竹子傲然挺立,是因為它「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決心。
所有你看得到的美麗,背後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鳳凰之所以尊貴而神秘,就是因為即使在逆境中化為灰燼,但是它依然能夠在燃燒的火焰中涅槃重生。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鳳凰,只有心志及其堅韌的人,才能經受住那重生之火的錘鍊,以一種更加驕傲自信的姿態重新歸來。
而劉巖,大概就是一隻涅槃的鳳凰,她是張藝謀一生的痛,在2008年奧運會彩排時,她從高空跌落導致了終身殘疾,本該怨天尤人的她,卻異常堅強,輪椅鎖不住她的夢想,重生的她現在過得怎樣?
本是舞蹈界的一顆明珠
劉巖,1982年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父親是一位法官,母親則是一位醫生,劉巖可以說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的家庭,所以父母尤其注重培養劉巖,劉巖三歲起就開始學習美術,後來又學習了小提琴。
1991年時,年僅9歲的劉巖就已經跟隨著白瑩老師到內蒙古歌舞團學習舞蹈,並且在老師的建議下,在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就讀。
在附中的六年時間裡,劉巖可謂是展現了極強的舞蹈才能,她在2002年參加的「荷花杯」舞蹈比賽,用一段由張雲峰老師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的舞蹈《胭脂扣》,榮獲第三屆全國「荷花杯」舞蹈比賽銀獎,同年還獲得了全國舞蹈電視大賽銅獎,03年就摘得了桃李杯舞蹈大賽的銀獎。
屢屢獲獎的劉巖畢業後直接被保送到了北京舞蹈學院的中國古典舞系。
到了大學,李巖的舞蹈更是進步飛快,04年再舞《胭脂扣》獲得第六屆全國舞蹈大賽金獎,05年,一段《橘子紅了》讓其奪得了「荷花杯」金獎,劉巖可謂是把「荷花杯」抱了個大滿貫,06年才24歲的李巖就已經和楊麗萍、譚元元同臺演出《歲寒三友》,07年,其主舞的《築城記》《紅河谷》在中國「文華獎」中榮獲雙獎。
此時的劉巖就像是一顆舞蹈界冉冉升起的明珠,不斷的舞臺上綻放著自己的光芒。
沒有預告的意外降臨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的李巖,恰巧遇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招募,劉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想在全世界矚目的舞臺上留下自己的舞蹈,所以她主動報名參加了開幕式的選角,在劉巖的努力和高超的舞蹈技術的感染下,劉巖得到了張藝謀導演的認可,並且打算讓劉巖在鳥巢進行一場獨舞《絲路》。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這一舞竟然是劉巖人生中站著的最後一舞,也是這一舞,讓她成為了張藝謀一生的痛。
都說命運無常,竟折煞了如此一位才能出眾的舞者。在奧運會開幕式最後一次彩排時,劉巖意外的從三米高的高空跌落,在掉下來的時候背部還撞到了車軌,這場意外讓劉巖背部脊椎斷裂,落下了終身的殘疾。
她不僅與苦練許久,付出極大心血的奧運會開幕式獨舞失之交臂,更是與自已引以為傲,一輩子夢想的舞臺告別了。
因為她再也不能站起來了,劉巖後半輩子的腿就是她的輪椅。這場意外來的突然,任誰都無法接受,更何況是劉巖自己,從小跳到大,她可以說是在舞臺上長大的孩子,舞蹈對於劉巖,就像是靈魂於人類,沒有了靈魂,只剩一架空空的軀體。
超越自己,心態決定命運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於修煉靈魂。「所謂勞苦,正是鍛鍊自己人性的絕好機會。能夠把考驗當作機遇對待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的當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而劉巖,就是在今生修煉自己的靈魂。但是,任何人在遇到切身的傷痛時,必然會拒絕接受,想要躲避,自暴自棄,這些都是一個人面對挫折時的正常反應,何況是失去了雙腿的知覺,下半輩子只能在輪椅上過活的劉巖。
這對於一個曾經是在舞臺上用腳尖翩翩起舞的舞者來說,無疑是一場悲劇,叫她怎麼捨得告別舞臺
但是,我們說人生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能夠改變命運的只有我們的內心。心之所向,就是夢想的地方,
所謂命運,並不是我們無法抗拒的宿命。
正如劉巖,她在08年遭遇挫折後,僅僅一年的時間,她就調整好心態復出了。並且在2009年3月榮獲「中國年度舞蹈最佳表現女演員獎」,張藝謀親自為她頒獎,想必這位大導演也是由衷的敬佩這位堅毅的舞者。
同年六月,劉巖還參加了2009年「舞夢童圓」中華舞蹈愛心行動的啟動儀式,被中國舞蹈家協會授予「愛心大使」的稱號。
劉巖在面對一場改變自己人生的意外時,沒有順應天意,沒有在逆境中一蹶不振,而是用自己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挫折,不斷超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堅韌。
舞臺下依舊可以發光發熱
告別了舞臺的劉巖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在2010年報考了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還在後來大熱的《舞林爭霸》總決賽中擔任評委,雖然她自己已經不能繼續留下舞臺上,但是她卻希望更多的優秀的舞者可以在舞臺上圓夢。
劉巖還有更高的追求,在2014年,劉巖回到了母校,成為了北京舞蹈學院的一位任課老師,為古典舞專業和編舞專業的學生授課,授課的內容正是她在讀博期間主要研究的「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這是第一次有人用身體微語言去舞蹈,劉巖的研究對舞蹈學術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
劉巖在08年的意外之後,轉變了自己的身份,由演繹者變成了傳授者;轉變了自己的舞臺,由臺上變成了臺下,由臺前變成了幕後。
但是正是劉巖的這種樂觀的心態和取捨的人生態度,讓劉巖依然可以在舞臺下的人生中發光發熱,大放異彩。也許客觀條件阻擋了劉巖的舞臺夢,但她內心的夢想卻從來不會凋零。
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劉巖的眼睛看到了更多想舞蹈卻被現實鏈住了雙腿的孩子們,於是在2010年,劉巖成立了「劉巖文藝專項基金」,用於支持和資助那些貧困地區小學的基礎藝術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舞蹈藝術。
在2011年,劉巖還作為代表為孤兒院和福利中心的孩子們上第一堂專業的舞蹈課,於是劉巖發起的「2011善舞之行」就在這節課中啟動了。2016年,輪椅上的中國舞蹈家劉巖被頒獲「塔拉獎」。
小結:
劉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人生的任何時候,我們遭遇的任何不幸,都不能成為我們「命運的咽喉」,永遠都不可能被扼住。
冰心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撒遍了犧牲的血淚。」
要向劉巖一樣重生,在遭遇人生的不幸之後依然可以活得精彩,就必須要有一顆堅韌的內心,永遠都不放棄生活的希望。
所謂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只要敢於發掘,絕不會是只有一條路走到黑的絕境,當面對不幸時,改變自己的心態,我們會發現,我們命運的主導權其實從來沒有轉移到別人手上,任何災難都不能將它奪走,我們依然擁有活出精彩人生的權力。
即便你走進了絕望,小草都能在石縫絕處逢生,重新見到溫暖的太陽,我們也一定可以,你也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