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養殖虎蜂走上致富路

2020-12-16 邵陽日報

雲邵陽客戶端 通訊員 向乾銘

「這種蜂性情兇猛像老虎,蜂毒厲害無比,卻是山區群眾脫貧的利器……」12月10日,洞口縣巖山鎮石仁村村民付斌與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圍在自家火爐旁商討虎蜂規模化養殖方案。這時,付斌拿出精心泡製的虎蜂酒,請大家品嘗。

付斌泡製的虎蜂酒

今年33歲的付斌是土生土長的石仁村人,曾在武警部隊服役。服役期間,他勤學苦練、吃苦耐勞,連續2年被評為優秀士兵,並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退役後,付斌開過塑料製品廠,收益可觀。但由於塑料廠汙染較重,他主動放棄穩定收益,關閉了工廠。付斌說,自己是共產黨員,要帶頭響應國家綠色環保政策。

關閉塑料製品廠後,付斌前往雲南打工。一次他和朋友在野外遊玩時,不幸被虎蜂蜇傷。付斌回憶道:「又癢又痛,當時真是感覺生不如死。」朋友見狀,馬上帶他到當地醫院進行緊急處理。朋友們調侃他說:「你被我們這裡的『殺人蜂』碰上了,是緣分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當時心裡就不服氣,在網上一查,原來虎蜂全身都是寶,蜂毒、蜂蛹、蜂酒在市場上十分暢銷。」經歷了被蜇事件後,付斌對虎蜂「又愛又恨」。他開始在網上搜索虎蜂相關的資料,發現虎蜂經濟價值極高,養殖前景不錯。於是,他辭去工作,前去拜師學習虎蜂養殖之道。

學藝歸來的付斌躊躇滿志,花了幾萬元購買了大量種蜂和養蜂裝備,準備在家大幹一場。「虎蜂不比普通蜜蜂,危險性極高,很少有人敢去碰,更別說是養了。」村裡人看到付斌放棄高薪工作回家養虎蜂時,都投來異樣的眼神。

虎蜂蜂王

「虎蜂養殖技術關鍵在於培育種蜂,養蜂看似簡單其實是個細緻活。」由於石仁村與雲南的氣候完全不一樣,付斌辛辛苦苦引進的第一批種蜂全軍覆沒,血本無歸。

「當時父母、老婆都勸我放棄,我也曾想過要放棄。」但付斌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一直支撐著他。付斌說:「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我心有不甘,還是想繼續維持與虎蜂這份特殊的『緣分』。」

於是,付斌開始偷偷在家裡騰出一間房,作為虎蜂繁育室,並模擬出適合虎蜂繁育的環境,每天照顧虎蜂就像照顧自己小孩一樣,細心呵護,時刻陪伴。

功夫不負有心人,室內繁育種蜂很快獲得成功。由於虎蜂主食螞蚱等昆蟲,且食量大,室內養殖已經不能滿足虎蜂規模化養殖。付斌就在自家後山開闢了一個簡單場地,「這裡山清水秀,陽光充足,虎蜂的食物充足,既能降低養殖成本又能加速虎蜂的繁殖。」

經過四年的不斷探索,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付斌逐步掌握了虎蜂的習性,並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地虎蜂養殖的生產技術。寒來暑往,現在付斌的虎蜂養殖規模已達70多窩,每年用虎蜂泡製了1500餘公斤虎蜂酒。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原生態養殖,製成的虎蜂酒色黃、清香、甘甜,品質十分優良,因此十分受歡迎。另外,每窩蜂每年可割蜂蛹60多公斤,經常蜂蛹還未採割,就被大家訂購一空。

付斌帶領工作人員割虎蜂蜂蛹

虎蜂有毒,當人們進入它的安全領地時,它會攻擊人。為防止虎蜂傷人,付斌在每窩蜂周邊拉了警戒線,設立了警示牌,還聘請了10多個農戶進行看護管理。據付斌介紹,今年,養殖虎蜂的毛利達到了80多萬元,帶動了周邊1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付斌自信地說:「明年要在村黨支部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指導下成立專業合作社,註冊自己的品牌商標,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將自己的養蜂技術傳授給村民,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相關焦點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以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全家人吃飽穿暖,至於致富奔小康從來不敢奢望!」站在雞群中,楊英義一邊給雞餵食著剛剛從菜地裡拔來的蘿蔔,一邊笑著說。以前,為了養活一家人,楊英義選擇外出打工。但因僅有小學文化,又身無一技之長,在外打工的收入很低,根本無法養家餬口,一家人也一直被貧窮壓得透不過氣來。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單條回放】邱玉葉:八年創業走上生態養殖連城白鴨致富路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邱玉葉:八年創業走上生態養殖連城白鴨致富路 記者:童小燕 楊超 近日,在文亨鎮富塘村,邱玉葉正在白鴨養殖場裡拍攝小視頻,準備放到新媒體平臺宣傳自家養殖的白鴨。
  • 瞄準市場,走上致富「龜」路
    吳小飛養殖烏龜已有30餘年。提及養龜的緣由,他滔滔不絕。早在30多年前,養殖烏龜的人並不多,他的父親擔心烏龜會絕種,留心養了幾隻並進行孵化。潛移默化間,他對養殖烏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年,我買了很多關於養殖烏龜的書籍,邊學習理論知識,邊嘗試養殖。遇到問題,就向父親或者有過養殖經驗的人士請教。」
  • 河南淮濱:生態養殖黑山羊走上致富路
    10月29日,在河南省淮濱縣谷堆鄉孫崗村,正在水塘邊釣魚的客戶李先生向正在牧羊的白露灣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高文寶吆喝道。  高文寶於1981年畢業於淮濱農校,一直在鄉獸醫站進行產地檢疫工作。1997年,為改善家庭條件,和多數青壯年勞動力一樣,經朋友介紹選擇外出務工。
  •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關:合作共贏,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在石關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致富能人大戶積極響應號召,註冊成立農民合作社,並引導其他群眾參與,共同走上致富之路,到目前為止,我鄉共註冊成立合作社達29家,年產值8千多萬元。嶽西縣綠茵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從事中藥材加工銷售、高山蔬菜銷售、草編工藝品。
  • 【開安鎮山後村駐村工作隊:出實招 見成效 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開安鎮山後村駐村工作隊:出實招 見成效 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0-11-09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殖「致富鹿」 走上致富路
    李五魁說: 「趕上團場改革的好政策,去年5月我有幸購買了34團五鹿場的馬鹿,買來以後我將馬鹿繼續交給原來的場長、獸醫和有養殖經驗的職工來管理,同時,對圈舍和環保設施進行了改造。經過一年的經營,鹿茸的產量和仔鹿的繁育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陳開麗:走出「金豬」致富路
    陳開麗走出「金豬」致富路雲南硯山縣阿猛鎮石板房村委會的陳開麗夫婦是遠近知名的養殖大戶,多年來,憑著山裡人勤勞吃苦、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經過不斷地摸索和學習,闖出了一條帶領鄉親養豬的致富之路。放棄打工探尋創業路2013年,在外漂泊的陳開麗一直想做自己的一番事業。在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後,陳開麗安心地放開手腳大幹事業,她到福建等地多方考察學習,在老家石板房小海子建立了養殖基地,購進了幾十頭特種野豬,開始了養豬之路。
  • 精河縣:馬鹿養殖成為農民致富「活銀行」
    走進何良芙的農家小院,大部分地方都被她整理利用出來搞了特色養殖。何良芙介紹說:「這個時節,馬鹿的營養一定要跟上,我專門搭配了玉米、麩皮、油渣等營養飼料。」  2003年,何良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從伊犁引進了兩隻馬鹿,在她的精心餵養下,馬鹿生長情況良好。到2011年時,馬鹿的數量逐漸增加到了70多隻,何良芙也成了養殖馬鹿的「專業戶」。
  • ...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五級書記抓扶貧】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2020-11-0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月25日】養殖石斑魚 開啟致富路
    【12月25日】養殖石斑魚
  • 福州長樂:幹部捐助20頭牛 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陳依燦靠養牛走上致富路。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文/攝)在長樂區航城街道五竹山中,70歲的村民陳依燦依靠航城街道和村幹部捐助的20頭牛,逐步走上致富路。陳依燦家位於航城街道五竹村蟛蜞自然村,距離山外大路7公裡,位置偏僻。多年前,陳依燦一家六口擠在一間破舊的石頭房內,靠種地為生,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戶。山裡空氣清新,擁有大片天然草場。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為發展養牛業創造了條件。
  • 劍河:特色花豬養殖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劍河縣關工委一直致力於通過「黨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購銷+技術」模式,發展特色花香豬養殖產業,努力打造省州縣關工委科技服務示範基地,助農走上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在劍河縣磻溪鎮磻溪社區的花香豬養殖基地內,負責人張秋鳳每天都會按時來到基地內查看飼養的花香豬情況,進行日常的投料、清理、消毒等一系列工作。「花豬養豬確實是個致富的好項目,除了能讓村裡有了產業支撐,也給我們村裡的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 河北「兔倌」養殖記:獺兔「蹦」出多元致富路
    李洋 攝  中新網張家口8月29日電 (肖光明 李洋)自1997年養殖了百餘只「塞北兔」,到2020年存欄獺兔3萬餘只,趙玉星已成為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名副其實的「兔倌」。  天氣涼爽,秋意已濃。走進張家口市涿鹿縣欒莊鄉黃土坡村產業園區,在遮陰、通風、乾淨的兔舍裡,一隻只白色的獺兔正在吃食,一籠籠毛白嘴紅的小獺兔甚是可愛。
  • 鄉村振興|返鄉闖路 養兔致富
    鄉村振興|返鄉闖路 養兔致富 2020-05-17 0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功走上致富路!黃平縣黃猴村:小香豬變成「小金豬」
    解培棟正在餵養小香豬如今已52歲的解培棟,全家靠養殖小香豬順利脫貧,日子也過上了小康生活。  2016年,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解培棟先後前往廣西、從江考察學習香豬養殖,積極向當地的養殖大戶學習小香豬養殖經驗,此外為了挑選優質的豬種,還特意在網上查看小香豬不同種類的差別,經過千挑萬選最後確定了養殖的品種,10月順利在家裡開辦起了香豬養殖場,自那以後解培棟家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
  • 走上致富路 開出文明花
    原標題:走上致富路 開出文明花   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小洋房、一個個種滿花草的小庭院、一條條潔淨的鄉村道路,隨處可見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