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潛在的治療青光眼的新方法,可以用一年兩次的注射來代替每天滴眼液和手術,以控制眼睛內部的壓力。我國青光眼患病人數居世界前列,新的治療方法無疑將給無數患者帶來更多選擇,海外醫療服務專家盛諾一家分享了該研究的詳細資訊。
圖源:Georgia Tech
這種潛在的治療可能成為第一種非藥物、非手術、長效的青光眼治療方法,它通過注射一種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來產生一種粘性水凝膠——一種吸水交聯聚合物結構——為多餘的液體流出眼睛打開另一條通道。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生物工程學教授Ross Ethier說:「 青光眼治療的理想是找到一種降低壓力的有效方法,它不依賴於患者每天往眼睛裡滴眼藥水,不需要複雜的手術,副作用儘可能小,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他表示:「我對這項技術感到興奮,它可能改變青光眼治療的遊戲規則。」
這項研究獲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 )和喬治亞研究聯盟(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支持,結果於12月7日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這項研究在動物身上進行,顯示該方法顯著降低了眼內壓。
全球多達7500萬人患有青光眼,這是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損傷了視神經造成的。目前的治療試圖通過每天滴眼藥水,或通過手術或植入醫療裝置來降低眼壓,但這些治療通常不成功。
為了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Ethier與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Mark Prausnitz和J. Erskine Love Jr. Chair合作,使用一根微小的空心針將一種聚合物製劑注射到眼表下方的一個叫做脈絡膜上腔 (SCS) 的結構中。在眼睛內部,該材料發生化學交聯形成水凝膠,在SCS中打開一條通道,使眼睛內的房水通過另一個途徑排出。
房水流出眼睛通常有兩條通道。主要通道是位於眼睛前方的小梁網;次要通道是脈絡膜上腔,通常只有很小的出口。在青光眼中,主要通道受阻,因此為了減輕壓力,治療方法是打開較小的通道,讓房水流出。
用於注射聚合物材料的微針 圖源:Georgia Tech
在這項研究中,水凝膠打開了脈絡膜上腔(SCS)通道。長度小於一毫米的中空微針將聚合物材料 (約50微升) 注射到眼部,形成水凝膠。這種凝膠結構可以保持SCS通道開放數月,從而釋放眼壓。
Prausnitz說:「我們注射一種粘性物質,把它放在眼後部和眼前部之間的界面上,也就是脈絡膜上腔開始的部位。通過打開這個空間,我們打開了一條通道,否則無法有效地將液體從眼睛中排出。」
這種注射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醫生在眼睛表面下方進行一次小的注射,同時對注射部位進行麻醉和清潔。在這項研究中,包括獸醫眼科醫生和第一作者J. Jeremy Chae在內的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明顯炎症出現。
壓力降低持續了四個月。研究人員現在正致力於通過改變聚合物材料——透明質酸——來延長這一時間,目標是提供至少六個月的治療益處。這將與許多患者看醫生的日程一致。
Prausnitz說:「如果我們能達到一年兩次的治療,就不會擾亂目前的臨床流程。我們認為,這種注射可以作為患者見醫生,接受常規檢查時的一個程序進行。在下次就診之前,患者可能不需要做任何治療。」
除了延長治療間隔時間,研究人員還需要證明注射可以重複進行而不會傷害眼睛。在進入人體試驗之前,該程序還必須在其他動物身上進行測試。
「持續六個月的『一勞永逸』治療對那些就醫有困難的人尤其有幫助,」 Ethier說。「在新冠大流行或其他很難獲得醫療服務的混亂時期,使用長效療法具有更多的優勢。「
盛諾一家是海外醫療諮詢和服務行業的先行者,分享新研究、新藥和新療法等海外醫療前沿資訊,連結全球知名醫院和醫生,搭建起海外醫療便捷通道,讓海外醫療成為更多患者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