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新動向:無需藥物或手術,水凝膠有望為青光眼治療開闢新途徑

2020-12-10 聊城大眾網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潛在的治療青光眼的新方法,可以用一年兩次的注射來代替每天滴眼液和手術,以控制眼睛內部的壓力。我國青光眼患病人數居世界前列,新的治療方法無疑將給無數患者帶來更多選擇,海外醫療服務專家盛諾一家分享了該研究的詳細資訊。

  圖源:Georgia Tech

  這種潛在的治療可能成為第一種非藥物、非手術、長效的青光眼治療方法,它通過注射一種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來產生一種粘性水凝膠——一種吸水交聯聚合物結構——為多餘的液體流出眼睛打開另一條通道。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生物工程學教授Ross Ethier說:「 青光眼治療的理想是找到一種降低壓力的有效方法,它不依賴於患者每天往眼睛裡滴眼藥水,不需要複雜的手術,副作用儘可能小,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他表示:「我對這項技術感到興奮,它可能改變青光眼治療的遊戲規則。」

  這項研究獲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 )和喬治亞研究聯盟(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支持,結果於12月7日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這項研究在動物身上進行,顯示該方法顯著降低了眼內壓。

  全球多達7500萬人患有青光眼,這是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損傷了視神經造成的。目前的治療試圖通過每天滴眼藥水,或通過手術或植入醫療裝置來降低眼壓,但這些治療通常不成功。

  為了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Ethier與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Mark Prausnitz和J. Erskine Love Jr. Chair合作,使用一根微小的空心針將一種聚合物製劑注射到眼表下方的一個叫做脈絡膜上腔 (SCS) 的結構中。在眼睛內部,該材料發生化學交聯形成水凝膠,在SCS中打開一條通道,使眼睛內的房水通過另一個途徑排出。

  房水流出眼睛通常有兩條通道。主要通道是位於眼睛前方的小梁網;次要通道是脈絡膜上腔,通常只有很小的出口。在青光眼中,主要通道受阻,因此為了減輕壓力,治療方法是打開較小的通道,讓房水流出。

  用於注射聚合物材料的微針 圖源:Georgia Tech

  在這項研究中,水凝膠打開了脈絡膜上腔(SCS)通道。長度小於一毫米的中空微針將聚合物材料 (約50微升) 注射到眼部,形成水凝膠。這種凝膠結構可以保持SCS通道開放數月,從而釋放眼壓。

  Prausnitz說:「我們注射一種粘性物質,把它放在眼後部和眼前部之間的界面上,也就是脈絡膜上腔開始的部位。通過打開這個空間,我們打開了一條通道,否則無法有效地將液體從眼睛中排出。」

  這種注射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醫生在眼睛表面下方進行一次小的注射,同時對注射部位進行麻醉和清潔。在這項研究中,包括獸醫眼科醫生和第一作者J. Jeremy Chae在內的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明顯炎症出現。

  壓力降低持續了四個月。研究人員現在正致力於通過改變聚合物材料——透明質酸——來延長這一時間,目標是提供至少六個月的治療益處。這將與許多患者看醫生的日程一致。

  Prausnitz說:「如果我們能達到一年兩次的治療,就不會擾亂目前的臨床流程。我們認為,這種注射可以作為患者見醫生,接受常規檢查時的一個程序進行。在下次就診之前,患者可能不需要做任何治療。」

  除了延長治療間隔時間,研究人員還需要證明注射可以重複進行而不會傷害眼睛。在進入人體試驗之前,該程序還必須在其他動物身上進行測試。

  「持續六個月的『一勞永逸』治療對那些就醫有困難的人尤其有幫助,」 Ethier說。「在新冠大流行或其他很難獲得醫療服務的混亂時期,使用長效療法具有更多的優勢。「

  盛諾一家是海外醫療諮詢和服務行業的先行者,分享新研究、新藥和新療法等海外醫療前沿資訊,連結全球知名醫院和醫生,搭建起海外醫療便捷通道,讓海外醫療成為更多患者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青光眼患者有望迎來一針保半年的新治療方法 凝膠注射僅需幾分鐘
    目前針對青光眼的療法,可通過每日滴注眼藥水、手術、或植入的方式進行緩解,但其療效仍難以得到保證。不過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已經提出了可通過每半年注射一次水凝膠來防治青光眼的新方案。據悉,當眼球內的房水排出不暢時,就有可能引發青光眼病症。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杭州師範大學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輔助治療新策略手術是目前實體瘤治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創口感染和術後腫瘤復發是實體瘤手術治療面臨的兩大挑戰。新輔助治療和術後輔助治療在改善患者預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王寧利:青光眼可防可治 艾爾建青光眼引流管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該產品填補了國內微創手術治療青光眼領域的空白,為我國廣大青光眼患者和醫生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和安全有效的治療途徑,臨床價值顯著。那麼,究竟什麼是青光眼?哪些人群易患青光眼?目前青光眼在我國有哪些治療手段?XEN®在中國獲批帶來了哪些福音?如何預防青光眼?
  • 簡單三步丨小梁切除術治療開角型青光眼
    簡單三步丨小梁切除術治療開角型青光眼 2020-10-14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眼科醫院排名治療青光眼哪家醫院好?
    核心提示: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藥物、手術、雷射是目前控制眼壓、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手段。青光眼的治療目標:降低眼壓,保存視力。青光眼治療後,並不能恢復到以前的視力,但是,患者能夠有殘餘視力是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建議青光眼患者應定期監測眼壓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遠離青光眼的傷害。
  • 西北首例3D導航青光眼手術獲成功
    那麼當青光眼手術遇上3D技術,會呈現怎樣的視覺體驗?  日前,在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手術室,青光眼中心主任劉建榮帶領著團隊為來自青海的晚期青光眼患者開展了西北地區首例3D模式下青光眼手術。患者王女士確診青光眼已有一年,於當地醫院就診後,使用多種降眼壓藥物點眼,但眼壓仍控制不佳。
  • 青光眼的早期症狀 哪些人容易患上青光眼
    青光眼首先的一個症狀就是眼壓高,一旦患有青光眼的人群會出現眼壓升高的情況,慢慢的話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危害到患者的身體健康。我們可以通過觸摸自己的眼球來判斷自己的眼壓。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眼壓範圍是在10到20毫米,這時候我們用手指去觸摸我們的眼球是富含著彈性的。當眼壓升高到25到40mm時,我們用手指去觸摸我們的眼球,會感覺比較硬。
  • 眼壓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嗎?
    眼壓高與青光眼的關係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組以特徵性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共同特徵的疾病臨床上根據病因、房角、眼壓等情況將青光眼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三大類,而原發性青光眼根據眼壓升高時前房角的狀態,分為閉角型青光眼和開角型青光眼。 ◆ 高眼壓就一定是青光眼嗎? 高眼壓症不一定就是青光眼。
  • 聚焦•寬仁前沿|第13期 解除青光眼致盲威脅 他們僅用一根比頭髮...
    先天性青光眼首選治療方案為手術治療,其手術方式主要有傳統的小梁切開術,以及目前較新的採用青光眼微創技術(MIGS)的「粘小管切開術」。林爺爺一直患有青光眼,期間他一直採用藥物治療,但幾年前他做了白內障手術,之後逐漸出現點藥不耐受現象,眼睛出現充血、脹痛現象,嚴重時不僅視力嚴重受影響,頭也痛,到醫院檢查,眼壓非常高,病情非常危險。
  • 治療玫瑰痤瘡為什麼選用甲硝唑凝膠
    中國玫瑰痤瘡診療專家共識推薦甲硝唑凝膠、壬二酸、過氧化苯甲醯、伊維菌素等作為局部治療的選擇藥物;口服多西環素、甲硝唑片和異維A酸作為一線治療藥物,特別是治療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鼻贅型玫瑰痤瘡採用CO2雷射治療療效顯著,還可以聯合各種外科治療,如手術切除、皮膚微晶磨削、雷射消融、電外科手術等。眼型玫瑰痤瘡患者,需加強衛生並按壓局部以促進血液循環,眼睛乾燥者可嘗試使用人工淚液。
  • 【醫療科普】警惕!晶狀體脫位可引起青光眼
    晶狀體脫位怎麼引起青光眼?晶狀體的「脫軌」會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其中以繼發性青光眼最為常見,也最難以處理。發生機制與晶狀體脫位後,晶狀體、虹膜和玻璃體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有關。當晶狀體脫位後會阻礙影響我們眼內房水的代謝流出,從而引起眼內壓增高,繼而導致青光眼的發生。
  • 聚焦 寬仁前沿|第13期 解除青光眼致盲威脅 他們僅用一根比頭髮絲...
    創傷小、安全性更高專家用一根比頭髮絲還細的導光纖維讓手術更微創先天性青光眼首選治療方案為手術治療,其手術方式主要有傳統的小梁切開術,以及目前較新的採用青光眼微創技術(MIGS)的「粘小管切開術」。重醫附二院眼科還為一位73歲的老人採用MIGS 技術進行「穿透性粘小管成形術」。林爺爺一直患有青光眼,期間他一直採用藥物治療,但幾年前他做了白內障手術,之後逐漸出現點藥不耐受現象,眼睛出現充血、脹痛現象,嚴重時不僅視力嚴重受影響,頭也痛,到醫院檢查,眼壓非常高,病情非常危險。
  • 為科技大咖點讚|葛堅:使青光眼提前3-5年被發現
    「青光眼跟白內障最大的不同在於,白內障可以通過手術復明,但青光眼一旦視力丟失,就無法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挽救回來,唯一的辦法是早期發現,及時進行合理治療(包括藥物、雷射和手術等),將升高的眼壓控制在安全範圍(即目標眼壓),保護視神經,病人才能在有生之年保持良好的視功能。」他對記者說。△葛堅參加義診。
  • ...引發青光眼險失明,白內障患者嚴防出現「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
    據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科主任李愛華介紹,「經過詳細檢查,李奶奶被診斷為『右眼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必須儘快實施白內障手術,挽救李奶奶的視力。」白內障患者常伴有視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眼前黑影遮擋、近視加深等症狀,手術是治療白內障更為有效的方法,千百次無用的藥物嘗試,不如一次有效的手術治療。過去,大家總認為要等白內障「熟」一點再做手術,李愛華提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醫療水平和設備受限,白內障手術需要將白內障整個取出,如果硬一點、「熟」一點(晶狀體基本上混濁了),白內障整個取出會容易一些。
  • 一隻眼患了青光眼,另一隻眼也要密切觀察,以免延誤病情!
    作者: 熊毅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在我國,青光眼以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為主。該疾病為雙側性眼病,也就是說,此病一般會累及雙眼,表現為雙眼同時發病或先後發病。 那麼對於只有一隻眼發病的患者來說,需要治療尚無明顯症狀的另一隻眼睛嗎?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作為山西唯一一位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委員,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戴超教授承擔了青光眼雷射治療部分的翻譯及編輯工作。、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青光眼早期診斷和疑難複雜青光眼治療、角膜病的診斷治療,已完成各種白內障、青光眼、角膜手術超萬例;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機制及視神經損傷修復;首次提出了青光眼視神經損傷的機制:視神經篩板膠質異構學說。
  • 「兩面神」水凝膠可替代手術縫合線
    本報訊(李哲 劉曉豔)近日,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兩面神」黏附水凝膠,該凝膠的兩面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黏附特性,一面可以牢固地黏附在體內的受損組織以替代手術縫合線,另一面不具黏合性,可以有效防止組織間發生粘連,並且在體內14天內可實現完全降解。相關成果論文已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 海外醫療新研究:醫院小丑在兒童治療中發揮積極作用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聖誕刊的一項研究發現,醫院小丑可能有助於改善接受急性或慢性疾病治療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症狀和心理健康。海外醫療服務專家盛諾一家分享了這項研究的更多資訊。  研究結果表明,適當地將笑聲和玩耍融入臨床實踐,對需要住院的年輕患者是有益的。
  • 青光眼並不是只找老年人
    「最近頭痛難忍,以為是腦神經的毛病,沒想到是青光眼!」「眼睛突然發紅、脹痛、視力急劇下降,檢查才發現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記者從寧夏眼科醫院了解到,每年11月份後,隨著天氣轉冷,人們戶外活動減少,室內暗環境呆的時間長了,就到了青光眼的高發季節。
  • 羅氏旗下ADC藥物赫賽萊(R)獲批 為早期乳腺癌治療帶來新決策點
    作為全球獲批的單藥治療實體瘤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同時也是 HER2靶向 ADC 產品,此次赫賽萊®的獲批,豐富了我國 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輔助治療手術後仍有殘存病灶強化輔助治療的選擇,讓這部分高危復發風險的患者離治癒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