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泳春
日均溫全稱日平均氣溫,是氣象學的一個專業術語,指一天24小時的平均氣溫。有兩種算法,最簡便的計算方法,即採用當天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相加後平均作為一天的平均氣溫:(當天最高氣溫+最低氣溫)÷2=日平均氣溫。
日平均氣溫低於7.2℃,說明果樹進入休眠狀態,日平均氣溫達一周時間都在7.2℃以下,說明果樹進入休眠期,也就是說,果樹休眠期和休眠狀態有一周的時間差。入冬之後下一場雨,也許日平均氣溫會低於7.2℃,但如果不能持續一周時間,並不能說明果樹進入休眠期,因為果樹葉片發黃,是氣孔不斷閉合的象徵;葉片脫落是營養不斷下沉的象徵;需要持續一周時間,絕大部分營養才能夠從樹幹下沉到根系進行貯藏。
入冬之後,特別是「小雪」前後,希望廣大的果農朋友們注意觀察天氣預報,計算日平均氣溫和觀察一周之內的天氣變化,果樹一旦進入休眠期就開始進行冬季修剪。
入冬前後,虛旺樹帶葉修剪的目的是削弱樹勢,原因是果樹還沒有進入休眠期,葉片轉換的營養停留在枝幹還沒有完全下沉到根系進行貯藏時,就進行修剪,去除一定數量的營養枝,從而達到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目的。
開春前後,強樹看芽修剪的目的也同樣是削弱樹勢,但原因是氣溫升高,根系的貯藏營養開始上行進入枝幹,疏除一定數量的葉芽,從而達到平衡樹勢和穩定產量的目的。
對於中庸健壯的果樹,氣溫越低,營養下沉到根系就越徹底。對於弱樹,在果樹進入休眠狀態時,營養就已經完全下沉到根系,而枝幹內存留的營養甚至不夠在越冬時的消耗。所以,樹勢越弱,修剪越晚,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無論是強樹還是弱樹,都不能在氣溫極低的三九四九進行修剪,不然傷口容易受凍和難以癒合。
冬季修剪,一般有短枝型和長枝型、強樹和弱樹之分。一般來說,短枝型品種的果樹和弱樹冬季修剪要晚一點,而長枝型品種的果樹修剪要早一點,虛旺樹最好是帶葉修剪,強樹最好是帶芽修剪。
樹勢決定一切,不要為了刻意地去追求樹形而忽視了樹勢。對於不同的樹勢,不僅要在修剪手法上進行促與控的變換,在修剪的早與晚、多與少方面也要認真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