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2020-12-24 澎湃新聞
老兵檔案

姓名:李聖言

年齡:

103歲

原籍貫:

四川簡陽

經歷:

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師839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2020年12月1日離世。

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  本文圖均為 封面新聞 圖
​​​

封面新聞12月2日消息,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

「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

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我們敵後作戰很少硬碰硬,就是要讓鬼子疲於奔命,睡不了一個安穩覺。」生前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李聖言曾說,他從不後悔當兵打鬼子,也很欣慰在晚年時,還有很多年輕一輩願意聽他講他和兄弟們一起打鬼子的事跡,「我們沒有被忘記。」

李聖言

103歲抗戰老兵離世,數百位志願者自發哀悼

「李聖言老兵『歸隊』了。」12月1日下午開始,一則關於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的消息,在四川各大志願者群裡轉發,數百位志願者通過線下和網上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哀悼。

作為李聖言的孫女李清竹證實了這一消息。她說,爺爺是12月1日下午1點44分離世的,老人是右側橋腦急性腦梗死,從發病到去世太快,從面部來看就像睡著了一樣,走得安詳,「大部分親友都趕回來了,預計是在3日下午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很感謝志願者的幫助,讓爺爺在晚年找到了很多戰友。」她說,這些年各地的志願者給了老人更多關心,讓他同健在的抗戰老兵群體有了聯繫,老一輩聚在一起聊聊往事,老人每次都很開心,「今天看到這麼多人關心爺爺的消息,家人很感激,爺爺要在天上要是能看到,也一定會很欣慰。」

崢嶸歲月,曾血戰臺兒莊

提到李聖言,熟悉他的人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他把拐杖往身前一杵,腰杆筆直,目光如炬,在聲音起伏之間,那段硝煙瀰漫的抗戰往事就出來了。

1938年,徐州會戰爆發,山東戰事吃緊。李聖言所在的140師接到命令,前去支援作戰。「我們在運河邊上駐守,距離臺兒莊只有幾公裡。」 他記憶尤新的是,那個雨天,他們從運河往禹王山趕去,同王銘章率領的122師會面,一路上看到殘垣斷壁、隨處可見敵我軍人屍體,「那股腐爛的味道和著雨水,讓不少戰士聞著就吐了。」

同年4月,他所在部隊剛剛接替122師防守臺兒莊天然屏障——禹王山,就遭到日軍對陣地的狂轟濫炸,親眼目睹身邊大量的戰友當場犧牲,機槍、炮彈的聲音不斷,衝鋒和阻擊一次接一次,「所有人都精疲力竭,周圍好多戰友犧牲了,但我們最終守住了陣地,打退了鬼子的一次次衝鋒。」

李聖言(前排左三)曾與戰友一同參與重走抗戰路活動

赴蘇北打遊擊,讓敵人害怕

1938年,臺兒莊戰役結束不久,140師遭到日軍攻擊,李聖言帶領的勤務兵與部隊失散。「我當時帶著80多個兄弟轉移。」在轉移過程中為了救徐州西南地區的一個村莊,他們將村裡實施暴行的日偽軍趕走,還打死了6名騎兵,引起日軍關注,也讓時任魯蘇皖遊擊總指揮的李明陽對他們產生了興趣。

之後,在李明陽邀請下,李聖言加入他的隊伍,在蘇北打遊擊。李聖言被任命為魯蘇皖第二縱隊12中隊中隊長,負責聯絡臺兒莊戰鬥後流落到江蘇等地的士兵。當年年底,這支部隊由80多人發展到近200人,李聖言更是在這一帶打出不小的名氣,因作戰英勇被稱為「小蠻子」隊長。

鹽城、泰州、興化、東臺等地,都是他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只要日軍進村搶東西,他們就會組織人手埋伏,鬼子走近,他們就打槍偷襲,但很少硬碰硬,讓日偽軍找不到方向。

在數不清的戰鬥中,他的右手、頭部、大腿都曾負傷。在蘇北的7年遊擊裡,他率領的隊伍成了日偽軍十分頭痛的存在,曾幾次暗殺、圍剿、勸降都以失敗告終。

李聖言(前排右一)近期同戰友一同看抗戰題材電影

抗戰「活化石」的離去是川人抗戰歷史的損失

當年340萬川人出川抗戰,付出64萬傷亡之慘烈代價。在上海蘊藻浜河畔,千裡奔馳的川軍在淞滬上空打響了四川抗戰的第一槍;在山西東陽關山頭,力阻日寇進攻,兩千川軍將士壯烈犧牲;在緬北、滇西密林中,至今還留有遠徵軍昔日的鐵血戰場和被歷史掩埋的墓碑……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健在的川籍抗戰老兵僅剩數百人,隨著時間推移,抗戰老兵「凋零」的速度越來越快。

「李聖言這樣高齡的抗戰『活化石』離去,是四川抗戰歷史的一大損失。」四川巴蜀抗戰史研究院秘書長張光秀說,李老見證了川人為民族、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英雄已逝,但希望他們那代的抗戰精神,能被更多年輕人所了解、學習。

(原題為《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04歲川籍抗戰老兵「歸隊」 曾斥責抗戰神劇瞎編
    一位百歲老人站在農家小院內,以木棍作槍,一手扶槍託,一手抓槍口,眼睛盯著前方,隨著一陣「殺」聲響起,木棍筆直地刺向前方……這段視頻曾在網上引發熱議,也讓萬千網友第一次認識了這位家住四川廣漢向陽鎮三界村的抗戰老兵馬定新。
  • 【有範回顧】鏡頭裡的山河記憶,攝影師逄小威拍攝百位百歲抗戰老兵
    那些保衛祖國 為祖國獻出生命和青春的 百歲老兵肖像引入眼帘 這100位百歲抗戰老兵的影像 是一段民族歷史的記錄 也是一個民族的肖像
  • 103歲抗戰老兵楊思祿的冀東抗戰往事——誓讓日寇血債血償
    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不少單位組織官兵觀看抗戰影片,其中就有一部電影《楊思祿冀東抗戰》。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再現了八路軍營長楊思祿驍勇善戰,帶領部隊與日寇殊死搏鬥,最終消滅製造「潘家峪慘案」的罪魁禍首佐佐木及其部屬,從而告慰慘遭日軍殺害的潘家峪父老鄉親的故事。
  • 這位定居阜南的108歲抗戰老兵,逝世…
    中國人民將迎來抗日戰爭 勝利75周年紀念日 然而 家住阜南縣地城鎮的 抗戰老兵鄭天付沒能等到這一天
  • 《八佰》的背後,推薦五部正面戰場國軍抗戰的影片
    《血戰臺兒莊》正面反映國軍抗戰的大陸出片的影片,首選必須是《血戰臺兒莊》。這是一部影響了兩岸關係的影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88年6月11日,電影《血戰臺兒莊》在香港首映,萬民爭看,轟動香港。小蔣聽說後,迅速要求看一下。
  • 108歲抗戰老兵勝利紀念日前一天去世 曾參加南京保衛戰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四川西昌市委宣傳部了解到,9月2日早晨5點20分,家住西昌佑君鎮中壩村的抗戰老兵水青山去世,享年108歲。在抗日戰爭期間,水青山曾參加南京保衛戰,還曾經與兩名日軍肉搏將其全部消滅。
  • 血戰兩周·殺敵逾萬——臺兒莊戰役
    與此同時,日軍另一支精銳部隊板垣第五師團於1938年1月12日由青島嶗山灣、福島登陸,沿膠濟鐵路西進,經高密至濰縣轉南,循諸城、莒縣一線進迫臨沂,企圖與磯谷師團會師臺兒莊,南犯徐州。臺兒莊遂成為日軍會師的交匯點。臺兒莊是棗莊地區的一個重鎮、山東的南大門、徐州東北的重要門戶,向東北經臨沂與魯中連接,向南有鐵路與連雲港、徐州相通,運河南通滬杭,北上京津,歷為兵家必爭之地。
  • 兩岸同胞共同參與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在氣勢恢宏的閱兵式中,由300餘位抗戰老兵、支前英模子女等組成的車輛方隊,成為了一大亮點。在這些抗戰老兵中,除了八路軍、新四軍等老兵外,還有一些是國民黨抗戰老兵。對於這些參加閱兵的國民黨抗戰老兵而言,參加閱兵自然是無比珍貴的榮譽。而榮譽的背後,是10年來,從民間志願者的尋找和幫助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推動。
  • 史蒂文·史匹柏的父親去世,享年103歲,曾鼓勵他製作電影
    據英國《太陽報》8月26日報導,63歲的好萊塢著名電影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父親阿諾德·史匹柏於當地時間8月25日在美國洛杉磯去世,享年103歲,包括史蒂文在內的阿諾德的家人宣布了這一令人心碎的消息,並稱他們的父親是自然死亡。
  • 抗戰老兵回憶錄 第五集 何煥九:三次與死神擦肩
    抗戰老兵回憶錄 第五集 何煥久 三次與死神擦肩.mp35:45簡介:何煥九,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九十三師五五七團步兵。1938年參加臺兒莊戰役。隨後在湖北石灰窯一帶阻擊日軍,此後在石首駐防。1939年參加崑崙關戰役。何煥九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 92歲溫州抗戰老兵:岡村寧次從我身邊走過時低下了頭
    1945年9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禮堂內,身著筆挺憲兵服,腳蹬鋥亮軍靴的潘庭槐,時任憲兵十五團三營八連少尉排長,參與了投降籤字儀式的現場安保工作。  多年來,潘庭槐從未向任何人包括家人提及過他所經歷的這一歷史時刻,直到最近,當地的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找到了他。
  • 中國抗戰勝利回望: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
    血戰——一寸山河一寸血,四萬萬同胞千萬兵  九月中原,秋風漸起。在河南省沁陽市山王莊鎮楊莊村,63歲的李連松憶起26年前和父親一起看電影的那個夜晚。  村外的打麥場上正在放映《血戰臺兒莊》,年過六旬的李景洲坐在小板凳上,一邊看一邊偷偷地抹眼淚。
  • 我軍萬家嶺血戰日軍16晝夜 不可戰勝神話終覆滅
    文章來源:環球新軍事  核心提示:「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葉挺將軍曾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據墓誌載,抗日戰爭初期的三次大捷中,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殲敵近千人;臺兒莊、萬家嶺大捷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首創的輝煌戰役,各殲滅日軍一萬餘人。這三次大捷,充分體現了國共兩黨共同領導全民禦侮、抗擊日軍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值得國人永遠為之驕傲。  「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
  • 103歲二戰老兵之子透露父親長壽秘訣:喝酒
    據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報導,103歲的二戰老兵安德魯·斯拉沃尼克之子鮑勃·斯拉沃尼克透露了父親長壽的秘訣——愛喝酒。鮑勃·斯拉沃尼克稱:「到103歲,他還是每天喝『銀子彈』(Coors Light,美國啤酒品牌)。我想這就是他活了這麼大年紀的原因。」2018年,安德魯·斯拉沃尼克本人曾說過,過去15年,每天下午4點,他都喝一罐啤酒。
  • 英國97歲二戰老兵感染新冠病毒去世,曾參加諾曼第登陸
    英國97歲二戰老兵感染新冠病毒去世,曾參加諾曼第登陸 梁弢/@央視軍事 2020-04-01 10:22
  • 101歲抗戰老兵去世,堅稱「八百壯士跳黃河」系謊言並起訴影片方
    12月18日,陝西抗戰老兵王蒙芳在家中病逝,享年101歲。自稱一輩子沒跟人結過怨的王蒙芳,到了晚年,因起訴抗日電影《咆哮無聲》而聞名全國。王蒙芳生前曾對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說,抗戰時期,沒有發生「八百壯士跳黃河」的事情,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歷史也不該被後人杜撰、歪曲。1919年出生的王蒙芳,是陝西西安人。青年時,老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六軍177師,先後參加了中條山戰役、豫中會戰等抗日戰爭。
  • 牽住英雄的手 記住來時的路:1345份抗戰老兵手印背後的故事
    對老魚和志願者們來說,世界上最殘忍的就是時間——他們面對一群平均年齡95歲的抗戰老兵,他們為每一位老兵留下手印,妥善保存;有時,他們反覆尋找艱難確認了老兵住址趕到當地,老兵卻在前一天離世。有時,因為老兵雙手都已佝僂蜷曲無法伸展,印在紙板上只有五個點……他們與時間賽跑,因為牽住英雄的手,才能記住來時的路。
  • 血戰臺兒莊後日寇喪心病狂,連50多歲的老大娘都不放過
    棗莊位於山東南部,抗日戰爭時期很重要的一場戰役臺兒莊戰役就發生在棗莊境內。這場戰鬥歷時1個月,抗日軍隊約有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最後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寇約2萬餘人。雖然從雙方的傷亡數據看,抗日軍隊並沒有佔到便宜,但是這場戰鬥殲滅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2017年將迎來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我們用鏡頭尋訪抗戰老兵,給他們送上新春祝福,聽他們講述激情燃燒的烽火歲月,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在太嶽區根據地,他曾多次參加對敵反掃蕩,與敵人戰鬥。在1942年的一次反掃蕩戰役中,時年18歲的曹傑一度與大部隊走失,甚至被部隊誤認為已經犧牲。20多天後,死裡逃生的他才在民兵的幫助下重返部隊,繼續參加抗日戰爭。
  • 臺兒莊戰役期間,第五戰區下轄的六個集團軍,分別都由誰擔任指揮
    抗戰初期,李宗仁將軍所統領的第五戰區部隊在臺兒莊重創日軍磯谷師團,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更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此次大捷也是徐州會戰時國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年第五戰區下轄的六個集團軍的司令官都分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