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蘇州訊 「厚實的棉衣真暖和,加厚的雪地靴真好看,謝謝蘇州的叔叔阿姨!」2020年12月16日,遠離蘇州1700多公裡的甘肅省秦安縣多所鄉村學校的孩子在拿到暖冬的衣物後,開心地說道。
當天,秦安縣最低氣溫-3°C,而在未來幾天,當地最低氣溫將突破-10°C。在了解到秦安縣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還沒有禦寒的衣物,從今年10月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政協工委、斜塘街道統戰工作領導小組聯合蘇州善行公益慈善中心及斜塘街道實驗幼兒園等愛心單位為秦安縣的孩子募集了2萬件暖冬衣物,並從12月11日起陸續發放,讓那裡的孩子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斜塘為貧困山區籌集衣物
甘肅省秦安縣屬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乾旱多災,資源匱乏,原先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縣、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在今年剛實現脫貧摘帽。雖退出貧困縣序列,但由於受自然、地理等客觀條件制約,秦安縣一些家庭還不能穿上暖和的衣服過冬,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更是沒有幾件保暖的衣服。
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政協工委、斜塘街道統戰工作領導小組聯合蘇州善行公益慈善中心第一時間發起「民族情·暖冬行」活動,為秦安縣鄉村學校的孩子籌集暖冬衣物。在發起活動後的第一時間,斜塘街道實驗幼兒園、姑蘇區留園幼兒園、高新區新升幼兒園等愛心單位紛紛動員家長和孩子整理家中閒置的衣物,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奉獻一片愛心。
一個多月來,「民族情·暖冬行」活動得到了愛心人士的廣泛參與,大家你一袋子,他一包袱,從家中帶來棉衣、雪地靴等禦寒衣物,為貧困山區的孩子送上一份溫暖。截至11月29日,共為貧困山區孩子籌集2萬件衣物,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暖冬衣物暖了身更暖了心
12月11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滿載著暖冬衣物的車隊到達秦安縣蓮花鎮好地小學。學校大門口,一張張小臉充滿喜悅地看著裝滿愛心衣物的車輛。
當愛心人士把一件件衣物發放到孩子手裡時,孩子雖不善表達謝意,但是從他們喜悅的眼神可以看得出他們的興奮,特別是在愛心人士給大家穿上衣服的那一刻,他們笑得更燦爛了。「衣服真暖和,謝謝叔叔阿姨!」孩子拿到衣服都特別開心,抱著衣服愛不釋手,並用稚嫩的語言訴說著真誠的謝意。「你們早一點穿上這些禦寒的衣服,就能暖暖和和地學習了,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愛心人士在現場對孩子們說道。
12月14日,愛心人士來到秦安縣雲山鎮中心小學,為那裡的孩子發放暖冬衣服;12月16日,愛心人士來到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村落和少數民族學生較多的學校發放暖冬衣物……目前,籌集的2萬件衣物仍在發放中,這場愛心接力也仍在進行中。
為貧困戶送棉被改善居住條件
「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孫子孫女的資助,現在又給我們送棉被,幫我們租房子,若沒有政府的幫扶和你們的關愛,我們祖孫三人的日子真的無法想像。」12月16日,秦安縣蓮花鎮川子村村民王奶奶看到志願者送來的棉被,心情激動不已。
王奶奶居住在蓮花鎮最偏遠的川子村,交通十分不便,是建檔立卡精準貧困戶,也是低保戶。王奶奶30歲時,老伴因病離開了她,禍不單行,兒子在20歲時又撒手人寰,還沒有從失子之痛中走出來,媳婦又離家出走,留下孤苦無依的兩歲半的孫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孫女。這些年,王奶奶一邊種著兩畝薄田,一邊撫養兩個孩子。轉眼間,孩子到了上學校的年齡,為接送方便,她才在學校旁租了一間不足9平方米的房子。為了省錢,房間朝北,終年曬不到太陽。在之前的走訪過程中,斜塘街道政協工委、斜塘街道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和蘇州善行公益慈善中心的愛心人士看到王奶奶還沒有禦寒的棉被,第一時間為她購買了兩床棉被,並為她租了一間寬敞朝南能曬得到太陽的房間。
拿著手中的棉被,看著外面曬進來的太陽,王奶奶百感交集。「真是趕上好時候了,有蘇州的好心人一直幫助我們。」每每說起蘇州好心人,她都會流下激動的眼淚。(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