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35歲的糾結
雯雯今年35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去年,她的小兒子也上了幼兒園,忙碌的全職媽媽生活算是告一段落,她便想找份工作,歸回職場。
可是,這個想法持續了很久,她都沒有付諸行動,緊接著就是疫情,找工作的事便被耽擱了下來。
這眼看著暑假就要結束了,到時候,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她就又閒了下來,找一份工作的事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只是,她做了七八年的全職媽媽,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又適合做什麼,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自己該找一份什麼工作。
老公建議她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的優點,寫一份簡歷,去網絡平臺上投一投,她卻猶豫糾結,覺得自己35歲了,還四處投簡歷找工作,會不會太丟人。
無獨有偶,同事張姐老公的公司,年後因疫情的原因,導致公司業績大幅度下滑,裁了一大批人,她老公是其中一個。
她老公很鬱悶,但鬱悶歸鬱悶,問題還得要解決,張姐勸他去招聘平臺投投簡歷,憑他在行業內這麼多年的經驗,再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應該很容易。
但她老公卻說,35歲的人還四處投簡歷找工作太丟人,於是,他找了倆朋友,合夥創業。只是,創業哪裡就那麼簡單,雖然他們有技術,但資金不充沛,又不懂怎麼做市場營銷,公司業績一直做不上來。這半年多來,不僅錢沒掙到,還賠進去不少錢。
張姐發愁地說:「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35歲投簡歷找工作怎麼就丟人了?難不成35歲的人就不能跳槽,失業了就只能待在家裡聽天由命嗎?」
糾結的背後,是35歲固有畫像的禁錮
客觀地說,我能理解雯雯和張姐老公的想法,在他們的眼裡,對35歲的職場人有一個畫像:
1、有規劃,事業小有成就
雯雯覺得四處投簡歷找工作丟人,是因為自己沒有目標、沒有規劃,覺得都這個年紀了,對自己的未來還這麼盲目,心裡感覺自卑;張姐老公覺得四處投簡歷找工作丟人,是為自己在這個本應該收穫職場果實的年紀卻失業,而感到臉上無光,他之所以想創業,無非也是想證明自己。
在他們的眼中,如果自己做不到自己心目中35歲該有的樣子,就是一種失敗。
2、有人脈,在職場上有一定話語權
我分析,雯雯和張姐老公並不是覺得投簡歷找工作丟人,他們糾結的重點,是落在了「四處」兩個字上。在他們的眼裡,35歲的職場人,早應該在職場中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他們可以任意地選擇跳槽,選擇更高階的崗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同樣是一種失敗。
但事實上,他們眼中對35歲的畫像,跟35歲中年危機、職場危機一樣,是一種刻板印象。
35歲的雯雯,想要從全職媽媽的舒適圈裡走出來,在職場中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跟那些固步自封,不敢踏出這一步的人相比,她的勇氣值得讚嘆,又怎會丟人?
張姐的老公作為一名某領域內的資深職場人,從一份無法給自己提供滿足感和成就感的工作中,走出來,重新選擇一份更合適的工作機會,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嗎?沒有哪個規定,讓一個人只能在一份工作中幹到老,始終保持向上的力量,才是符合職場規律的表現。
用對方法,打破禁錮,重新起航
雖然,35歲重新投簡歷找工作並不丟人,但遵循職業生涯發展的規律,這個階段應該是職場爆發期,所以,接下來要找一份什麼工作,如何來找到工作,還是得做好相應的規劃。小夥伴們在執行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 一定不能在焦慮的情緒中,盲目求職
盲目求職的結果,只會讓自己更焦慮,因此,在求職之前,最好對自己有個全面的了解,把自己的優勢和強項列出來,再把自己的職業規劃列出來,相互對應地去找最合適自己的工作崗位。
2、新工作的待遇條件可以放低,但發展空間一定要大
這個階段不同於初入職場的階段,那時候還可以不合適就跳槽,這時候再頻繁跳槽,只會把職場道路越跳越窄。因此,如果遇到可靠的、有發展空間的工作機會,不妨降低待遇標準,先入職,等進入工作崗位後,再利用自己的能力去爭取更好的待遇。
結語
35歲並不是職業的終結,只要敢想,只要肯做,35歲仍舊可以重新開始。被別人的眼光限制住,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才是真的丟臉。
自己不給自己設限,機會才會願意降臨在我們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