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支付市場由傳統的商業銀行支付市場、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銀聯)和第三方支付市場組成。與傳統的支付方式相比,第三方支付填補了銀行系統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空缺,並且相對安全,能顯著減少了買方和賣方的欺詐行為,改善用戶體驗。此外,較低的費用也是第三方支付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公司收取的手續費低於銀行間轉帳的費用,且允許客戶免費進行小額度轉帳,這也加快了第三方支付的推廣速度。
產業支付是下一波增量機會,並將在其推動下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新模式中的佔比將達到30%,對應潛在增量TPV(總支付額)為40萬億。而這40萬億增量市場,是支付寶和微信(主要面臨to C市場)難以進入的領域,是to B類支付機構的天下。
安全、便捷是C端消費者在支付方面的主要需求,但B端各類企業主體除了安全、便捷需求之外,他們還希望得到更多的增值服務。如餐飲類企業普遍需要排號、點餐等功能。從商戶的角度看,支付機構聚合這類功能水到渠成。
嘉聯支付通過「支付入口+增值運營服務」平臺,以商戶為載體,銜接支付場景,為商戶提供融合支付服務,如為商戶提供集成化的會員管理、經營數據分析、電子發票開具、自定義廣告營銷等一站式增值服務,實現對終端、商戶、交易風險的管理和控制,給商戶帶來安全、快捷、高效、開放的用戶體驗。
嘉聯支付針對不同場景、不同類型的商戶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如在結算上,為新鮮菜市場、海鮮市場等需要很早進行採購的商戶提供「夢裡到帳」;為中小型商戶的採購部門提供「睜眼到帳」,為企業類商戶提供「開門到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