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完成了兩部作品,一部是小說《鷓鴣飲瓊錄》,一部是《白髮魔女傳》回評。
《白髮魔女傳》回評是從2020年1月底開始,到11月底結束,歷時10個月光景。
每天就寫一段,也不覺得什麼。不知不覺,寫到了結尾,與其說寫到了結尾,還不如說是跟到了結尾。
從來沒想過武俠小說可以這樣看,而武俠小說也經得起,也值得這樣看。
梁羽生的小說從小看到大的,再次重溫,還是一樣的詩情畫意,俠骨柔情,只是這番再度閱讀,又有新的發現,看來梁羽生的小說,真有歷久彌新,經得起時間沉澱的特點。
這次最大的發現就是梁羽生著書的視角,《白髮魔女傳》看似寫的是個人成就,其實是託起了門派的權威。
要是換了別人來寫,只怕開篇就是玉羅剎怎麼怎麼,她會第一個出場。
事實上呢,開頭寫的也是女主玉羅剎,但看看梁羽生是怎麼經營女主人設的。
一開始就是一件事情,以旁觀者,甚至不怎麼相干的人的事件來引出玉羅剎的存在,看似關聯度不大,看下去卻是千絲萬縷的聯繫,外面還真的沒什麼外人,都是自己網絡圈子裡的人,只不過是弱相關而已。弱到了連自己都不認得的地步。
而且一件事扯出的是歷史背景,那是大事件,從而對於女主玉羅剎的塑造就分成了兩條線,一條是她的師門,不是強有力的師門背景支撐,她哪來的傲視群雄的一身本事?
另一條就是她獨特的性格。她的性格在太平盛世那是沒什麼作用的,到了亂世正好發揮光芒。
是有歷史學家說過,在盛世和亂世的生存策略完全不同,盛世要講禮儀,要低調;到了亂世,那就要旗幟鮮明地把自己的個性和主張亮出來。
這就難怪玉羅剎到哪裡都吃得開了,那也是局勢給予她的紅利。
卓一航正好相反,他和玉羅剎兩個人一個適合生活在盛世,一個適合生活在亂世。所以說卓一航的悲劇,也不是他個人的,而是整個時代的悲哀。
在那個時代,他那點悲傷,也算不了什麼。
所以寫局勢,寫歷史事件,其實是為了寫人物性格而服務的,那樣的局勢才有那樣的性格。這就是玉羅剎的性格背景。
能做到這一層的,還真是不多見。
從旁側入手帶出大局勢,同時也點明了主旨,武當派與玉羅剎的衝突既有利益上的,也有性格上的,更有認知上的。
在認知上,武當派是固步自封,認為自己就是頂端,殊不知他們的武藝在整個天山劍法中只是一部分,還是不完善,有待修葺的那一部分。
天山劍法包含融匯了武當劍法,有意思的是正宗的天山劍法傳人嶽鳴珂還沒有與武當派正式較量過,玉羅剎的劍法是在天山劍法別出機抒,另加變化演變而來,單以劍法而論,玉羅剎是把武當派甩過幾條大街的,所以給她安排的都是打群架,讓她以寡對眾。
有意思的是在武學上玉羅剎勝過武當派很多,可還不是她自己的功勞,等那是天山派霍天都夫婦的加持,沒有霍天都正宗的天山劍法,就沒有凌雲鳳的反天山劍法。
玉羅剎只是在繼承,並沒有加以開創,所以她的認知也停留在和武當派差不多的水平上,反應在她的感情處理上。
到了最後,還是玉羅剎放棄了,卓一航還在堅持,還在開創,看似不起眼的點點滴滴,在時間的長河裡終於產生了複利,到了後來還是有成果的。
所以一篇讀罷,嘆為觀止。
更有甚者,從旁觀的角度管窺蠡測,帶出重大背景,再從不同角度展現個人,而個人的歸屬,又是門派的權威建立,這不就是現實的思維嗎?
這樣務實的態度,加上幾個指標的精工細作,造就了《白髮魔女傳》的獨特魅力。
因此有興趣的朋友,還是自己去看原著,看看有什麼不同的體會,說不定還可以看出新的東西來,的確,梁羽生的小說經得起品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