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錢快的法子有嗎?有,但大多都寫在刑法裡。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還有一句實話是,「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人們都知道坑蒙拐騙是觸犯法律的,但很多人卻沒有深刻意識到,盜墓和走私文物也是違法行為,還以為這是天上掉餡餅,但實則是陷阱。
十年前,我國山東發生了一起有關盜墓的大案。在這場震驚全國的案件中,守墓人被區區7萬收買,允許幾個村民爆破古墓瘋狂盜寶,也算另一種形式的監守自盜。而這個盜墓團夥盜出的寶物價值以億計,卻被賣出白菜價,讓人聞之便痛心疾首。
來錢快的路子
「進了裡面去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裡面。」這句話前段時間那麼火,是誰說的想必不用過多置喙了。犯下盜墓案的李老大也是一個將監獄當家的傢伙。他生性喜歡賺取不義之財,好吃懶做,前科累累,也吃過數年的牢飯。在監獄裡,他還結識了幾個臭味相投的獄友。
李老大出獄後,偶然得知盜墓是個暴利的黑色產業,幾乎算無本生意,利潤可不止300%。他頓時一門心思撲到了盜墓上。但一個人單打獨鬥的話,連個放風的都沒有。李老大便想到了那幾個也已出獄的獄友,幾人一拍即合,決定盜墓。
此前見過一個小偷的偷竊筆記,上面將各種地圖、路線等摸得清清楚楚,還有每一次得手後的經驗總結。盜墓這種事,是個絕對的大項目,必須得提前準備。
盜墓這個大項目
首先,便是目的確認——盜哪個墓?李老大帶著他的犯罪團夥買了一堆鐵鍁、撬棍等,跑到深山老林裡自己去找。但古墓又不是尋常墳包,這種行為無異於大海撈針。他們中又沒有盜墓老手,因此,幾個月下來,他們無功而返。
吃了沒經驗的苦,盜墓小分隊便去向高人取經。因著朋友的介紹,李老大結識了相對有經驗的人。這個狗頭軍師向他們傳授了一些盜墓知識,還帶著他們翻《曲阜縣誌》。縣誌是記載一個縣的歷史、地理、人物、物產等的書籍。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他們還真找到一個關於墓葬的記載。
其次便是踩點、摸清楚情況。他們在調查之後,發現漢代「魯珠王墓」在曲阜西南角,原先14座,現僅存一座。1977年,它被認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守墓人看守。
這個古墓既為「王墓」,肯定有很多價值連城的陪葬品。眾人下定決心要盜墓,便面臨著守墓人的客觀存在。他們漸漸接近守墓人孔某,和他套近乎,熟了之後便用金錢腐蝕他的心志,只花了7萬便將守墓人收買了,守墓人還答應幫他們放哨。
再次,便是真正實施盜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已經買通守墓人,不擔心動靜會驚動周邊,便肆無忌憚地買了很多工具——炸藥、洛陽鏟等。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數次炸開這座千年古墓,從裡面瘋狂盜走數袋國寶級的文物,其中不乏珍貴的玉器、青銅器、金銀等,均未被外人發現。
無價之寶的流失
最後,便是銷贓,正是這個環節出的問題。因為此事並不光明正大,他們又急於脫手,即使價值上億的文物,也只能以白菜價賣給文物販子。其中,有8件玉俑只賣了400萬,但實則它們價值數億。財帛動人心,每個人都想多得到些,甚至想黑吃黑。就這樣,這個犯罪團夥展開無休止的內鬥,還互搶。最終這群人又在監獄成了獄友。
國家得知此事後,立刻採取措施想要追回那些流失的文物,但是這些文物不知轉手了幾個文物販子,在整個過程中,不知多少人因此牟取暴利。很多文物最終流失到了海外,不知買家名姓,無法追回這些難以估量其歷史價值的文物。
而對於魯珠王墓,由於其損毀嚴重,文物丟失,很多歷史信息都喪失了。人們只得亡羊補牢,在其外安裝攝像頭等,以使其不再被破壞。可嘆的是,這些措施要是提前一段時間做該多好。
總之,只想強調一點,盜墓來錢快不假,但這種來錢快的路子在刑法裡。這個犯罪團夥利慾薰心,因利益糾集在一起,也因分贓不均使自己再度吃上牢飯,只能說可恨、活該!
盜墓貽害無窮,它打擾逝者安寧,為我國的喪葬倫理所不容。它還是一種鋌而走險的犯罪行為。縱使寶藏動人心,但這個盜墓團夥的行為是前車之鑑,它時刻警醒著人們;「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