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天空下雨了,你呢?
雨天無聊,不能出門,我想起了下雨的朋友圈,會有怎樣的光景?
我的一位蛋糕店的老闆朋友在感嘆:"狂風暴雨中,送兩個蛋糕和這幾盒月餅還是被淋的半身溼,只要上天不是下刀子,月餅一定會如期送到各位小主手中的。"
謀生不易,賺錢艱難啊!朋友,你辛苦了。
一位語文老師在抒情:「為什麼不停課?大雨下了一整夜。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受不了,看見你背影來到,度秒如年難捱的離騷。」
雨天總是給人多情思。
古人遇到雨天,他們的朋友圈是怎樣的啊?
南宋詩人陸遊在《臨安春雨初霽》說: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陸遊說,昨夜聽了一夜春雨,早上聽到小巷裡傳來賣杏花的聲音。因為下雨天,無事不出門,於是和家中老妻稚子下棋的下棋,煮個茶享受這難得的悠閒時光。
其實下雨天,最舒服的是要像唐朝詩人孟浩然在《春曉》裡說: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下雨天,最愜意的是高臥南窗,聽雨聲,聽落花的聲音。
但更奇思妙想的還是屬清代文人張潮在《幽夢影》裡說的話,為此他在《幽夢影》發布一條朋友圈。
他說: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至清明十日前之內,及穀雨節中;夏雨,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秋雨,宜於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大概意思是說:我想給雨神寫一封信:春雨,應當在正月十五以後下,不妨礙觀賞燈火;應當在清明前十日之內停止,不妨礙桃花蓓蕾綻開;至於穀雨節時,則不妨隨便降落;夏雨,應當在每個月的上弦之前下,到下旬之後停止,在月亮不圓的時候儘管下,免得妨礙圓月出來;秋雨,應當在八月的上旬與下旬下,留出包括八月十五在內的中旬,供人盡情玩月;至如冬天,自然不必下雨了。
他的朋友們在下面紛紛點評留言:
孔東塘曰:君若果有此牘,吾願作致書郵也。
他說,張潮你啊,如果你寫了這封信,我就來做個送信的郵使。
張竹坡曰:此書獨不可致於巫山雨師。
何故?我私心猜想,因為巫山雲雨,一瞬間的功夫吧。所以不要誤送信了。
餘生生曰:使天而雨粟,雖自元旦雨至除夕,亦未為不可。
哈哈,真是奇思妙想啊!確實如此啊,如果老天爺能天天掉粟米下來,我想天下老百姓都會感恩戴德的。我還頗有趣味地想:如果老天爺能天天砸錢下來,我願意天天被砸到。你呢?今天,你的天空下雨了嗎?你願意老天雨啥?
想起一個古代笑話,話說一個老婆婆整天在家煩惱不斷,下雨天了就煩惱大兒子的燒餅賣得不好;晴天呢,就煩惱小兒子的雨傘賣得不好。有人就跟她說,你為什麼不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呢?晴天大兒子燒餅賣得好,你就感恩老天爺照顧,開開心。雨天,小兒子的雨傘賣得很好,你也感恩老天爺的照顧,開開心。你不管晴天雨天都開開心心的,世上還有什麼煩惱呢。
哈哈,老婆婆如有張潮致信雨師的神通,想來也沒有煩惱了。
因而,凡夫俗子的我們不管天氣如何,世間謀生不易,勞碌奔波是常態,都是必須為稻粱謀,今天該完成的任務,該完成的事情都必須去做好,哪有時間去憂傷煩惱啊?
雨天無聊,周末餘暇,逗個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