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張證書,470名「逆行者」,演繹著一個個戰「疫」故事……自疫情發生以來,濟南市天橋區北坦街道「七彩北坦·志願同行」志願服務聯盟積極發揮志願服務平臺作用,號召廣大志願者向社區報到,共同戰「疫」。
放棄休假回到崗位
黨員幹部衝鋒一線 「我是黨員,我當過兵,我必須衝鋒在前!」一份疫情防控緊急通知,讓提著大包小包準備回家過年的北坦街道辦公室主任崔麗娟瞬間停住了腳步。沒有多解釋一句,沒有多遲疑一刻,她立刻返回單位,投入到戰「疫」一線。 「當時腦子都沒往上想,疫情當前,啥都顧不上了」。面對居家隔離的重點地區來濟人員,生產路社區黨委書記曹延芹早把未知的危險拋在腦後,穿上一次性手術衣、帶上護目鏡,逐戶登記、測量體溫、做核酸檢測。 「您年齡大了,行動不方便,還是在社區留守吧!」85歲高齡的北關社區黨委委員孫克福在要求奔赴一線時,被社區婉言拒絕了。不過,作為志願服務聯盟的「老前輩」、老黨員,他不甘落後,利用對社區情況熟悉的優勢,主動承擔起電話記錄和協調工作。「沒啥可說的,這麼大個事,哪個支部能不盡心出力?哪個黨員能置身事外?」在雙井社區第四黨支部書記孔繁盛的帶動下,支部黨員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捐款捐物。
社區群眾齊上陣
78歲高齡仍值守卡點 「剛開始家裡人也是不同意。」78歲高齡的濟安社區陳玉英笑著說,雖然步履蹣跚,卡點值守卻從未遲到早退。「可是我本來就是志願者,緊要關頭,哪能躲到後面去?」在她的帶動下,數十名「北坦大姨」投入到火熱的戰「疫」阻擊戰中。 張貼防疫溫馨提醒、居民小區巡視、協助病毒消殺、走訪記錄外地租戶……「春節一知道疫情有蔓延勢頭就緊張了,在家坐不住,倒不是怕病毒,是怕大家不當回事兒,防疫宣傳咱志願者得行動起來才行啊!」談到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北關社區的李和祥非常嚴肅地說道。 「我叫段坤懿,是在校大學生,現在學校延遲開學,我想加入咱們志願者隊伍出點力。」「我是山東福貓有限公司銷售部的杜發強,現在公司未開業,看看我能幫上啥忙?」近日,雙井社區接待了兩名志願者,十幾天來掃碼登記信息、發放宣傳材料、卡口執勤……他們從未停歇,很快融入「志願服務」大家庭,投入到戰「疫」中。 疫情當前,越來越多的陌生面孔加入到北坦志願聯盟中。他們是社區的「情報員」「宣傳員」「守衛員」「心理疏導員」「代購員」……角色眾多、任務繁重卻從未叫苦喊累,一直堅守一線。
居民創作文字作品
為戰「疫」加油「咱們可否開通一條心理熱線,一是緩解居民壓力……」前不久,山東心海心理諮詢中心任老師主動聯繫社區,希望當好居民身邊的「知心人」,排解一線人員面對工作家庭壓力、居家隔離人員的焦慮恐慌和普通居民的心理問題。 「疫情這麼嚴重,自己也跟著干著急,不知道能幫什麼,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心意!」有著52年黨齡的老黨員任崇花動手剪了一套戰「疫」剪紙鼓勵一線人員。居民王婷婷以歌曲為戰「疫」加油,羅福泉以詩歌為戰「疫」助威,陳漢民、牛繼武等以書法形式為戰「疫」吶喊,孫寶成用京劇振奮戰「疫」一線「將士」精神。 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沒有人是旁觀者,居民們傾盡所能,為阻擊疫情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駐地單位提供防疫物資
成社區堅強後盾「姐,我這裡有些圍擋材料,我給你安排幾位小夥子幫你們拉過去安裝上吧!」聽說社區要封閉道路嚴控疫情,還在外地老家未回的轄區廣告設計公司業主朱宏偉主動聯繫社區,向社區提供圍擋材料,並組織人員連夜安裝圍擋。 駐地單位濟南有線天橋分公司得知一線執勤人員缺少禦寒器材,他們一大早就驅車趕到社區,話都顧不上多說幾句,就風風火火地忙活起來:卸工具、搭框架、扎帳篷……為一線人員撐起一座座禦寒「堡壘」。 此外,山東首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淨香園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濟南冰豐商貿有限公司、慄香姐姐食品有限公司等駐地單位,也廣泛發動員工加入志願服務隊伍,衝鋒在戰「疫」最前沿。
「我報名!」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主動請纓「您好,我報名參加志願者,隨時準備著!」《北坦街道招募青年志願者倡議》剛一發布,立馬就有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響應。「我報名,請給我排班!」「我也報名!」微信屏幕隨即被刷滿。 得知街道、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人手緊張,北坦轄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早就坐不住了。他們火速趕到戰「疫」現場,主動請纓向社區認領自己的戰任務,馬不停蹄地行動起來:到轄區各個卡口處值守,為進出人員登記、測溫;張貼溫馨提示和防疫宣傳相關材料;走訪入戶摸排轄區人員情況……下沉部門守一線
當好小區「守門人」「老師兒,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證吧,現在疫情嚴重,進出人員都得登個記!」面對每一位進出人員,作為支援基層的「援軍」,濟南舜耕山莊的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在北坦轄區的封閉式小區、開放式小區的路口卡點、疫情登記處,以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當好小區「守門人」。從大年初四開始,天橋區自然資源局的戰「疫」隊伍就奔赴抗擊疫情一線、協助北坦街道開展聯防聯控工作。70餘名工作人員分為八個小組,一天保證至少七人在崗在位,在保證部門日常工作正常開展的同時,全力奔赴社區各個卡口、小區:卡口登記測溫、摸排社區居民情況、張貼發放防疫宣傳材料…… 他們是濟南市交通局、濟南市蔬菜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天橋區政協等下沉社區上級部門的工作縮影,他們揮灑汗水、默默付出的身影成為北坦戰「疫」徵途上一道靚麗的風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